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园(中篇小说集)
内容
编辑推荐

翰儒编著的《家园》是一本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7篇,包括《只差一米》、《王小米在深圳的日子》、《家住泉乡》、《鹿回家》、《夜游》等。这些小说里的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心理特征,且贯穿体现在不断推进的故事情节中。小说刻画的人物在现实中生活中常常能很容易找到对应的对象,这样的小说很容易深入人心,打动读者。

内容推荐

《家园》收中篇小说7部,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展现出繁复的生活本相和曲折的世道人心。作者翰儒擅长人物的形象刻画,不仅将各色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更通过对人物行为和心理的细致描绘,体现出对人性的洞察,对生之困顿的思索。小说语言活泼、细腻、有张力,时而散发鲜活自然的生活气息,时而空灵富于韵味。

《家园》由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出版。

目录

只差一米

家园

王小米在深圳的日子

夜游

鹿回家

家住泉乡

火龙

后记

试读章节

郝靓靓说,倘若生活能重来,我也向你学习。何飞飞说,怎么能这样说呢,你都是万人羡慕的官太太了。

窗外,花木正葱茏,嫩绿的新叶层层叠叠,正是春夏之交树木疯长的好时节。郝靓靓打量着鲜嫩的树叶说,再过几年,即便给我生,我也不能像外面的树木一样吐出新叶,我也生不出来了。何飞飞说,靓靓,今天你怎么会冒出这些奇怪的念头。郝靓靓说,奇怪吗?我有一位同事,她的儿子前不久车祸死了,但她又年过五十,再生又生不出来了,多凄凉啊!何飞飞说,是特例。郝靓靓收回目光说,这些年类似的事情还听得少吗?

何飞飞觉得话题有点沉重,赶紧说,靓靓,来,喝酒喝酒。干嘛尽想些不着边际的东西,难怪气色不好。郝靓靓喝了杯,又白个儿喝一杯。何飞飞慌了神,把酒瓶抢过来,然后从包里取出一个小袋,递给郝靓靓,说,喏,不能光吃你的,为你提供一点温馨的服务。郝靓靓当即哈哈哈笑得花枝乱颤。小袋里面是五盒避孕套。郝靓靓笑了好一会说,上回你拿的,还在呢!何飞飞那次才给她一盒,也是吃饭时给的。何飞飞本不打算在饭局上给这样的东西的,但不知哪根神经出问题,想搞搞气氛,逗靓靓开心。

何飞飞说,不会吧,都快半年了,一盒才几个啊。郝靓靓笑得有些苦涩地说,哪像陈悠和你好得如漆似胶。何飞飞说,是陈悠的一个在计生服务所上班的朋友给的,一次竞给了一大摞,气得我把这个老不正经的陈悠臭骂了一通。

郝靓靓在吃完饭喝茶的时候,才说,飞飞,方便的话,叫陈悠打探一下,县里这次换届的情况,注点意,讲点技术含量,转弯拐角,不动声色地探一探,陈悠这些年在县里的各个部门出入的机会多。陈悠的广告公司是清水县最大广告公司,县城大宗市政广告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县委、县政府经常叫他做宣传广告。当然,陈悠的成功离不开马会迁的举荐,扶持。郝靓靓还轻描淡写地说,方便的话,也顺便探一探会迁分管哪些工作?郝靓靓想,那二十万也许跟他分管的工作有很大的关联。

何飞飞打个饱嗝,说,连饱嗝都有燕窝味。何飞飞想,靓靓就是爱弄神秘,活活把自己弄憔悴了,叫陈悠打听有什么难的,网上还兴人肉搜索呢!靓靓说话就爱瞻前顾后,吞吞吐吐,欲说不说,什么方便的话,明明这个方便的话就是今天说话的核心内容。再不方便,也要方便,朋友嘛!

