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唾弃你们的坟墓(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我唾弃你们的坟墓(精)》本书是法国作家鲍里斯·维昂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黑人青年的复仇故事,因弟弟被白人设私刑烧死,他来到另一个城市,设计杀害了一个白人种植园主的一堆女儿以达到为弟弟报仇的目的。本书作者与萨特、加缪、波伏瓦一同混迹于巴黎街头的桀骜天才,作品影响了法国一代年轻人的传奇。

内容推荐

《我唾弃你们的坟墓(精)》是法国天才作家鲍里斯·维昂的长篇小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南部,一个混血黑人李·安德森的弟弟因为喜欢上一个白种女人,被白人设私刑烧死,这触发了李疯狂的复仇念头。他离开家来到另一座城市后,精心策划并残忍杀害了一名白人种植园主的两个女儿,向整个社会宣泄黑人被压抑的愤怒。这本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黑人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为后来反种族歧视的社会解放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动员。

《我唾弃你们的坟墓(精)》出版初期,作者假托美国作家之名,声称这是一本英语翻译成法语的小说。本书因也道德问题饱受争议,作者因此书被判入狱。而当年仅39岁的维昂心脏病发死于电影院中时,屏幕上正在播放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

目录

作者序

我唾弃你们的坟墓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巴克屯没人认识我。就因为这个缘故克莱姆选上了这座城市,何况,我的车轮胎泄了气,剩下只有五升的汽油也不足以让我继续北上了。我的钱,克莱姆的信,这便是我拥有的一切。我的旅行箱,别提了,就它装着的那些东西。我忘了:在汽车的后备箱里还有娃娃的那支小左轮,一支不祥的6.35毫米口径的便宜货。当那位保安官来对我们说把娃娃的尸体从我们家里搬出去掩埋掉时,枪还在他口袋里没掏出来。我得说,我指望着克莱姆的信更胜于指望其他东西。这应该行得通,这必须行得通。我望着我搁在方向盘上的双手,我的手指,我的指甲。确实,谁都挑不出什么可说道的。这方面没任何风险。说不定我就快从中脱身了……

我哥哥汤姆是在大学里认识的克莱姆。克莱姆对他的态度不同于别的大学生。他愿意和他说话,他们一起喝酒,坐着克莱姆的凯迪一起出去。人们看在克莱姆的分儿上容忍汤姆。当克莱姆前去接替他父亲担任工厂的头儿时,汤姆应该想到他最好也离开这儿的。他和我们一起回来了。他学了很多东西,不难出任新建小学的老师。然后,小弟娃娃的哕唣事把一切都搞砸了。我还是比较要面子,什么都没说,可娃娃不是。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女孩的父亲和哥哥向他发起了攻击。

因此,我哥哥给克莱姆写了这封信。我再不能待在那地方了,我哥哥请求克莱姆为我找些事儿千干。不要太远,好让他不时地能看到我,但也有一定距离,要没人认识我。他认为,凭我的外貌和性格,我们绝不会有什么危险。也许他是对的,可我毕竟忘不了娃娃。

在巴克屯当书店经理人,这便是我的新活计。我得找到原来的经理人,用三天时间了解我的工作。他则改变经营,升职,想在发展途中风光一番。

阳光灿烂,那条马路现在叫珍珠哈布街,克莱姆恐怕不知道这个名字。在门牌上还能看到旧时的路名。我在270号找到了那家书店,便把纳许车停在店门口。经理坐在他的收银台前,正在往清单上填写数字。那是个中年男子,犹如我打开店门时所看到的那样,一双冷冰冰的蓝眼睛和一头浅浅的金色头发。我向他问好。

“您好。您想要点儿什么?”

“我给您送来这封信。”

“啊!您就是我该办移交的人。让我看看这封信。”

他接过信,看了看,反过来又看看,然后把信还给我。

“这事情不复杂,”他说道,“货全都在这儿(他用手四下一指),账目今天晚上就能结清,至于销售、广告和剩下的事情,您按照总部会视察员的指令和您收到的文件办就行了。”“这是个分销网络?”“是的。分店。”“行,”我答应道,“这里卖得最好的是什么书?”“哦!小说,蹩脚小说,可这跟我们无关。宗教书籍还不错,还有学校用书也还可以。儿童读物不多,正儿八经的图书也很少。我从来没尝试过在这方面有所开拓。”

“宗教书籍,在您看来,不是正儿八经的图书哕。”

他伸出舌头,在嘴唇上舔了一圈。

“别让我说我没说的话。”

我开心地笑了。

“不要勉强接受宗教,我也不是很相信这玩意儿。”

“那好,我得给您一个忠告。别让人瞧出您有这个想法来,并且,每个礼拜天您都要去听牧师布道,因为,不这样的话,他们很快就会叫您开路的。”

“哦!行啊,”我说道,“我去听牧师布道。”

“喏,”他递给我一张纸,说道,“把这个核实一下,这是上个月的账单。事情很简单:我们从总公司接到所有的图书。只要明确进账和出账就行,一式三份。他们每隔两个礼拜来收一次钱。您的工资用支票给付,加上一笔小小的回扣。”

“把这给我吧。”我说。

我拿起那页纸,在一个低矮的柜台上坐下,柜台上堆满了顾客从货架上取下来的,他很可能还来不及放回原处的书籍。

“这地方有什么可干的?”

