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共和国体育的奠基人(贺龙)
内容
编辑推荐

提起贺龙,人们的脑海里会浮现一大堆的称谓——“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和国元帅”……可除此之外,贺龙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共和国体育事业的“领路人”。贺晓明、谢武申、王鼎华编著的《共和国体育的奠基人:贺龙》即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讲述了在新中国第一任体委主任贺龙的领导下,中国体育事业的萌芽与发展。全书分六章,内容横跨七十余年,从贺龙武术世家的出身与体育的渊源谈起,以时间为序,图文并茂地向读者详细叙述了贺龙为新中国体育所做的一件件实事,将贺龙的故事与中国体育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是一部伟人的个人传记,亦是一部共和国体育发展的编年史。

内容推荐

贺晓明、谢武申、王鼎华编著的《共和国体育的奠基人:贺龙》分六章,从贺龙武术世家的出身与体育的渊源谈起,以时间为序,图文并茂地向读者详细叙述了贺龙为新中国体育所做的一件件实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看性与文献性、档案性。多侧面记述了中国社会主义体育初立基业的历史轨迹,汇集了贺龙同志与共和国第一代体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诠释了贺龙体育思想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指导性和实践性,能够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正能量。

目录

写在开头

引子 武术世家体育缘

第一章 体育为战争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战火中诞生“战斗”队

 “贺龙神枪手”与“贺龙投弹手”

 建国后第一支专业体工队

 是你官大,还是我官大

 一场被他裁定并列第一的篮球比赛

 中国第一支专业篮球队

第二章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国耻“东亚病夫”

 谁能接这个摊子

 毛主席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让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增加一寸

 推行“劳卫制”

 发掘民族传统体育

 扶持农村体育运动

 推动职工体育运动

第三章 中国第一个体育高潮

 我们的好领导

 给八一队整风

 北京体育馆

 体育广播词

 开放的体育——走出去,请进来

 中国登山队的故事

 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体育需要各界支持

 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

 我们的好教练

 关心爱护运动员

 看儿子队踢球

 中国足球曾经辉煌

 中国排球

 中国篮球

 办学校

 体育是国际共同语言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第四章 中国第二个体育高潮

 孩子们是国防的后备力量

 打出风格,打出水平

 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决赛的球台

 小将们在挑战

 羽毛球:赢球还要赢人

 排球:要向我们没有的、向世界最强的队学习

 贺龙对中国足球的要求

 给全国人民办一张体育报纸

 运动员不是管一阵子,要管一辈子

 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

第五章 体育轶事

 第一代运动员的集体婚礼

 钓鱼

 开球

 打猎

 你是在替我作检讨

 给贺老总献花

 自带粮票的家宴

第六章 体育文化在传承

 贺龙的体育思想讨论会

 贺老总交给的任务还没完成

 帅府里的欢声笑语

 “贺龙杯”高尔夫名人邀请赛

 徒步越野邀请赛

 共攀长征之巅——“红军万岁”纪念碑

结束语

附录

 贺龙体育大事记

 论贺龙的体育思想

试读章节

“我贺龙是第一个‘吃球饭的’”

在陈赓、杨勇、陈锡联等各军区负责同志的支持下,到1952年夏,西南军区体工大队的人选已经调来七八成,可谓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组成了西南军区体育代表团,赴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25周年体育运动大会。

运动大会从8月1日下午开始,至8月11日结束。7月下旬,贺龙即由渝抵京,在出席大会开幕式之后,又于8月6日至8日出席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第十六、十七和十八次会议。这期间,他有空必到赛场为“战斗”队助威,还同李达、陈赓等到西南军区代表团驻地看望运动员和文工团员们。

在决赛中,“战斗”女排获得冠军;“战斗”田径队的颜昌硕获男子跳高第一名;陈源、蹇蕴华、杨文漪、陈正绣获女子4×100米接力第一名,并以54秒6的成绩,打破了解放后55秒7的全国纪录;陈源、赵继珊、彭孝廉、陈正绣获女子4×200米接力赛第一名,同样以1分55秒5的成绩打破解放后2分1秒2的全国纪录。在这次大会上一共打破6项全国纪录,西南军区代表团就占了一半。

代表团的运动员们都是临时被选到北京参加比赛的,并没有当运动员的准备。所以他们回到重庆,就准备打背包回原部队。这时,他们接到政治部的通知:贺司令员要为“战斗”队庆功。

贺龙和李达等西南军区首长来到会场。贺龙开场便说:“你们胜利归来,我没有去看大家。现在,都见面哕,人还不少嘛! ‘战斗’队原来只有一个篮球队,十来个人。今天已经有不少项目,是200多人的队伍了,我很高兴!今后‘战斗’队还要发展,因为部队需要,人民需要,革命需要嘛!”

