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奔向富足(詹姆斯·艾伦带领你奔向生活的富足时代)
内容
编辑推荐

拥有富足的人生是很多人的愿望,面对金融海啸、物价节节上升,你担心自己的财富不断缩水吗?你害怕在贫穷生活里无法翻身吗?

其实,创造富足人生的钥匙就是你我的心中,让我们共同开启吧!一起翻开《奔向富足(詹姆斯·艾伦带领你奔向生活的富足时代)》(作者:詹姆斯·艾伦)阅读吧!

内容推荐

《奔向富足(詹姆斯·艾伦带领你奔向生活的富足时代)》由詹姆斯·艾伦编著。

《奔向富足(詹姆斯·艾伦带领你奔向生活的富足时代)》简介:

我们都想要用钱买到财富,但总是迷失其中,只因为最本质的快乐条件与金钱无关,而是无价的,钱买不到值得回忆的时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人生最有价值的莫过于身心舒适愉快,平静自在。

幸福人生的蓝图,不一定要赚很多钱,也不一定要名利丰收,而是看自己如何安排人生,活得自在富足。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能在一份简朴平淡的生活中,过的快乐而自在,不真是用金钱也买的不到的幸福吗?

目录

第一篇 富足的力量

如果说用金钱来定义富裕的话,富足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富裕的人,但他们确实最欢快、心情最愉快的人,同时他们也是对自己所拥有的,所做的一切感到最满意的人。

1. 第一大支柱:充沛的精力 / 017

旺盛的精力是成功的开端。要想得到更充沛的精力,我们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我们已经获得的能力。

2. 第二大支柱:节俭 / 033

凡事有所节制方能达到高效。只有节俭、谨慎才是通往财富的必由之路。

3. 第三大支柱:正直诚实 / 053

行得正坐得直,无惧被“黑”。人一旦在小事情上失去了原则,那么,大事情上也必然会遭遇失败。

4. 第四大支柱:系统条理性 / 067

条理清晰明确,省时又省力。条理性是一种真正的才能,她能够让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事情来。

5. 第五大支柱:同情心 / 080

同情心让你拥有更多的机遇。不论别人理解与否,永远不要让你那颗忧天下人之忧的善心消失,不要让你的爱舍近求远。

6. 第六大支柱:真挚热忱 / 097

真挚诚恳决定你影响力的大小。吸引力就像人的天赋一样,越是眼红,就越是会失去,而那些真诚的人却能够在不经意间获得它。

7. 第七大支柱:公正客观 / 111

公正理性引领你走的更高更远。智慧眷顾公正的心,开到心的主人,为他带路,领着他沿着一条快乐的大道迈向幸福的目的地。

8. 第八大支柱:自立 / 127

果断自立让你旗开得胜。一个敢于让自己的天性大胆说话的人,一个敢于凭自身的内在价值存在于这个世上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第二篇 平静的力量

你所有的罪恶和同步,你的恐惧和焦虑都是你自己的。你可以依赖它们也可以抛弃它们。是你使自己依附于动荡中,你也可以让自己走进永久的和平。没人能为你抛弃罪恶,你必须自己抛弃它。

1. 冥想的力量 / 142

通过冥想,你将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你的智慧在增加,以抵抗你仅有的敌人:你的自私,你的腐朽。

2. 两个主人:自我和真理 / 153

真正的放弃自我就是要做到抛弃虚荣的思想,消除追求财富的欲望,拒绝自我放纵,丢弃所有的仇恨,使内心变得纯洁和温和。

3. 获取精神力量 / 163

一个人只有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和自私的倾向,内心退守到更平静和高尚的意识中,他才能增强他的力量。

4. 神圣而无私的爱 / 169

你的失败、你的痛苦像很多声音在清楚的告诉你,哪方面你是脆弱和错误的,它会告诉你应该在什么地方从头再来。

5. 你必须自己走这条路 / 180

征服你本身的兽性,攻克每一次自私的叛变,消除每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把你自私本性的基石变成爱,你将实现完美和平的生活。

第三篇 思想的力量

当一个人进行思考时,他就因此而存在。这句箴言不仅概括了一个人存在的全部意义。而且也隐指了一个人在生活中所触及的所有环境和条件。

1. 人如其所思所想 / 196

行为是思考的花朵,而欢乐与痛苦是思考的果实,于是,人收获着自己培植的果实,有的是甜蜜,有的是苦涩。

2. 思想的种子遍地开花 / 210

在强者眼里,失败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强者能积极地利用外部条件,努力地思考、无畏的尝试,最终都会取得辉煌的成果。

3. 崇高的理想源于美丽的梦想 / 219

天赋、力量、物质、智力和精神的财富都是努力的结果:他们是完成的思想,是取得的成就,是实现的理想。

4. 富足的圣殿 / 225

你的失败、你的痛苦像很多声音在清楚的告诉你,哪方面你是脆弱和错误的,它会告诉你应该在什么地方从头再来。

试读章节

思想是种子,行为是花朵。没有了思想的种子,人的一切行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人也就不能称其为人。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的思想;一个人的品格就是他所有思想的显现。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收获的是甜蜜的果实,还是苦涩的果实。思想的种子也需按季节播种

