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词修养大师谈/大师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诗词修养大师谈》是入门者及研究者“不可多得之力作”,汇集朱自清、吴梅、闻一多、胡适、王国维等大师精粹作品,具有学科建设的奠基意义,系统介绍了诗词的作法 及历代 代表人物和作品,并对诗词的源流传承和诗词的利病得失做了精当点评,最新插图典藏本。

内容推荐

《诗词修养大师谈》精选了朱自清、吴梅、闻一多、胡适、王国维的古典诗词学著作及论文,全书自成一体,从了解诗词学、欣赏诗词作品的角度入手,详细讲解了诗词的基本知识及演变历史,勾勒了完整体系。《诗词修养大师谈》编选角度将人文精神的灌输及道德情感的熏陶放在特别显著的位置,是广大读者尤其是诗词爱好者的精良读本。

目录

第一章 诗的语言

一 诗是语言

二 诗与文的分界

三 诗缘情

四 组织

五 传达与了解

第二章 诗多义举例

一 古诗一首

二 陶渊明饮酒一首

三 杜甫秋兴一首

四 黄鲁直登快阁一首

第三章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第四章 论平仄四声

第五章 论韵

第六章 论音律

第七章 论作法

第八章 唐五代词略

一 唐人词略

二 五代十国人词略

第九章 两宋词略

一 北宋人词略

二 南宋人词略

第十章 金元词略

一 金人词略

二 元人词略

第十一章 明清词略

一 明人词略

二 清人词略

第十二章 唐诗里的杜甫

第十三章 孟浩然

第十四章 贾岛

第十五章 人间词话(定稿六十四则)

试读章节

一诗是语言

普通人多以为诗是特别的东西,诗人也是特别的人。于是总觉得诗是难懂的,对它采取干脆不理的态度,这实在是诗的一种损失。其实,诗不过是一种语言,精粹的语言。

(一)诗先是口语最初诗是口头的,初民的歌谣即是诗,口诗的歌谣,是远在记录的诗之先的,现在的歌谣还是诗。今举对唱的山歌为例:“你的山歌没得我的山歌多。我的山歌几箩篼。箩篼底下几个洞,唱的没有漏的多。”“你的山歌没得我的山歌多。我的山歌牛毛多。唱了三年三个月,还没唱完牛耳朵。”

两边对唱,此歇彼继,有挑战的意味,第一句多重复。这是诗;不过是较原始的形式。

(二)诗是语言的精粹诗是比较精粹的语言,但并不是诗人的私语,而是一般人都可以了解的。如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四句诗很易懂。而且千年后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因为所写的是“人”的情感.用的是公众的语言,而不是诗人的私语。孩子们的话有时很有诗味,如:

院子里的树叶已经巴掌一样大了。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呢?这也见出诗的语言并非诗人的私语。

二诗与文的分界

(一)形式不足尽凭从表面看,似乎诗要押韵,有一定形式。但这并不一定是诗的特色。散文中有时有诗。诗中有时也有散文。前者如: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向你倨,你也不削一块肉;向你恭,你也不长一块肉。傅斯年后者如: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邱迟

我们最当敬重的是疯子,最当亲爱的是孩子,疯子是我们的老师,孩子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向光明去。傅斯年

颂美黑暗。讴歌黑暗。只有黑暗能将这一切都消灭调和于虚无混沌之中。没有了人,没有了我,更没有了世界。冰心上面举的例子,前两个,虽是诗,意境却是散文的。后三个虽是散文,意境却是诗的。又如歌诀,虽具有诗的形式,却不是诗。如: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谚语虽押韵,也不是诗。如:

病来一大片,病去一条线。

(二)题材不足限制题材也不能为诗、文的分界,“五四”时代,曾有一回“丑的字句”的讨论。有人主张“洋楼”、“小火轮”、“革命”、“电报”……不能入诗;世界上的事物,有许多许多——无论是少数人的,或多数人所习闻的事物——是绝对不能入诗的。但他们并没有从正面指出哪些字句是可以入诗的。而且上面所举出的事物未尝不可入诗。如邵瑞彭的词:  电掣灵蛇走,云开怪蜃沉,烛天星汉压潮音,十万灯船,摇荡火珠林。《咏轮船》

这能说不是“诗”吗?

(三)美无定论如果说“美的东西是诗”,这句话本身就有语病;因为不仅是诗要美,文也要美。

大概诗与文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因时代而定。某一时代喜欢用诗来表现,某一时代却喜欢用文来表现。如,宋诗之多议论,因为宋代散文发达;这种发议论的诗也是诗。白话诗,最初是抒情的成分多,而抗战以后,则散文的成分多,但都是诗。现在的时候还是散文时代。

三诗缘情

诗是抒情的。诗与文的相对的分别,多与语言有关。诗的语言更经济,情感更丰富。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

(一)暗示与理解用暗示,可以从经济的字句,表示或传达出多数的意义来,也就是可以增加情感的强度。如辛稼轩的词: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粱、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这词是辛稼轩和他兄弟分别时作的,其中所引用的两个别离的故事之间没有桥梁;如果不懂得故事的意义,就不能把它们凑合起来,理解整个儿的意思,这里需要读者自己来搭桥梁。来理解它。又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P2-5

后记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

多年前,国际联合会教育考察团在一份报告书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欧洲力量的来源,经常是透过古代文明的再发现与新认识而达至;中国的教育也理当如此,才能真实发挥它的民族性与创造性。

《大师经典》书系正是这样一套为中学生、大学生和刚开始步入职场的青年人,以及广大文史爱好者辑选的经典读物。

本书精选了朱自清、吴梅、闻一多、胡适、王国维的古典诗词学著作及论文,全书自成一体,从了解诗词学、欣赏诗词作品的角度入手,详细讲解了诗词的基本知识及演变历史,勾勒了完整体系。编选角度将人文精神的灌输及道德情感的熏陶放在特别显著的位置,是广大读者尤其是诗词爱好者的精良读本。另外,本书所选资料来源均附在章节后面,以便读者查证参考。

编辑过程中,总体以早期版本为依据,参考后出版本,并敦请中华书局几位资深编辑专门校对,目标是出一个错误较少的本子。但是,校书如扫落叶,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词修养大师谈/大师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自清//吴梅//闻一多//胡适//王国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56476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8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