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亲历(名人传记精华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名人传记编辑部的《亲历(名人传记精华本)》让你亲历大时代的暴风骤雨、人事变迁,和历史名人一起经历那些波诡云谲、扣人心弦的时刻。它通过亲历者经历的历史细节,颠覆你多年的判断。

其中有历史当事人的细致回忆和理性思考,展现声望之下历史名流们最真实的自我和他们充满痛苦、悲伤、磨难和辛酸的人生。

内容推荐

名人传记编辑部的《亲历(名人传记精华本)》精选近年《名人传记》杂志中刊登的”亲历”类文章二十五篇,包括历史中的剧变时刻、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细节讲述、历史名人的真实一面以及他们独特的内心独白。本书文章尽力还原历史名流和他们所经的事件,让读者以更加近的距离接触和了解名人和他们的人生。

目录

剧变时刻

 父亲张治中在1949年前后

 蒋介石向我亲述西安事变

 郭荣昌:我们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

 我亲历拍摄中国首次核试验

历史细节

 寻访父亲徐海东的足迹

 高振普:我们把周总理的骨灰撒向江河大地

 我采访贺自珍

 我知道的杨献珍和“哲学罪案”

 陈诚与蒋介石的合作和冲突

——陈履安讲述父亲陈诚主政台湾的日子

 丁兰:见证毛泽东小女儿李讷出世

苦涩岁月

彭钢:和伯父彭德怀在一起的日子

叔公茅以升的苦涩晚年

李莎:我和立三的一些往事

父亲刘海粟的悲欢五十年

贾拓夫:“大跃进”潮流中的逆行者

真实一面

 沈醉见证溥仪的最后七年

 我所知道的末代亲王溥杰和他的妻子

 家人眼中不一样的张爱玲

 张闾实:我所认识的大伯张学良

 我记忆中的父亲沈钧儒

内心独白

 何方:我对张闻天的忏悔

 我终于读懂父亲谢觉哉

 我给罗隆基、史良当秘书

——访罗涵先

 我是周海婴

试读章节

父亲张治中在1949年前后

◎口述/张素我文/周海滨傅作义将军对父亲说:我只想和而不想战,主要是你给我的启示

1945年下半年的中国,抗战算是胜利了。但国内仍危机四伏,_触即发,不能不使人忧虑。举国上下部在期盼一个和平的环境。为了让国家避免再次陷入战争,我父亲也在为此积极奔走。

从1948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事形势吃紧了。

素久(作者张素我之妹)回忆说:“(在新疆时)记得父亲有时带我到郊外去,他常会站在高处极目远望,陷入沉思。后来我才知道,因蒋介石要选大总统,多次催父亲回南京,父亲十分犹豫。每当有重大事情使父亲难以决断时,他总是喜欢到大自然中去.理清自己的思绪。”

1948年8月14日,父亲在西安收到蒋介石的电报说,“兄可来京一叙”,并派来了专机。接着又接到邵力子先生的电报,知道了他也在被邀请之列。父亲以为蒋介石这次真的要考虑他们关于停战和谈的建议了。

父亲本想17日动身,16日却又收到蒋的电报,-要父亲暂缓起程。后来才得知,有人力言发行金圆券能改变财政问题。蒋介石信以为真,认为还可以打下去,于是发电不让父亲去了。可见,蒋允石当时的心境是摇摆不定的。

但局势并未如蒋介石的意,接下来,整个东北和华北绝大部分解放了,天津、北平吃紧。

11月2日,蒋介石又电召父亲去南京,并要求行动保持机密。4日,父亲到达南京。同日到的还有傅作义将军。这天下午,国防部召开军事会议,在座的有何应钦、林蔚文、刘斐等,顾祝同去了徐卅l没有来。整个会场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情绪。

那晚傅作义的表情,父亲记得很清楚,一脸的焦虑不安。蒋介石问傅作义的意见,他连说:“很困难,很困难!”再无他话。

父亲则一声不响。蒋介石看这情形,就散了会。临散会时,蒋介石对父亲说:“你明天上午来谈。”

第二天,蒋介石见了父亲就问:“你看现在局势怎样?有什么意见?”

父亲说现在的情况比几个月前差得多了,这个仗绝对不能再打下去了!接着,他从军事、外交、经济、民心、士气等各方面加以分析,认为应该立刻放弃“戡乱”,恢复和谈。  经过一番交谈,蒋介石还是坚持他的“戡乱”,并说想叫父亲担任行政院长。

父亲说:“如果‘戡乱’政策不变更,在目前情形下,我绝对没法担任!”

“那么,你先当副院长兼国防部长好了。”蒋介石又说。

父亲还是不愿意:“我绝不能担此重任!如果你愿意和平,我愿当一个参幸供奔走。”

蒋介石的脸色很严肃,说:“你要好好地考虑—下! ”

这个持续两个小时的谈话,最后不了了之。

父亲说,这时候的蒋介石还没有和的意思,因为如果要和,那蒋介石就要下野。

三年后,父亲和傅作义在北京聊起这件事。

傅作义说:“我从那时就转变了念头,只想和而不想战,这主要是你给我的启示。”

父亲说:“那天我一言未发,怎么会给你启示?”

傅作义说:“进门的时候,你不是一定要让我先走,并说‘你们主战的请先走,我们主和的在后头’吗?”

当时父亲一心想和,别人谈的什么他心不在焉,自己说了什么话也不记得了,没想到傅作义却记得清清楚楚。  强硬派扬言:凡是主和的都是秦桧,都要清算,我准备用手枪对付他

1948年年底,在东北战场上,国军遭受重创。蒋介石将全部希望寄予淮海战役,他将全部精锐集中在徐淮一带。可淮海战役开始没多久,黄伯韬兵团便在徐州以东被歼灭,黄本人阵亡。北平、天津等已成孤城。而为挽救经济实行的金圆券改革也以失败告终,物价狂涨,财政崩溃,翁文灏内阁支持不下去,孙科被蒋介石提名继任。  

蒋介石和孙科都坚决邀请我父亲参加新内阁,还让父亲担任副院长兼国防部长。父亲仍不同意,最后只挂了个政务委员的虚衔,要求回西北去。后来,孙科内阁曾要求美、英、法、苏调停中国内战,但被拒绝。

1948年12月24日和30日,桂系将领白崇禧先后两次致电蒋介石,力言大局至此,实不能再战,应“迅作对内对外和谈部署,争取时间”,同时向记者透露:“非蒋下野不能谈和,应该让别人来谈。”白崇禧的电报是给张群和父亲两人转蒋的。

白崇禧的用意非常清楚,就是逼蒋下野。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不得不考虑下野,争取“光荣的和平”。  

父亲和张群约了吴忠信,三人研究,认为蒋介石的确非下台不可,于是拿了白崇禧的电报和蒋介石谈,一连谈了十天,每天谈一次或两三次,最后蒋介石同意下野,由副总统李宗仁继任。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文告”,宣布“引退”。父亲也同时接到不少朋友的提醒,说强硬派将不利于他。有人扬言:“凡是主和的都是秦桧,都要清算,我准备用手枪对付他。”父亲还听说,邵力子先生常常不敢回家。

……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亲历(名人传记精华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名人传记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900191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2014117356
中图分类号 K82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