“可是,我听说有些同志以为比赛完了,就该打背包回家了。这是哪个讲的呀?我看是有的干部自己想打背包走!他瞧不起打球的,瞧不起搞体育的。难道体育工作不是党的工作吗?我现在宣布,不管他们原来是哪个单位的,调来以后就是‘战斗’队的了。如果原单位的领导要你们回去,你就找我。有谁不愿意在‘战斗’队干,愿意回去,也可以找我。总而言之,咱们还是要搞‘战斗’队,一定要好好地搞,搞不好硬是不行的哟!”

在一片欢迎的掌声中,贺龙说:“你们要把老‘战斗’队的作风传下去。要记住,‘战斗’队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党的光荣传统,要做到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又是宣传队。今天是给你们庆功,也是预祝你们今后取得更大的成绩。”

体育工作队由许志奋率领,足迹踏遍了成都、北碚、新都、绵阳、雅安等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举行表演比赛168场。此外,他们为宣传新体育作报告18次,听众达3.5万余人;开座谈会21次,同各部队的球队开联欢会15次。康定军分区和在西康藏族地区的第十八军后方部队闻知,也派出球队赶到雅安,向他们学习技术。

贺龙的这支体育工作队的宣传“攻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都市各机关几乎都组织了球队;雅安城虽小,光篮球队就成立了100多支;四川及西康军区也成立了体育训练班。

调到西南区和西南军区“战斗”队的一些大学生,思想波动比较大。他们认为搞体育没有前途,都把教科书带到球队,训练和比赛之后,每个人就各自埋头去读自己的专业书。有的姑娘几个月不领津贴、不穿队服,怕领了津贴、穿了队服,就是球队的人了;有的闹情绪,暗暗抹眼泪……

贺龙经常看望地方和军队这两支体工队的队员们,他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对大学生们作了一次讲话:“体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工作也是革命工作。现在,不光西南体育落后,全国的体育也很落后。我希望我国的体育很快赶上世界水平,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像你们这样的大学生,每年都能培养出很多人;像你们这样的体育人才却很难找。过去当运动员的,被称作‘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你们应该成为新一代有文化有科学知识的体育工作者。你们可以放心,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只要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将来还要担任各级领导工作,体委主任、体校校长就要从你们当中产生。到那时,你们现在学校里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恐怕还不够用哩!所以,我希望你们不仅要想到目前的比赛、打球,还要看得更远些,把体育工作当作革命事业来完成。像你们现在这样半心半意地干,是搞不好体育事业的,要全心全意,要安心干一辈子。”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通过了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及推举贺龙为体委主任的决议。当年冬天,贺龙在重庆大厦接见中央体训班运动员时,向他们转达了这一消息。

他对运动员们说:“毛主席、中央让我当国家体委主任,是周总理、小平同志点的将。社会上不是有人瞧不起搞体育的,说运动员是‘吃球饭的’吗?从现在起,我贺龙就是中国第一个‘吃球饭的’!”

P29-31

序言

张彩珍

2013年5月18日,贺晓明等二百多人组成的“将军后代合唱团”举办“民族复兴“中国梦”演唱会,纪念建团五周年,致敬父辈,表达传承开国元勋们构筑“中国梦”的壮志情怀。当贺晓明捧着这本《共和国体育的奠基人——贺龙》书稿邀我作序,我欣然命笔,这也是出于对革命前辈深深的敬意和浓浓的情怀。

该书多侧面记述了中国社会主义体育初立基业的历史轨迹,汇集了贺龙同志与共和国第一代体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诠释了贺龙体育思想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指导性和实践性,能够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正能量。本书附录部分还收录了1986年我在中央宣传部批准召开的“贺龙的体育思想讨论会”上的论文。《体育科学》杂志刊出此文时反响热烈,台湾有教练员来信愿以百元美金求购。现在看来,文中虽有受时代局限之处,但仍不失参考价值,编入时原文照录存真。

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贺龙,建国初期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家体委主任。他率领新中国第一代体育大军遵循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示,执行中央制定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工作方针,写下了五千年中华体育史上崭新的光辉篇章。

