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大结局)/读客公务员读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读历史,更懂政治,锁定读客公务员读史丛书。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大结局)》:连绵战乱中的文化大繁荣!

◆春秋的思想、战国的计谋,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如今200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直没有走出过那个时代圣人先贤们的思想边界,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也与春秋战国丝丝相扣。

◆见面点头打招呼,是周礼作揖的简化。

◆端午节吃的粽子,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包好。

◆指导今日中国农耕安排的农历节气,同样始于春秋战国。

◆甚至我们的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也来自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仅凭口耳相传就迅速登上全国各大畅销历史读物排行榜。

◆即使你没有读过《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依然不影响你直接读龙镇的《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大结局)》!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大结局)》的历史故事独立又精彩绝伦!

内容推荐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如今200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直没有走出过那个时代圣人先贤们的思想边界,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也与春秋战国丝丝相扣:见面点头打招呼,是周礼作揖的简化;端午节吃的粽子,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包好;指导今日中国农耕安排的农历节气,同样始于春秋战国;甚至我们的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也来自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翻开龙镇的《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大结局)》,查看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源头,时不时茅塞顿开,时不时眼前一亮。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大结局)》:

进入战国后期,天下汹汹,列国之间用兵日益频繁,年年大战,血流漂橹。而秦军愈加强大,逐步攻陷关东六国的军事要地。另一方面,战乱频仍的血腥乱世中却孕育了百家争放的思想之花,荀子、墨子、韩非、吕不韦等伟大人物共同演绎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此时,秦国人才辈出,名将白起、王翦率军斩首以百万计,更辅以名相范雎、吕不韦和李斯的远交近攻战略和政治谋划。自秦穆公年代开始的秦国统一天下大略,终于在一个名叫嬴政的年轻人身上得到了实现!

目录

第一章 助燕复仇,苏秦入齐设下连环计谋

 不自量力的宋王偃

 狡兔三窟的生存智慧

 “人屠”白起

 苏秦的死间计

 秦、齐称帝

第二章 乐毅率五国联军大破强齐

 反齐统一战线形成

 燕昭王千金买马骨

 乐毅伐齐

 巧施反间计:田单独力救齐

 田单的火牛阵

 明哲保身:乐毅和田单

第三章 阏与之战:秦军最惨痛的大败

 孟尝君救魏

 蔺相如完璧归赵

 廉颇负荆请罪

 楚国引火烧身

 阏与之战: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四章 秦定国策:远交近攻

 秦国的隐患:秦王与相国的矛盾

 魏国顶级人才流失榜

 秦国高层的权斗

 范雎复仇记

第五章 秦赵长平之战

 触龙说赵太后

 赵国插手上党,大战一触即发

 长平之战

 大屠杀,白起坑赵国四十万降卒

 将抗秦进行到底

 白起抗命

第六章 信陵君救赵

 秦赵邯郸消耗战

 平原君赵胜

 鲁仲连义不帝秦

 信陵君窃符救赵

 伴君如伴虎:白起、范雎的结局

第七章 荀子说人性

 最爱才的战国公子:信陵君

 公孙龙:白马非马

 墨子:兼爱与非攻

 荀子:人性本恶

第八章 吕不韦的生意经:做买卖赚到了当世第一强国

 落魄王孙嬴异人

 吕不韦的买卖

 信陵君:实至名归的战国英雄

 吕不韦和赵姬的故事

 《吕氏春秋》

第九章 李斯的仓鼠哲学

 秦修郑国渠:利在长远

 仓鼠哲学

 最后一次反秦联盟

 嬴政亲政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专制思想的源头:韩非论法、术、势

第十章 荆轲刺秦王

 首灭韩国,秦国加快统一步伐

 赵国名将李牧

 尉缭的反间计

 太子丹的怨恨

 荆轲传奇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

第十一章 天下归秦

 乱世贵族:战国四公子

 春申君黄歇

 李园的窃国连环计

 王翦灭楚

 王贲亡齐

第十二章 秦始皇奠定两千年专制基础

 封建终结,专制开启

 秦始皇:史上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治国策略之一:以法治国

 秦始皇治国策略之二:中央集权

 秦始皇治国策略之三:统一思想

 秦始皇的最大败笔:滥用民力,穷兵黩武

 秦始皇东巡求仙记

第十三章 盛极一时的秦帝国骤然崩溃

 秦始皇之死

 赵高的阴谋

 李斯的悲惨下场

 十四年,从统一到灭亡

试读章节

吕不韦和赵姬的故事

秦国王室显然流年不利。继秦孝文王只做了一年国君便去世后,公元前247年,在位仅三年的秦庄襄王也去世了,继承王位的是年仅十二岁的嬴政。

十二岁的孩子,自然不懂得如何治理国政,只能依靠相国吕不韦替他打理一切,并且尊称其为“仲父”。仲父,从字面上解读,就是叔父。当年齐桓公为了尊重管仲,也曾称之为仲父。因此,嬴政称吕不韦为仲父,也无可厚非,毕竟,秦庄襄王和他之所以能够先后坐到这个位置上,全拜吕不韦所赐。