“无事可干,”他说,“对面杂货铺有几个女孩子,两个街段外,里卡多店里有威士忌。”

他举止粗鲁,却并不讨厌。

“您来这儿有多久了?”

“五年,”他说道,“还得熬五年。”

“然后昵?”

“您挺好奇的。”

“这是您的错。您干吗要说还得熬五年?我可啥都没问您。”

他的嘴巴线条变温和了,眼睛眯了起来。

“您说得对。这样子,再过五年我就退出不干这工作了。”

“那您干什么?”

“写作,”他说道,“写些畅销书。只写畅销书,历史小说,抒写黑人和白种女人睡觉并且没被私刑处死的小说,纯净少女在郊区肮脏不堪的盗匪窝出淤泥而不染地成长起来的小说。”

他傻傻地笑了。“畅销书,咋的!然后还要写些极其大胆的别出心裁的小说。在这个地方要做到大胆挺容易,只要不畏疾苦,说出大家都能看到的事儿就行。”

“您会成功的。”我说。

“肯定,我会成功的。我已经准备好了六部。”

“您从来没试试投出去?”

“我又不是出版商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我也没钱花在这上面。”

“那又咋样?”

“咋样,五年后我就有足够的钱了。”

“您肯定能够成功。”我断言道。

接下来的那两天,事儿还真不少,虽说店铺的运作确实很简单。还是得整理出订单。然后,汉森——这是那位经理的名字——给了我关于那些顾客的信息,其中有一定数量的顾客隔三差五地过来看他,来和他讨论文学问题。他们所能知道的文学局限于在《星期六周刊》或在当地报纸的文学版上能读到的内容,不管怎样,这份报纸印数还是达到了六万份。眼下,我仅仅满足于聆听他们和汉森的探讨,努力背下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外貌,因为,在书店里,顾客一踏进店堂便能叫出他们的大名比其他地方都要紧得多。

住宿问题,我和他做了安排。我将接租他在杂货铺楼上的两居室,在这期间,他借给我几美元,让我好在旅馆住上三天。他还注意到三餐有两餐邀请我去他那儿蹭饭,免得我增加欠他的债款。这家伙够哥们儿。他那些哕里哕唆的畅销书的天方夜谭让我感到腻烦,畅销书哪是这么写成的,跟钱没关系。他也许有才,我为他抱着希望。P1-7

序言

那大概是在1946年7月光景,法美人士的一次会议上,让·德·哈吕安邂逅苏里旺。两天后,苏里旺给前者带来了他的手稿。

与此同时,他还对前者说,他更把自己看作是黑人而不是白人,尽管他已经越过了这条标志线;我们知道,每年有好几千“黑人”(犹如法律所认定者)从人口普查表上消失,过渡到对立的白人阵营;苏里旺对黑人的偏爱却激起他对“黑人良民”的某种蔑视,他瞧不起文学作品中被白人亲热地轻轻拍打着肩背的那种黑人。他认为,可以想象,甚至可能遇上和白人一样的黑人“硬汉”。这便是他就个人而言试图在这部短短的小说中表现的内容。让·德·哈吕安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这个信息后,当即取得了出版这部小说的全部权利。苏里旺也没有多加犹豫就把手稿留在了法国,因为他已经和美国的几家出版社有过接触,他们刚告知他,这本书要在美国出版的试图纯属徒劳。

在此,我们德高望重的道学家们将会指责有些章节写得过分的……现实主义。我们觉得,强调一下这些章节和米勒。小说的根本差别还是挺有意思的。米勒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最鲜明的词语,相反,苏里旺却仿佛较多地想通过一些词组和句法结构加以暗示,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表述出来。在这一方面,他倒是比较接近于拉丁人的情色传统。

