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浙商的观念--浙商征战商场的资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浙商独特的经商观念,取得的成就让人难以忽略。所以本书将叙述的焦点定在了浙商特色观念的案例上,并为读者们解读浙商成功的秘诀,展示他们决战商海的大智大勇,让读者了解浙商的经商谋略。王力编著的《浙商的观念--浙商征战商场的资本》还分析了目前这个商业时代驰骋商场、纵横世界无往不胜的浙商的成功现象,得出靠观念制胜的结论。在众多浙商当中,发生过无数个精彩的创业故事,这些都是他们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内容推荐

王力编著的《浙商的观念--浙商征战商场的资本》内容介绍:商业巨子乔布斯曾经说:“千百万人都想一脚踢开商业成功的大门,但往往观念落后半截,手脚跟不上趟,所以做事要么慢半拍,要么不彻底,稀里糊涂地与失败撞到一块去了。”

在浙商看来,天下生意人的才干和能力都差不多,难分伯仲,但两个条件最终决定谁是胜者:一是具备一颗富有灵敏思维的智慧头脑,这哪想着干;二是具有战略的胆识、超前的龌光和创新的行为,这叫早点干。

地球上只要能赚钱的地方,就能看到浙商的足迹,听到浙商的声音——他们的脚步每天朝高处迈、嗓子每天往壮里喊。

为什么数百年来浙商总能凭借灵敏的嗅觉赶到商业大潮的最前沿,为什么浙商执掌的企业在全国500强企业排名中总能稳居前列?浙商打天下、拼资本、盘活钱的观念到底有什么玄机?《浙商的观念--浙商征战商场的资本》将为您揭开谜底。