郝靓靓说话本来就小心翼翼,马会迁的官当大了后,更是处处小心谨慎。马会迁时不时提醒她,行走在江湖,祸从口出。有时候,郝靓靓才讲开头的几句话,马会迁突然举手一劈,活活地把她后面的话劈死。马会迁越来越常使用这个让人讨厌的动作,弄得郝靓靓说话有心理障碍,老瞪着马会迁的手说话,话说得不顺畅。郝靓靓虽然憎恶马会迁这个动作,不过她还是认为,话讲少一些,对自己好,对会迁好,对女儿好,对全家也好。再说,人每天说的大都是废话,没几句有作用的,比如今天跟何飞飞说的,就是最后几句有用的。但废话说多了,往往会变成有害的话,不再是废话。所以,废话最好少说。于是,郝靓靓说话就变得困难了起来,即使跟最知己的何飞飞说话,也像经过筛子筛过的沙子,说出来的是最细碎、轻微的,最紧要的话像硕大的沙粒沉在心底。

郝靓靓有三种说话方式:一种跟人家说出来;一种是自话自说,自言自语;还有一种带有假象地说,对着手机说,其实对方是不存在的,这种说话方式往往是一个人在外面行走的时候,让别人误以为她在讲手机。这几年,她越来越倾向后两种说话方式。

郝靓靓把何飞飞塞给她的东西,塞回何飞飞的包里。塞的力量有点大,何飞飞感受到了。塞的时候,郝靓靓心里在生气,但不知生哪门子气,生何飞飞的气呢?生马会迁的气呢?生自己的气呢?还是都生?  P14-15

序言

空灵,丰富,有韵味

我与翰儒先生不熟,此前只见过一面。我们的相识无疑因为文学,他是作者,我是编辑,他给我来稿,并采用了两篇,于是认识了。此次他出版中篇小说集,请我写一点有关他的作品的文字,我以为这是一种信赖,便欣然应承下来。

闲言少叙。

下面来谈谈翰儒兄的作品。

一篇小说,经营得像一棵种得枝繁叶茂的树一样,它怎能不让人欢喜,爱怜,感动?

我觉得,翰儒这本集子中的七篇小说,就如一处山坡上种了七棵这样的树。尽管有那么一两棵,枝叶有点稀疏,但这处山坡,已足于让人驻足,流连,愉悦。读了这本集子留下的这种感觉,果然暗合了他的想法。他曾经说,他创作一篇小说,就是把它当作一棵树来培植和呵护的,要尽己之能把这棵心爱的树种好。

一篇像茂盛的树一样的小说,是有韵味的。《只差一米》是棵枝叶蓬勃的树,小说从一位苦心钻营当官的男人的妻子的角度写官场,这是主线,是树的主干,由此而引发了夫妻之间、亲友之间、邻里之间,甚至对生活的困惑、人生的无奈等等问题,哪个问题不是从主干上节外生枝的?!故事套着故事,问题连着问题,因果牵着因果,小说里面是迂回曲折的世界,很难让人一时半会儿说个明白,它多义,且有生活一样的繁复,耐人寻味。《鹿回家》讲的是将被圈养的梅花鹿放归大山的故事。在这一主事件背后,藏掖着几多世道人心。小说所呈现的不是单一的主题,也不是简单的故事,但驳杂而不散乱,合乎情理。其他五篇小说,都有共同的特质。

人性的复杂决定了生活的丰富。生活的本相就是千姿百态,但在千姿百态的背后又存在着或明或暗的关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小说,只有在内涵的挖掘上下足工夫,方能打动读者,产生共鸣。翰儒的小说创作,在这方面是警醒而自觉的。

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写小说要贴着人物的性格来写。从翰儒这本小说集中,可以看出他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家园》中的老农民尤大松、《只差一米》中的官太太郝靓靓、《火龙》中制作“火龙”的传承人吕冬至、《鹿回家》中的养鹿场老板李笑、《王小米在深圳的日子》中的大学毕业的打工妹王小米、《夜游》中的进城农民工朱铁、《家住泉乡》中的汤美,小说里的这些人物,读后均印象深刻。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心理特征,且贯穿体现在不断推进的故事情节中。小说刻画的人物在现实中生活中常常能很容易找到对应的对象,这样的小说很容易深入人心,打动读者。他手中的笔始终在努力紧贴着小说人物的灵魂,在游走,随着情节的展开,一个个人物便活灵活现地浮现在眼前。翰儒对生活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个体生命的思索,且有代表性地折射许多人共同的困顿。

翰儒的小说创作来源于他熟悉的生活,对每篇小说创作的来龙去脉,他都成竹在胸。他小说里氤氲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和人间烟火味。不但如此,他有自己的创作要求,每篇小说所叙述的是不同生活领域的题材,绝少雷同。集子里的七篇小说,如他所言,各有风姿。

