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饮食中、生活环境中,人体免不了会受到各种毒素的侵袭。《黄帝内经》早已指出,人体的毒素有内源性及外源性两种。外源性毒素主要包括六淫之毒,内源性毒素则有寒、湿、热、清、燥等……
毒是万病之源,养生祛病先排毒。
远离各种体毒,身轻体健不怕老。
养生馆编委会编写的《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经)》精选中医特效排毒法,教你轻轻松松清体抗毒。
图书 | 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经)/养生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日常饮食中、生活环境中,人体免不了会受到各种毒素的侵袭。《黄帝内经》早已指出,人体的毒素有内源性及外源性两种。外源性毒素主要包括六淫之毒,内源性毒素则有寒、湿、热、清、燥等…… 毒是万病之源,养生祛病先排毒。 远离各种体毒,身轻体健不怕老。 养生馆编委会编写的《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经)》精选中医特效排毒法,教你轻轻松松清体抗毒。 内容推荐 《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经)》内容介绍:日常饮食中、生活环境中,人体免不了会受到各种毒素的侵袭。《黄帝内经》早已指出,人体的毒素有内源性及外源性两种。外源性毒素主要包括六淫之毒,内源性毒素则有寒、湿、热、清、燥等。健康的人体,能通过正常的代谢将毒素分解和排出,但毒素超过人体代谢能力,或是人体排毒系统功能减退,就会导致体内毒素堆积,诱发各种疾病。现代人生活环境复杂,工作压力大,更应重视排毒,及时扫除体内积毒,排毒养生越早,生活质量越高。 《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经)》的作者是养生馆编委会。 目录 第一章 认识体内毒素 毒从哪里来 体内积毒的主要表现 中医对毒的认识 西医对毒的认识 人体最易产生的毒 人体的七大排毒系统一 抓住人体的排毒时间 第二章 饮食排毒法 吃素排毒法 生食排毒法 断食排毒法 排毒必吃的八种食物 第三章 法时排毒法 子时胆排毒(23:00~1:00) 丑时肝排毒(1:00~3:00) 寅时肺排毒(3:00~5:00) 卯时大肠排毒(5:00~7:00) 辰时胃排毒(7:00~9:00) 巳时脾排毒(9:00~11:00) 午时心排毒(11:00~13:00) 未时小肠排毒(13:00~15:00) 申时膀胱排毒(15:00~17:00) 酉时肾排毒(17:00~19:00) 戌时心包排毒(19:00~21:00) 亥时淋巴、皮肤排毒(21:00~23:00) 第四章 体质排毒法 平和体质 阳虚体质 阴虚体质 痰湿体质 湿热体质 血瘀体质 气郁体质 第五章 五行生克排毒法 五行与五脏 肺属金,肺脏排毒 肾属水,肾脏排毒 肝属木,肝脏排毒 心属火,心脏排毒 脾属土,脾脏排毒 附录:十大排毒特效穴 试读章节 解热药:过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急性肾炎或肾小球坏死等肾病,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腌制食品:腌制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亚硝胺等有害物质,常吃可能诱发癌症。 含铅食品:常见含铅食品有松花蛋、膨化食品等。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会损害全身各组织器官尤其是神经系统。 水垢:水垢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金属元素,会引起身体系统的病变继而引起早衰。 某些天然食物:土豆发芽后会产生有毒物质龙葵素,不能食用。豆角含有皂素毒和植物血凝毒素,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细胞凝集素、皂素等物质,这些毒素比较耐热,必须完全煮透才能食用。黄花菜含有毒物质秋水仙碱,食用前应焯水,否则易造成急性腹泻。 烹调油烟:烹调产生的油烟被人体吸人后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并降低人体免疫力,诱发肺癌和心血管疾病。 过量饮酒:酒中的有毒物质会在体内蓄积,损伤消化、心血管、免疫等系统,还可能诱发癌症。 如果肾脏、心脏都正常,出现水肿就是气血运行不好,可增加运动量,多吃如丝瓜、冬瓜、豆类等利水排湿食物。 这是因脾功能减弱,无力化湿而导致的湿毒。三伏天健脾化湿最重要,在长夏要吃健脾的食物,如党参、白术炖肉,或早起喝豆浆,或适量服用具有芳香醒脾功效的藿香正气水(丸)。 长期便秘,大便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肠道会堆积大量毒素,这些毒素被人体吸收后会引发口臭、胃不适等症状,还会导致抵抗力下降。 痰毒说明肺有毛病。如果肺没事,饮食调养即可。最好的化痰食物是萝卜,一个生萝卜放点香醋凉拌着吃3天即可见效。如果气管不好痰多,用茯苓、半夏、陈皮各lO克,甘草6克,煮汤连续喝10天可清痰。另外,冬瓜、无花果、紫菜、罗汉果都能清肺热、化痰湿。 脂肪肝是脂毒所致。清除脂毒,降血脂是关键。玉米富含钙、镁、硒等物质以及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E,常吃玉米,坚持1个月,血脂就能往下降了。 常食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等食品,随着。脂肪的囤积,体内会产生毒素,滞留在身体里的废弃物与毒素越多,体形自然就越臃肿。 各种毒素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当毒素排出受阻时,又会通过皮肤向外渗溢,使皮肤变得粗糙,出现痤疮。 湿疹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造成的。 如果机体热盛阳亢,就会产生“热毒”,像我们常说的“肝火旺”、 “胃热”都是热毒。出现热毒的人一般会出现口苦咽干、口臭、牙龈肿痛出血、口舌生疮、咽喉疼、便干带血、面部生油、痤疮、鼻孔出血、痔疮、手脚多汗等症状。 寒毒有内外之分。体内阴虚寒盛,就会“阳消阴长”从而产生内寒(毒)。我们可以用排除法区分,外寒一般很好认,排除外寒就是内寒了。外寒又叫“寒邪”,多在冬天气温骤变时致病,因外感风寒后,寒邪伤阳气,所以轻者会出现风寒感冒,严重者会出现昏倒、不省人事,还有人会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P2-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经)/养生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养生馆编委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96231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21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0 |
宽 | 142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