而且,通过这三年的工作,吕不韦已经完全在秦国站稳了脚跟。换句话说,就算没有扶立秦庄襄王之功,吕不韦也是一位合格的相国,比之当年的商鞅、张仪、范雎,丝毫不逊色。他这个“仲父”的称号,既是嬴政给的,也是秦国全体文武大臣心悦诚服给他的。唯一让人感到有点不对劲的地方,就在于他和嬴政相处得实在是太好了,好到君臣二人在任何场合出现都毫无违和感,让人觉得吕不韦不是仲父,而就是嬴政的父亲。如果再加上太后赵姬到场,场面就更加温馨,简直是吉祥三宝了。

原来嬴政和吕不韦长得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那方方的脸形,浓密的眉毛,生气时横眼看人的眼神……如果是不认识的人,将他们看成两父子也毫不奇怪。

如果考虑到太后原本是吕不韦家的歌妓,而且转送给异人之后不久便怀孕生子,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难免私下议论:“大王该不会是相国的儿子吧?”

事情如果真是这样,吕不韦就不只是给秦庄襄王戴了一顶绿帽子,而是鸠占鹊巢,李代桃僵,终结了自传说中的非子(秦人先祖)以来嬴氏家族对秦国的六百多年的统治。

《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用一只丑陋的木马消灭了特洛伊,血肉横飞,惨不忍睹;中国人的现实世界里,吕不韦用一个美貌的女人窃取了秦国的江山,却是轻描淡抹,波澜不惊。东西方智慧的差别,由此可见一斑。

时至今日,后人也无从考证吕不韦与嬴政的真正关系,他们或许是父子(这是最富有戏剧性的,也是老百姓最愿意相信的),或许仅仅是君臣。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秦庄襄王去世,吕不韦和太后之间,就存在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太后毕竟是个女人,而且是个精力旺盛的年轻女人。单从人道主义出发,吕不韦也有义务让她守寡后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更何况,太后自有太后的风情,看到万人景仰的尊贵之躯在自己身体下癫狂,任何男人都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吧!

出于这种满足感,同时也是出于对自己权力的自信,吕不韦甚至不太避讳自己与太后的私情。

一开始,吕不韦挺享受这种“黑心宰相卧龙床”的乐趣,隔三岔五往宫里跑,跟太后研究国家大事到半夜,甚至通宵达旦不亦乐乎。可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太后青春年少,正是如狼似虎年龄,而吕不韦呢,据后人考证,应该出生于公元前290年前后,至此已经是年过半百,就算成天喝鹿血服虎鞭,也不可避免要走下坡路。

面对太后的娇躯和越来越炽热的情欲,看着铜镜中越来越深的眼袋和黑眼圈,吕不韦竟然产生了一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凉感。他主动减少了去太后寝宫的次数。

这种变化立刻引起了太后的不满,她几乎是毫不矜持地派出自己亲信的宫女前往相府,命令吕不韦前来“相商要事”。吕不韦不得不解释,国家大事繁忙,太多政务等着他亲自去处理,每天接见外交使团都要耗费他半天光阴,军队在前线打仗也要他拿主意,他已经严重分身乏术。再重要的事情,能不能等他稍微空闲点再去商量?

吕不韦说的全是实情。可是在心急如焚的太后看来,所谓国家大事,统统不过是男人另有新欢的借口。或者换一个角度说,她就是国家大事啊!难道还有比她更重要的事情么?

太后一发飙,吕不韦就很紧张。这个女人一旦疯起来,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万一哪天说出“大王是相国的儿子”这样的话,他可就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正当吕不韦为了太后的性欲问题头焦额烂之际,一个名叫嫪毐(lào ǎi)的男人进入了吕不韦的视野。

嫪毐原本是个穷苦人,以在咸阳街头游走卖艺为生。

既然卖艺为生,必定有自己的特长。这位仁兄的特长就是特别长,在《史记》中被称为“大阴人”,也就是生殖器特别巨大。

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可以“阴关桐轮而行”(以生殖器为轴,转动桐木车轮)。那是何等景象,读者自己去想象吧!

事实上,嫪毐卖艺的项目就是转车轮,每次表演都能获得满堂喝彩。那个年代民风淳朴,大伙儿对男女之事都不觉得神秘,大姑娘小嫂子看到嫪毐的表演,也不觉得脸红,反而指指点点,评头论足,高兴了便朝他扔两个铜钱,不高兴就羞他两句。总之,嫪毐凭着自己的特长,在咸阳城里混得还小有名气,以至于相国大人都听说到他的故事了。

一天傍晚,嫪毐收拾好卖艺用的车轮,正准备回自己投宿的客栈,突然有两名文官模样的人在路上拦住了他,将他带到了吕不韦的府上。

P145-1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大结局)/读客公务员读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龙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66212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2013234866
中图分类号 K225.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5
15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