写小说要做到贴着人物写,取决于作者扎实而深厚的文字功底。翰儒具有较好的驾驭文字能力,他的文字有他的特色,细腻,质朴,自然,柔软,饱含着情感,有温度,有质感,闪烁着机智,灵动着幽默,叙述舒缓有序,张弛有度,虚实得当。比如《只差一米》这篇小说,写官太太郝靓靓夜里孤寂难眠的情景——“鸟还在窗外的山上叫,啾——啾啾——啾啾啾啾,一长两短四急促,重复且固执,划破寂静的夜空。十多年的事情,成了郝靓靓一夜失眠的回忆。别说十年,就算漫长一生,又何尝不是短暂的追忆?时间就是那么的奇妙,长与短,何为长?何为短?人的一生,何其短;而往往一日一夜,又何其长?都靓靓问自己,今生如此的景象,是自己想要的吗?郝靓靓听着孤单的鸟叫,长久无语。”

翰儒这部中篇小说集,给我总的印象是:空灵,丰富,有韵味。当然,有些小说的文字表述、细节描写、情节安排的精准等,仍欠火候。好在,他对自己的创作有清醒的认识,他既自信,又自省,自谦。自信来自于他的文学创作步伐迈得比较坚实,虽然创作量不大,但质量整齐。昆德拉把小说家分成三种:第一种小说家是复制这个世界,第二种是解释这个世界,而最伟大的小说家是第三种,他把一个世界创造出来,他不仅是创造一个物质世界,也是在创造一个精神和心灵的世界。翰儒说,他正在向着成为第二种小说家的目标努力。至于能否成为第三种小说家,那就要看造化了。

今年《广州文艺》第八期,我刊发他一个中篇《火龙》。这是篇有着浓郁地方风情、风俗和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小说,主要叙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的传承人吕冬至跟制作“火龙”结缘的故事,娓娓道来,朴素亲切,温暖感人。他发短信问我:鲍主编,《火龙》写得怎么样?我的小说创作还有上升的空间吗?我回复:《火龙》写得不错。上升空间当然有。他马上回信:谢谢您的鼓励。加油前行。

翰儒的文学创作,实在很值得期待。

2013年8月9日

后记

回头望望,距发表第一篇中篇小说已经五年。这篇名字叫《家园》的小说刊发在2008年第4期的大型文学杂志《花城》。

正是这篇小说,点燃和给足了我创作的高涨热情和无穷信心。这以后,工作之余,每年便以一至两个中篇的创作速度前进。行进中不断收获发表的喜悦,于是便有了这部中篇小说集。发表,对作者来说非常重要,倾注心血的作品发表不了的滋味,谁愿意说欢喜品尝?那些自话自说文章写给自己看,锁进抽屉里不在乎发表的人,是自负过度?自信不足?还是自欺欺人?只有他心里清楚。我很看重发表,发表的层次越高对作者越重要。写作其主要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发表等渠道找到读者,引发共鸣,让更多的读者获取养分。

一路走来,收获很多,感动很多,感悟很多。在希望、艰苦和愉悦相伴的路上,首先要感谢的是《花城》杂志田瑛主编和他的同事们,没有他们的扶携,我文学创作的道路也许会走得更艰辛、曲折。《花城》杂志先后刊发了我一个中篇和两篇散文。田主编还不遗余力地把我的小说推荐给全国各地的文学期刊。

广东省作家协会廖红球主席和《中国作家》杂志程绍武副主编,对我的创作适时给予了鼓励。《广州文艺》杂志鲍十主编不但在他主持的杂志发表了我两个中篇,还从百忙之中挤空亲自为小说集作序。还有其他编发我小说的其他文学杂志的编辑们,感谢他们的栽培。

有一位文学前辈, 《南方日报》原副总编辑李钟声老师,常常想及、念及,便感恩不已。我写的每篇小说,第一时间发至他的邮箱,请教于他,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细读研读,并精心点评。其实,他很忙。年岁渐高,他的时间也很珍贵。要感谢的长辈和文学同仁,还很多,我把他们的名字已镌刻在以前出版的文集《活着真好》的后记里。他们以他们不同的方式给我温暖和勉励。

这部中篇小说集,能顺利出版,跟读者见面,要衷心感谢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一篇作品,一部书,背后蕴藏着许多关注和期许,信任和关怀。这些在作品里不着痕迹不见文字的故事,更是一篇篇让人感动的作品。每每回顾这点点滴滴,便暖意涌动,精神振奋,策鞭前行。

鼓励和扶助对于一个作者的成长很重要,而他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说到底还要凭他个人的聪慧和勤奋。我常想。

翰儒

2013年9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园(中篇小说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翰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8957
开本 20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201323344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29
154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