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精)/中国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刘大杰先生名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下)》首次以中文简体字版推出!

本书是各种文学史著作中最能显示个人学术风格和审美趣味的一种。不仅语言富丽,叙述生动。富于感染力,书中的议论也每带有激情。可以说,史家的理性与诗人的感性在此书中是共存的……比起多种集体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本书是最漂亮、最具才华和最能显示个性的一种。文学便是人类的灵魂,文学发展史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发展的历史。

内容推荐

刘大杰所著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精)》是近代中国文学通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名作。它上起殷商,下迄清朝,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发展历程。《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精)》论述精彩,自成一家之言,在众多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具有不可或缺的学术价值。本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最新出版。

目录

重版前记

新序

第一章 殷商文学与神话故事

一 文学的起源

二 卜辞时代的文学

三 周易卦爻辞中的古代歌谣

四 古代的散文盘庚

五 古代的神话故事

第二章 周诗发展的趋势及其艺术特征

一 《诗经》时代的社会形态

二 《诗经》与乐舞的关系

三 宗教性的颂诗

四 颂诗的演进

五 社会诗的产生与文学的进展

六 抒情歌曲

七 《诗经》的文学特色

第三章 社会的变革与散文的勃兴

一 散文发达的原因

二 历史散文

三 哲理散文

第四章 屈原与《楚辞》

一 南北文化的交流与楚国文化的发展

二 《楚辞》的特征

三 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四 屈原文学的思想与艺术

五 宋玉

第五章 汉赋的发展及其流变

一 绪说

二 汉赋兴盛的原因

三 汉赋发展的趋势

四 汉代以后的赋

第六章 司马迁与汉代散文

一 司马迁的生平

二 《史记》的史学价值

三 《史记》的文学成就

四 《汉书》

五 汉代的政论文

六 王充的文学观

第七章 汉代的诗歌

一 绪说

二 乐府中的民歌

三 五言诗的起源与成长

四 古诗十九首

五 《悲愤诗》与《孔雀东南飞》

六 结语

第八章 魏晋时代的文学思潮

一 魏晋文学的社会环境

二 文学理论的建设

三 魏晋小说

第九章 从曹植到陶渊明

一 曹植与建安诗人

二 正始到永嘉

三 陶渊明及其作品

第十章 南北朝的文学趋势

一 形式主义文学的兴起

二 新诗体的制作

三 山水文学与色情文学

四 文学批评

五 《世说新语》及其他小说

第十一章 南北朝的诗歌

上篇 南北朝的民歌

一 南方的民歌

二 北方的民歌

下篇 南北朝的诗人

一 南朝诗人

二 北朝诗人

三 附论隋代诗人

第十二章 唐代文学的新发展

一 绪说

二 唐诗兴盛的原因

三 唐代的古文运动

四 唐代短篇小说的进展

五 唐代的变文

第十三章 初唐的诗歌

一 齐梁余风

二 王绩及其他诗人

三 初唐四杰

四 沈宋与律体

五 陈子昂与诗风的转变

第十四章 盛唐诗人与李白

一 绪说

二 王孟诗派

三 岑高诗派

四 李白的生平及其作品

第十五章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

一 绪说

二 杜甫的生平及其作品

三 大历诗人与张籍

四 白居易的文学理论与作品

五 孟韩的诗风

六 晚唐诗人

第十六章 词的兴起

一 词的起源与成长

二 敦煌曲词

三 晚唐词人温庭筠

四 五代词的发展与花间词人

五 李煜与南唐词

第十七章 宋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学发展

一 宋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学趋势

二 宋代的古文运动

第十八章 苏轼与北宋词人

一 宋词兴盛的原因

二 宋初的词

三 词风的转变与都会生活的反映

四 苏轼的词

五 周邦彦及其他词人

六 女词人李清照

第十九章 辛弃疾与南宋词人

一 时代的变乱

二 辛弃疾及其他词人

三 格律派词人

第二十章 宋代的诗

一 宋诗的特色与流变

二 欧阳修、苏轼及其他诗人

三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四 陆游及其他诗人

五 反江西诗派

六 遗民诗

七 北国诗人元好问

第二十一章 宋代的小说与戏曲

上篇 宋代的小说

一 志怪传奇的文言小说

二 宋代白话小说的兴起

三 宋代的短篇小说

四 宋代的长篇小说

下篇 宋代的戏曲

一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演进

二 宋代的各种戏曲

第二十二章 元代的散曲与诗词

一 元代社会与文学

二 散曲的产生与形体

三 词与散曲

四 元代前期的散曲作家

五 马致远的散曲

六 睢景臣与刘致

七 元代后期的散曲作家

八 元代的诗词

第二十三章 关汉卿与元代杂剧

一 杂剧的产生

二 杂剧的组织

三 元杂剧的演出实况

四 杂剧兴盛的原因

五 关汉卿的杂剧

六 王实甫与白朴

七 元杂剧前期其他作家

八 杂剧的南移

九 结语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学思想

一 绪说

二 旧体文学的衰微

三 明初的诗文

四 拟古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五 唐宋派与归有光

六 公安派与反拟古主义的文学运动

七 晚明的散文与诗歌

第二十五章 明代的戏剧

一 南戏的源流与形式

二 《琵琶记》与元末明初的传奇

三 传奇的典丽化

四 杂剧的衰落与短剧的产生

五 沈琮与吴江派

六 汤显祖的戏剧

第二十六章 《水浒传》与明代的小说

一 明代小说的特质

二 《三国演义》

三 其他讲史小说

四 《水浒传》

五 《西游记》及其他

六 《金瓶梅》

七 才子佳人的恋爱小说

八 晚明的短篇小说

第二十七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一 绪说

二 北方的散曲作家

三 南方的散曲作家

四 明代的民歌

第二十八章 封建社会的末期与清代文风的演变

一 清代的社会环境与旧体文学的总结

二 晚明文学思想的继续

三 清初的散文

四 桐城派的古文

五 散文的新变

第二十九章 清代的诗歌

一 绪说

二 清初诗歌

三 遗民诗

四 康雍年间的诗歌

五 乾嘉诗风

六 鸦片战争前后的诗歌

七 诗界革命与清末诗歌

第三十章 《红楼梦》与清代小说

一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二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三 曹雪芹与《红楼梦》

四 《镜花缘》及其他

五 侠义小说

六 倡优小说

七 清末的小说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戏剧

一 绪说

二 清初的戏剧

三 洪异与《长生殿》

四 孔尚任与《桃花扇》

五 杂剧传奇的尾声

六 昆曲的衰落与花部的兴起

第三十二章 清代的词曲

一 绪说

二 清初词的三派

三 常州词派的兴起

四 晚清词人

五 清人散曲与民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精)/中国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大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83774
开本 32开
页数 93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46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9
丛书名
印张 29.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8
158
7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