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佛教歌辞研究》从“根源”入手,对敦煌文献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考察和辨析;王志鹏认真攻读了前贤时彦的论著,特别是对老一辈学者在发掘、整理、考辨、疏释这些作品方面的成就虚心汲取、借鉴;他就史学、文学、音乐学等领域与课题相关的内容认真钻研,扩展研究思路与内涵,如此等等,最后总结为这样一部研究成果。
图书 | 敦煌佛教歌辞研究/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敦煌佛教歌辞研究》从“根源”入手,对敦煌文献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考察和辨析;王志鹏认真攻读了前贤时彦的论著,特别是对老一辈学者在发掘、整理、考辨、疏释这些作品方面的成就虚心汲取、借鉴;他就史学、文学、音乐学等领域与课题相关的内容认真钻研,扩展研究思路与内涵,如此等等,最后总结为这样一部研究成果。 目录 引言 001 第一章 敦煌佛教歌辞概述 005 第一节 敦煌歌辞研究历史回顾 008 第二节 敦煌佛教歌辞的范围及其作者 015 第二章 敦煌佛教歌辞与民间歌唱 029 第一节 佛教音乐的东传及其在中土的流行 035 第二节 六朝、隋唐民间歌乐的兴盛发展 061 第三节 佛教音乐与民间乐舞习俗之交融 072 第三章 敦煌佛教杂曲歌辞 085 第一节 敦煌佛教歌辞的形成及其调名特征 089 第二节 敦煌佛教曲子词调名源流考辨 095 第三节 敦煌佛教联章歌辞 108 第四章 敦煌写卷中的释门偈颂歌赞 131 第一节 佛教偈颂歌赞的性质及其内容 135 第二节 法照与净土五会赞文 140 第三节 敦煌偈颂歌赞及其音乐的发展 150 第五章 敦煌变文中的佛教歌辞 171 第一节 敦煌变文的名称及其文体来源 176 第二节 唐代俗讲的盛行和变文的产生 185 第三节 敦煌变文佛教歌辞的内容及艺术表现 195 第六章 敦煌佛教歌辞的思想表现 225 第一节 唐代敦煌地区弥勒信仰的盛行及其在敦煌歌辞中的表现 230 第二节 从敦煌歌辞看唐代敦煌地区禅宗的流传与发展 241 第三节 敦煌佛教歌辞中儒释思想的调和 251 第七章 敦煌佛教歌辞的特征及其影响 263 第一节 敦煌佛教歌辞的特征 266 第二节 敦煌佛教歌辞的影响 273 余论 从敦煌佛教歌辞看唐宋诗歌创作思想的转变 279 主要参考文献 294 后记 29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敦煌佛教歌辞研究/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志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3592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7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6 |
宽 | 204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