另一方面,我们在这些章节里还能发现极为明显的凯恩。的影响(虽然作者并不想借助什么说法,手抄本或别的什么东西,寻求说明使用第一人称的理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小说家在《同类中的三个》一书奇怪的序言中声称为必须的那样。这部小说集最近在美国出版,收录了他的三个短篇,已由萨比娜·贝利兹翻译过来。)同样还能看到更为现代的蔡斯们和其他恐怖支持者的影响。从这方面来说,我们必须承认苏里旺确实显得比他杰出的先行者们更为暴虐。他的作品在美国遭到拒绝也就没什么可惊讶的了:小说今天问世,明天保证就会被查禁。至于它的内容本身,应该看到是复仇欲的一种表现,在一个仍然受着欺凌和恐吓的人种身上,面对“正宗”白人的控制所做的驱魔咒式的企图,犹如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画几头中箭的野牛以求把猎物引入陷阱,很是不在乎可能性以及俯就公众兴味。

唉,美国,理想中的乐土,还是清教徒、酒鬼的福地,在这里你们只能好好把这事儿记在脑子里:倘若,在法国,我们致力于更多的创新,那么,在大西洋彼岸,人们却在轻松愉快地肆意沿用某个经受了考验的程式。确实,这是一种与其他方式别无二致的叫卖手法吧……

鲍里斯·维昂

后记

这是鲍里斯·维昂继《岁月的泡沫》之后的又一部代表作,它和《岁月的泡沫》分别代表了维昂小说作品的两种不同风格。它们都创作于1946年,这部《我唾弃你们的坟墓》(原书名《我将去你们坟上吐唾沫》)大约创作于1946年8月5日至20日之间。1947年出版后,它立即成了畅销书。至今,其出版量估计早已超出一百万册。并且已被翻译成各种语言。

小说出版时扉页上署名的作者是凡尔侬’苏里旺,美国的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而鲍里斯·维昂则是它的译者。小说之所以成为畅销书,恐怕有以下四个原因:

首先,读者看到书名就被吸引住了,书中人物的仇恨强烈到了何等程度:连对手进了坟墓也不能得到宽恕。小说最初的书名是《我将去你们坟上跳舞》,是维昂的第一任妻子米雪儿建议他改成“唾弃”的。

其二,战后的法国一度对盟友美国疯狂崇拜,美国小说与西部片风靡一时,《我唾弃你们的坟墓》正是借了这股风。它确实像当时流行的,情节紧张,充满色情,富有刺激性的美国小说,迎合了一般读者的口味。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小说反对种族歧视的主题在当时也是十分时髦的。同年,萨特就发表了《毕恭毕敬的妓女》。这两部作品可称为连袂的姊妹作。如果说《岁月的泡沫》以爱情和音乐遭到现实生活无情的摧残为主干线,《我唾弃你们的坟墓》的关键词则应是复仇,最彻底的复仇,种族的复仇。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法国人民早已对当时横行美国的种族主义分子肆意虐待、迫害、盘剥、杀戮黑人忍无可忍。四十年代美国的硬汉文学中硬汉都是白人,黑人能不能也出个硬汉呢?李·安德森应运而生。

最后,出版量的大幅度飙升大概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便是来自各方的指责、批评和随之而来的法院的起诉。法院起诉的理由是小说中的色情内容有伤风化,是不是还有为种族歧视辩护,为维护白人利益的因素在里面,我们不做妄断。但是,事情往往是这样,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见怪甚怪,其怪则立矣。法院起诉反而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列为禁书后,《我唾弃你们的坟墓》的求购数量猛增。

同时受到起诉的还有他另一部托名苏里旺撰写的小说《死了都一样》。1950年,《我唾弃你们的坟墓》被判处罚款十万法郎。法庭审判前,维昂为了证明小说是他翻译的,曾请一位朋友把它译成英语,于1948年4月出版,书名为《我唾弃你们的坟墓》。维昂最后承认这部书是他写的,可见,他写作这部书是严肃的。

维昂在给各报刊赠送样书的时候,照例写了一段请求刊登的广告,现摘译于下:

“每年有两万黑人变成白人……当然不是指百分之百的黑人,而是混血儿,他们肤色极浅,可以混迹白人群中而不引起注意。凡尔侬‘苏里旺便是这些黑人中的一员……《我唾弃你们的坟墓》是这位青年作家的处女作,没有一家美国出版社敢于接受出版……这部旷世未见的小说。”每年两万,这个数量不能算少,他们的遭遇如何?李·安德森便是一个例子。他有不少于八分之一的黑人血统,他父亲和他弟弟都长得像白人。小说没提到他父亲的遭遇,却逐渐道出了他弟弟的悲惨经历。

他弟弟“娃娃”爱上了一个白人姑娘,那姑娘的父亲和哥哥得知这件事情后,设法杀害了娃娃,娃娃还只是个孩子,李的脑海里总浮现出他活泼可爱的样子,浮现出遭到破坏的温馨的老家。娃娃是家的象征,他惨遭杀害,被害时他的手枪还在口袋里没掏出来,他没有抵抗。嗣后,凶手逍遥法外,并且继续作恶。

