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僧史与圣传--禅林僧宝传的历史书写/宋代佛教文学研究丛书
内容
目录

導論 

第一章 《禪林僧寶傅》的文本形成 

 第一節 懷古的史學:惠洪的歷史意識與禪史编撰

 第二節 補充的邏輯:論《禪林僧寶傳》撰述體例與判斷禪師道行的標準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惠洪禪史编撰的基礎結構與上層結構 

第二章 《挥林僧寶傅》的書寫史 

 第一節 《宋高僧傳》、《禪林僧寶傳》禪師傅記的互文敘事

 第二節 《景德傅燈錄》與《禪林僧寶傳》:禪史文本互文性的產生

 第三節 追憶過去:《禪林僧寶傳》對叢林集體記憶的傳承與建構

 第四節 文體風格的互文:《禪林僧寶傳》與碑誌、塔銘等史傳材料之關係

第三章 歷史敘事學视野下的《禪林僧寶傅》

 第一節 史傳的仿製品:禪史敘述者對敘事的控制權力 

 第二節 影由形生,響逐聲起:故事情節的编排方式

 第三節 一幅連貫的圖畫:詩性想像在禪史敘事中的構成功能

 第四節 《禪林僧寶傳》的空間書寫

 第五節 從歷史時間到敘事時間:《禪林僧寶傳》的時間變形

第四章 禅师聖徒性的裂造

 第一節 出生的蒋羲:從世俗事件到宗教事件

 第二節 阐释禅師的肖像:想像、視角舆指涉物

 第三節 前辈為道之精:禅師人道的時節因缘

 第四節 神通、狂逸舆晦跻:禅師行事中道行的表徵

 第五節 死亡的典刑

结論

参考文獻

後記

内容推荐

李熙著的《僧史与圣传--禅林僧宝传的历史书写》是对宋僧惠洪的僧傅著述《禅林僧宝傅》所作的专门研究。本书避免从体例和内容出发分别研究等问题,注意考察惠洪的僧傅书写舆其历史意谶、撰述体例、撰述意图等方面的复合聊系,揭示文体、口傅、套式、想像、修辞等在僧傅书写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在此遇程中出现的虚构性、宗教性等问题。全书以理论眼光看待从佛教史料搜集、考证到僧傅书写的过程,对《禅林僧宝傅》做了多视角的诠释。

编辑推荐

李熙著的《僧史与圣传--禅林僧宝传的历史书写》是北宋名僧惠洪的《禅林僧宝传》的专书研究,试图从历史叙事学的角度切入,重新考察僧史僧传书写中的历史意识。

全书本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讨论《禅林僧宝传》的文本形成,涉及惠洪与士大夫互动形成的消除古今差异的怀古史学意识,《僧宝传》的体裁与道行标准,搜集历史遗迹的史料来源和融化众说的写作思路。第二部分探讨《僧宝传》的书写史,论证了《僧宝传》对《宋高僧传》的结构模式、叙述话语、意义建构的重塑,与《景德传灯录》之间的互文性和差异性,以及对禅林集体记忆的口述史的传承与再现。第三部分借用叙事学理论讨论了《僧宝传》的叙事者的权力、情节编排方式、诗性想象的构成功能、山林、寺院等的空间意义以及禅师的经验世界、两种空间修辞、从历史时间到叙述时间的变形等等。第四部分讨论了禅师圣徒性的塑造,出生神迹转化为宗教事件,肖像的写实与圣徒化的双重指涉,禅师入道的时节因缘、神异事迹、死亡的典型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僧史与圣传--禅林僧宝传的历史书写/宋代佛教文学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44305
开本 16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5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2014134060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