繁华世界,芸芸众生。一个成功者,首先要有走向成功的才能与智慧。成功只能奠基于道德之上。而人们却普遍认为,成功完全能够建立在各种不道德的行为——阴谋诡计、各种狡诈手段、欺骗、贪婪之上。一位人们耳熟能详,甚至堪称“智者”的公众人物竟然宣称“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生意场上,诚实的人永远难以获得成功”。因此,商业繁荣发达原本是好事,可在他看来却成了坏事,理由是这一切都是依靠不诚实的手段所达到的。

这样的言论是肤浅的、是未经过深思熟虑的。很显然,他完全不具备因果性和常识性,同时也充分说明了这位“智者”尚未完全把握生活的真谛。这种言论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播种了玉米而长出的却是稻谷一样,让人莫名其妙;又好像是在泥沼之上垒砖房一样,缺乏逻辑性和因果联系,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去理会。

精神和道德上的因果关系在道理上并无差异,只是二者在属性上有所不同而已。一切我们能够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包括思想行为和自然现象,全都符合因果关系的自然法则。人类能够在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中看到这一因果过程,并且依照这一自然规律而行事,但是,人类却看不到精神层面中同样也存在这样一种客观规律性,不但如此,人类还主观地认为,精神法则完全可以不受因果关系的支配,因此,屡屡与之背道而驰。

然而,人类的精神发展过程却同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完全相同,简单而易见。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精神世界当中的一种固有模式。那些伟大的思想导师们所给出的一切比喻,所罗列出的一切说法,都殊途同归,不外乎就是要论证这一事实。外界环境是人类精神世界物化了的世界,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一切反映出的正是人类无形的思想,就好比是一个圆形,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并无差别,只是将这个圆形倒过来而已。

在宇宙中,物质与精神绝非两个孤立的半圆,只不过其中一个是另外一个颠倒过来的形态,二者结合,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物质与精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永远在特定规律的支配下存在于同一事物当中。滥用人类的能力与各种官能是有悖于自然法则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就会产生各种分歧,就会出现是非颠倒、正气难以抬头的情况,原本由两个半圆所组成的完美世界就会扭曲和变形。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思想的发展过程,每一条自然法则都能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部分。

就拿自然界中的任意客观物体来说吧,如果进行一些适当的研究,你就会发现事物的这种基本规律其实就存在于你的精神领域当中。例如种子的萌芽、生长过程,先是由种子到幼苗,再到开花、结果,最后又回到了种子的状态,人类的思想过程其实也是如此。人的某一个想法其实就是落在思想土壤中的一粒种子,它会发芽、生长,直至完成整个生长过程,并开出行为的花朵,这朵行为之花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可能是有智慧的,也可能是愚蠢的。究竟怎样,这要取决于种子的性质,它最终又以种子的形式播撒到其他人的思想中去。

老师就是播种思想的人,是精神的耕耘者,而那些勤于自我教育的人就好比是在自有土地上勤于耕作的农夫,他们都是有智慧的人。思想的生长过程就如同植物的生长过程,播种必须要按照季节进行,要想让种子发芽,长成一株健壮的知识之树或开出智慧之花,需要一定的时间。P4-6

序言

富足是一种心态

西方人所奉行的成功学同中国古代的道德礼仪观念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西方人认为,物质是思想的产物,思想贫瘠的人生活必定不尽如人意;相反,只有人格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拥有长久而稳定的财富。一个国家亦是如此,我们的哲学家称之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相信许多人对此并不陌生。

再来看看中国古代。

孔子日:“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仁德的人必定具有勇气,而且勇于敢为,而勇于敢为之事,必定是正义的事业。

孔子为之效力的鲁国向来依附于晋国,是一个较为弱势的小国,然而,鲁侯鲁定公在孔子的陪同下参加了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后,齐国的围君齐景公却断然将汶阳(后起名为“谢城”)、鬼阴等土地归还给鲁国,以此向鲁国道歉。

这次会盟,孔子以一个外交家的卓越才华,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鲁国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齐国和鲁国之间的角逐中,鲁国凭借什么能在如此重要的双边会谈中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果,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与尊严?

靠的就是孔子个人的智慧、勇敢和道义的力量。

勇敢、智慧、道义和成功往往集于一人之身。道德固然抽象,但我们绝不能只站在功利的立场上来认识道德,对道德的有效性提出怀疑。

我们是安然接受一次道德的考验,还是孜孜追求一种缺德的眼前利益?是保有人格尊严地等待,还是丧失人格以达到目的?

总结为简单的一句话:我们是要一次高尚的成功,还是要一种下流的成功?

人生有的时候就会面临这样的选择题,撇开君子与小人,真正成功的人,将选择前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奔向富足(詹姆斯·艾伦带领你奔向生活的富足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詹姆斯·艾伦
译者 边晓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05958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