李的哥哥汤姆长得完全是个黑人,他在黑人小学当老师。他笃信宗教,反对暴力,却为了争取黑人的合法选举,出面说了几句话,写了一封信,便遭到议员的打手们的毒打,被打得浑身是伤,嘴巴都说不出话来。他不得不烧了父亲留下的房子,离家逃亡,到纽约过有一餐没一餐的生活。那个议员为了破坏黑人参加选举,派出大批打手,殴打施暴,甚至杀死了两名黑人,就这一点而言,李的仇恨不是个人的,也不是他一家的,而是一个种族的。

而李自己从小就不得不离乡背井,去爱尔兰等地当仆人,因为他是黑人。他不仅当仆人,还得为同性恋主人提供特殊服务。十年啊,受尽种种苦难和屈辱的十年后他才求得回家的路费,回到美国。要不是来到没人知道他底细的巴克屯,这种苦难和屈辱还得继续。然而,在巴克屯他就太平了吗?平日玩得很好的德克斯特背后却在调查他的来路,得出他是黑人的结论。

李杀死这两个女孩只是他报仇的尝试,他要向整个白人种族寻仇,接下去他还想杀个议员那样的东西,还要杀跟在白人后面虐待黑人的奴才、败类,等等。李是个硬汉,他被杀死了,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只要黑人还没有得到他们应有的权利,这事儿就没完。

至于小说中有些性的描写虽然按照作者说的比较隐晦,我们中国读者读了还是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可那些东西并不同于淫邪。法国有一位评论家在提到这部小说的时候曾说:“如果您在阅读《我唾弃你们的坟墓》的时候,希望在这本书里找到什么能使您的感官发烧的东西的话,您肯定会奇特地感到失望的。如果您读这本书是想找到维昂的美妙音乐,您定能找到。”

还是这位评论家说:“维昂的作品没有很多不是只需读上三行便会让人脱口而说出:‘嗨,这是维昂写的!’能得到如此评说的作家确实不多。他们一般拥有一批最忠实最迷恋的读者,因为读他们的作品就像听他们在说话一样。阅读维昂的作品,读雷奥托。的作品,读福楼拜的通信录真的就像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不弄虚作假,他们不掩掩盖盖。他们全部都在他们撰写的东西里。这可是不能予以原谅的事情。维昂被判有罪,福楼拜被判有罪……”但是福楼拜的作品流传下来了,遭到攻击的《包法利夫人》被公认为世界名著;维昂的作品也流传下来了……译者惶恐的是能不能把维昂的这种读三行就有感觉的特色,他的神采翻译出来啊。

这里,译者想说几句题外话。译者在非洲、欧洲遇见过不少黑人,他们全都很善良,很讲礼貌,只要你不歧视他,他能和你成为朋友、兄弟。译者就有一个几内亚兄弟,叫穆斯塔法,他当年在马达加斯加当联合国工发组织副代表。他对中国非常友好,有项目首先考虑给中国。周恩来总理访问过他们家,因此,他弟弟就叫周。我回国后我们的联系逐渐中断。但是,我们的思念没断,我记得他们的孩子该有25岁了。

说多了。

周国强

2013年5月21日

识于武昌东湖名居

书评(媒体评论)

在卡尔·麦和弗兰兹·卡夫卡的影响下,维昂从未亲自踏上美国的土地,却想象出了一个比实际远更美好的美国。《我唾弃你们的坟墓》开“硬汉派”惊悚小说之先河——场景刻画之逼真震撼人心。——J。何柏曼(资深影评人)

对美国人来说,鲍里斯·维昂长期以来一直是法国文学中一颗蒙上厚厚灰尘的珍珠,光芒被全然遮住。在《我唾弃你们的坟墓》中,即使时至今日,披上种族歧视外衣的这种对女人的嫌恶,依然好似致命而猛烈的毒液,又同时摄人心魄、令人惊骇。这本书与众不同,显然并不适合神经脆弱的人,但绝对不容错过。——吉姆·克鲁索

我不认为还会有哪一个作家,能像维昂那样隐秘地感动我。——胡利奥·科塔萨尔(阿根廷作家)

在20世纪50年代的巴黎,鲍里斯·维昂意味着一节:诗人、小说家、歌手、破坏分子、演员、音乐家和爵士乐坪论家。他是我的朋友,我很佩服他如此激情地醉心于折衷主义、毁灭性的反讽,以及对挑衅的偏爱。——路易·马勒(法国导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唾弃你们的坟墓(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鲍里斯·维昂
译者 周国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41606
开本 32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1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3179248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91
13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