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福、吕美颐编著的《近代中国妇女与社会(精)》是郑大史学文库之一,该书以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发展史为线索,对中国近代妇女缠足、婚姻家庭、服饰、女工、性别与社会、女性与宗教等女性解放方面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史家对妇女史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近些年来有所加强,因此本书的出版对推进妇女史学术研究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书 | 近代中国妇女与社会(精)/郑大史学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郑永福、吕美颐编著的《近代中国妇女与社会(精)》是郑大史学文库之一,该书以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发展史为线索,对中国近代妇女缠足、婚姻家庭、服饰、女工、性别与社会、女性与宗教等女性解放方面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史家对妇女史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近些年来有所加强,因此本书的出版对推进妇女史学术研究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录 死水微澜与社会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群体 千年历史公案——缠足与反缠足 晚清妇女解放思潮的兴起 关于近代中国“女国民”观念的历史考察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对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 婚姻家庭与社会角色 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的婚姻家庭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中婚姻发展的新趋势 近代中国民事习惯在稳定家庭方面的社会功能 近代中国新法接生的引进与推广 中国近代产业女工的历史考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妇女状况的历史考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女性职业简论 ——从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谈起 西俗东渐与文化变异 明清时期澳门与中西妇女文化交流 《南京条约》与番妇来华 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近代中国妇女 一位近代西方来华女性的中国观 ——萨拉·康格和她的《北京信札》 中国近代女子服饰的变迁 论民国时期影响女性服饰变迁的诸因素 佛教与近代中国女性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妇女中的传播及其影响 性别制度与社会规范 社会性别制度与史学研究 性别制度与社会规范 重视理论创新 拓宽研究领域 晚清时期传统性别制度受到的挑战 调节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社会性别视角 ——周山村修订“村规民约”的启示 研究评述与心路历程 60年来的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 八年回顾与反思——我与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 春华秋实——我与女性史研究 掀得翻皇权,动不了性别制度 ——辛亥百年吕美颐接受上海《新民周刊》记者专访 妇女史与大历史教学中的互动 ——郑永福在2001年大连“妇女/性别研究与高等教育实践”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附录 郑永福、吕美颐著述目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近代中国妇女与社会(精)/郑大史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永福//吕美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7763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56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5 |
CIP核字 | 2013133832 |
中图分类号 | D442.9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68 |
宽 | 192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