目录

第一章 打造家族生意——商场上的浙商父子兵/1

 1.人脉起点在家庭/3

 2.父子团结,商场必赢/6

 3.夫妻店里的人脉经/9

 4.兄弟联手打造人脉/12

 5.宗亲,加固人脉基础/15

 6.家族合力闯天下/18

 7.置身人脉的中心结点/21

第二章 大圈子养成法——全民皆商。织成江浙地缘网/25

 1.到老乡群里扩张人脉/27

 2.全民皆商的地缘网/30

 3.巧借地缘积攒人脉/33

 4.互帮互助的“梯子哲学”/36

 5.善于“借脑”的浙江商人/39

 6.如何融入“老乡圈”/43

 7.集体民营,人脉就是财脉/46

第三章 开掘贵人金矿——行会、商会,浙商淘宝地/51

 1.“蜂群效应”里的人脉玄机/53

 2.行会、商会里的“圈子主义”/57

 3.贵人,人脉中的关键结点/61

 4.扎堆找贵人,融资更容易/65

 5.人脉,开掘金矿的工具/68

 6.用木头的性格去“淘金”/71

 7.吃亏赢得好人缘/74

 8. 跑得勤,贵人才会离得近/78

第四章 人脉雪球法则——小浙商也能全球大扩张/81

 1.人脉雪球,滚起来才能变大/83

 2.人脉有多广,生意就有多大/86

 3.扎根北京,让圈子大起来/89

 4.淘金上海,升级人脉网/92

 5.深入西北,财脉不分好坏/95

 6.抢占西南,寻找更多商机/98

 7.走出国门到海外建新圈子/102

 8.浙商的“自己人”效应/106

第五章 狼群战术经营——攻占市场的圈子哲学/109

 1.狼群战术,大家一致才能赢/111

 2.人脉为纽带,抱团打天下/115

 3.圈子大才能挣大钱/118

 4.攻占市场的圈子“拳头”/122

 5.以商帮的名义出击/125

 6.先搞人脉后做集体生意/128

 7.市场成败取决于圈里圈外/131

第六章 感情投资——浙商骨子里的人情味/135

 1.不摆架子,亲和力赢得好人缘/137

 2.给别人留下赚钱的空间/141

 3.富豪也低调,低姿态才有人气/144

 4.雪中送炭才能交到真朋友/148

 5.甘做配角,人脉投资讲感情/151

 6.话说三分,留脸面才能遇贵人/154

 7.人脉多储蓄,少透支/158

 8.有钱一起赚,浙商的“分享”哲学/162

第七章 圈内人通行证——直率豪爽,浙商不讳名利/165

 1.讳谈名利,怎成圈内人/167

 2.吃“独食”,哪来的好人缘/171

 3.名利并重的人脉哲学/174

 4.心诚才能成为圈内人/177

 5.主动出击才能杀进大圈子/180

 6.买卖不成仁义在/184

第八章 利益套牢圈子——浙江商人的组团投资经/187

 1.组团投资的圈子哲学/189

 2.利益绑定人脉网/193

 3.以商会为中心的利益圈/196

 4.不吝啬于付出的浙商/200

 5.先帮人,才能被人帮/204

 6.诚信,圈子的凝聚力/207

 7.小心圈子里的圈套/211

第九章 竞合赢来商机——化敌为友的浙商竞争法/215

 1.同行不是冤家/217

 2.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好人缘/221

 3.竞合,浙商的人脉聚宝盆/225

 4.大胆并购,合作求利益/228

 5.做生意就要利益均沾/231

 6.“森林经济”巧织人脉网/234

 7.浙商不拼价格拼质量/236

 8.善待盟友,圈子才能共荣/239

第十章 财技圈子效应——从草根到富豪的成功逆袭/243

 1.当老板离不开人脉积攒/245

 2.人脉即市场,得人脉者得天下/249

 3.在圈子里和同行交流财技/252

 4.草根商人也能赢天下/256

 5.合作切磋,圈子里出富豪/259

 6.巧借人脉打造商业团队/262

 7.大圈子形成财富升值效应/266

试读章节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子创业有着亲情上的天然优势,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伴随左右,共同打天下更让他自豪的了。父子俩通常是近乎绝对的利益共同体,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父子在创业时就齐上阵的情况不多见,更多表现在后创业时期或者子承父业上。

创业难,守业更难。因为创业者早年经过的磨难锤炼出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培养出其杰出的才能,使他们能够成就大业。而后一代面对的是已经富裕起来的家庭,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难,很难懂得财富来之不易,如果下一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则父子上阵就更容易守住家业。

家庭教育不分贫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种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家庭经济实力雄厚,应该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为继承家业做好准备。早年,浙江地区的温州人以吃苦耐劳闻名,“会吃苦”、“肯吃苦”则被视为温州人的精神。但当年艰辛创业的家长,很多却并不懂得怎样和孩子分享他们的精神财富,而以物质上的满足代替精神需求,一味地溺爱孩子,纵容孩子奢侈的生活习惯。结果,有的孩子只知道炫富比阔,根本不对学业和事业上心,这势必无助于家族产业的振兴。不过,也有精明的浙商善于教子,把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

早年,浙商周大虎艰难创业,把原来的100~200家打火机厂家急速发展到3000家。现在,他的“虎牌”打火机已经远销许多海外国家;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已经是温州打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占据了全球打火机市场的一定份额。

企业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显然需要后继有人。对此,周大虎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虽然“虎牌”打火机已在海内外市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它离真正的世界品牌还有一段距离。周大虎希望JL-~-继承自己的衣钵,实现创世界名牌、百年品牌的梦想。

1999年,周大虎的儿子周小虎高中毕业进入宁波大学读商务管理,2001年毕业后,到加拿大多伦多留学。留学第一年,周小虎就兼职打工积累社会经验。父子俩都认为,掌握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比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周小虎干过好几份工作,比如送外卖,洗车,还卖过“虎牌”打火机。销售自家的产品,当时是为“虎牌”打火机的加拿大总代理商打工。为了锻炼儿子的能力,周大虎还特意叮嘱代理商不要给周小虎任何特别照顾。

留学回来,周小虎进入公司后,首先接受了父亲安排的三个阶段培训课程。第一阶段进车间,在各个不同车间熟悉生产流程、产品质量要求,并了解产品研发;第二阶段,进行政办公室锻炼,熟悉管理实务;第三阶段.在销售部任职,掌握第一手的市场情报。后来,周大虎每次到外面开会或者谈生意、出席重要的场合,都会带上儿子,让他学着接触外面的世界,在各种应酬中拓展人脉。

在公司里,周大虎对儿子还有一个要求——要和员工打成一片。所以.多年来“小老板”一直在食堂吃员工餐,而大老板在专门的小餐厅。此外,起初周大虎不给儿子派车,也不让他搭乘自己的专用车,而是每天让他坐厂车上班,7点钟准时到公司。后来,周小虎才有了自己的专车。