他抓大事,干实事,领导体育工作从普及入手,强调必须面向基层,重在增进人民健康。在坚持开展广播操、武术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大力推进田径、游泳、球类等各色各样现代项目的发展。1954年,他亲自率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访问苏联,引进了劳卫制、等级运动员制度、青少年业余体校等一系列体育规章标准,组织专家研究,加以“中国化”,切实有效地施行。即使在“全民大炼钢铁”的红红炉火前,也摆下了劳卫制测试器材。时任国家体委国际司司长张联华说:“为达到劳卫制标准走平衡木,比我在贺老总当年领导的一二O师‘战斗’篮球队打主力还紧张费劲,但也带来了新的快乐情趣。”神州大地处处掀起的群众体育活动波澜壮阔,外国人评说:“从体育这个窗口,看到了古老中国充满新的活力。”

贺老总为改变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极端落后的运动技术水平之状况也有大手笔。最关键的是实行“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举国体制,倡导“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运动员精神。容国团1959年为祖国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时,发出的呐喊正是“人生能有几回搏!”外国人看到的正是“中国运动员在世界上以优秀选手出现,这个比容国团个人的成就重要得多!”两年后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贺老总更是亲自上阵总指挥,中国队勇夺男子团体、男女单打三个主项冠军,被国际公认“执掌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牛耳”,并自此开启了半个多世纪长盛不衰的历史。乒乓球队撰文回忆第26届世乒赛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写道:“贺老总动员小将们比赛要像初生牛犊不怕虎,现身说法讲到动情处摘下自己的牙套说, ‘我打了几十年仗不怕死、没有死,一次挺胸昂头骑马上,敌人子弹飞过来,只碰掉我一颗牙。’是贺老总传奇式的英雄形象,鼓舞我们冲锋陷阵,成为英勇之师。”

“想起贺龙就心痛!”中国体育博物馆首任馆长谷丙夫在《诗选》中的这句诗,道出了体育人对“新中国体育之父”贺龙在“文革”中被残酷迫害致死的刻骨铭心之痛。截至“文革”前,我国已有成亿人参加体育锻炼,劳卫制达标获得证章证书的有4200多万人,通过运动员技术等级的有上千万人,打破世界纪录145次,获得世界冠军13个。那个时期虽然没有机会在奥运会上取得突破,但当1984年许海峰举枪射得奥运第一金时,当时的国防体育俱乐部副主任柯犁有感而发:“在赛场升起的鲜红国旗中,看到了贺老总的身影。正是他30年前力排众议果断决策兴建现代化的射击场,举办国际比赛,从全国选调运动员培训,从此迈开了新中国射击运动的雄健步伐,翌年就开始打破世界纪录。”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的何振梁说:“是贺老总的夙愿驱动我为完成北京申奥的历史使命而全力以赴。”贺老总曾多次讲:“有朝一日,中国一定会办奥运会,也许那个时候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不在了,希望你们把这件事办好。”正如胡锦涛同志在总结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所指出的:“几代人为实现奥运会的百年期盼作出了锲而不舍的顽强努力。”

“贺老总永远活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未能圆梦的中国足球协会原主席年维泗也道出了体育人的这一共识。“贺老总1954年派中国青年足球队远赴匈牙利学习一年半,是中国足球人追梦的起点。他鼓励足球力争胜利、不怕失败的教诲至今仍在实践中闪耀光辉。我们一代人乃至几代人都将永远怀念他,感谢这位新中国体育事业伟大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不久前从亚洲足球联合会领来“终身成就金奖”的年维泗看到习近平主席在墨西哥参议院演讲中谈到“中国足球队一直很努力,但目前只有一次闯进世界杯比赛。”他相信背负浓浓贺龙情的足球队,将在党和国家新的领导集体指引下和国际足坛帮助下,为圆“中国梦”而加倍努力奋斗!

的确,贺老总抓的是体育,培养的是壮心不已的人,塑造的是奋发进取的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甩掉的是“东亚病夫”的帽子和被讽为“在18世纪踏步不前”的运动技术水平,留下的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和宝贵精神财富。人们欣喜地看到,贺龙同志亲自培育的先进典型中国乒乓球队当年所创的经典名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从零开始,打出风格,打出水平”等等,至今在举国上下流传,有的已成为新一代的励志警句。成千上万的“草根”争相在乒乓球民间争霸赛上挥拍,奥运冠军刘国梁、孔令辉等纷纷出任总教练,这不正是再现贺老总倡导的优秀运动员“下基层辅导群众体育活动”的盛景吗?

愿此书所传递的浓浓贺龙情能助读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书写精彩人生!

(本文作者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共和国体育的奠基人(贺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贺晓明//谢武申//王鼎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15526
开本 16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91
CIP核字 2014161886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6
186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