周大虎的忧患意识很强烈。他觉得儿子虽然念过大学、留过洋、会外语、会电脑,基础都比自己强得多,但是吃苦精神就差远了。儿子性格、人品都还不错,但是商场如战场,充满尔虞我诈。周大虎说:“我也希望,早点把公司交给他,自己也好轻松轻松,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他还差一个精明的头脑。”

“儿子遇到的困难会比我更多,挑战会更大。创业难,守业更难。”周大虎鉴于这种认识,从多方面培养、锻炼儿子的接班能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父子团结一心做事,把家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做企业就像跑一场马拉松,周大虎跑了二十几年,“虎牌”这两个字凝聚了周大虎大半生的心血,可以说在创业阶段领先了。但别人跟得很紧,所以要把虎牌打造成真正的世界名牌任重而道远。如今他让儿子周小虎接棒,守业就要靠小虎的努力了。

周大虎深知必须保证后代具备奋进的动力,让后代自我实现,而不是靠老子的荫泽而优裕地活着,甚至是奢靡地活着。为此,需要让下一辈崇尚自我实现,而不是家族背景、社会地位或是社会关系,这是基业长青的根本。大虎企业是传统制造业的企业,不懂产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就希望领导企业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周小虎必须得从最基础学起,把握公司运营节奏和生产管理特点。周大虎说:“和我们当年相比,现在小孩子的生活条件太优越了,没吃过多少苦头,必须要让他下车间磨炼一下。”

家族传承,是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面,既有父子齐心协力创业的内容,更包含着子承父业的生意延续。经过多年发展,浙商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家业变得足够庞大。为此,他们早已经开始着手培养下一代,让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让家族的生意持续不断。这种努力,既是对后辈的一种栽培,也是让生意长青的必然选择。在家业继承上,把接力棒传给下一代,是许多人的不二选择。P6-8

序言

浙商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浙商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他们,是两干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然行至四方、天下为市的商贾之人。

他们,是19世纪推动中国工商业进程的强大商帮。

他们,是最早参与上海的开发,叱咤十里洋场,一度垄断上海大半产业的传奇群体。

他们,被誉为“华夏第一商帮”!

为什么偏偏是浙商?这就是观念的问题。思路决定出路,浙江人的经商意识是渗透到骨子里面的,即使是菜市场上卖菜的年轻人,也从未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谋生活费的小贩。他们认为自己是在经商,是在做经理,他们甚至有名片。

在这个商业文明的时代,商业是人的事业,由人来驱动和做决定。浙江人确实创造了奇迹,而凡是创造奇迹者,无不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和深度。

有人比喻,浙商就是中国的“犹太商人”。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创富群体,不仅创造了许多个人财富,同时还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经商理念。

浙商精于计算,又慷慨大方,他们坚持“放长线钓大鱼”的营销理念。浙商爱抱团发展,不管到哪里,都会紧密联系,成立商会,借助商会找商机,找朋友,找项目。虽是商人,但他们懂得为人情投入财力、物力、精力,以此积累人气。

浙商奉行“商者无域”,走到哪里就把生意做到哪里,他们是商场上的“世界公民”。只要站稳脚跟,浙商就开始借助地缘关系迅速编织人脉网。浙江地区全民皆商的大环境,更是给他们提供了便利的地缘关系,借助经商老乡,形成人脉圈。

浙江人有勇气在体制和机制上创新,在思想和观念上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全国第一:第一座农民城,第一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性法规,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浙商不断四处扩展,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甚至在欧陆各国城市,到处都有操浙江口音的投资者和生意人。在各地的“浙江村”、“温州路”、“义乌街”,很难听懂的“浙江话”成了各地的本土语言。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他们实现了世界梦。

浙商独特的经商观念、取得的成就让人难以忽略。在众多浙商当中,发生过无数个精彩的创业故事,这些都是他们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所以本书将叙述的焦点集中在了浙商特色观念的案例上,并为读者解读浙商成功的秘诀,展示他们决战商海的大智大勇,让读者了解浙商的经商谋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浙商的观念--浙商征战商场的资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6885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7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2013239528
中图分类号 F715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