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哲学就是爱智慧!

这是一本自称为“愚蠢的哲学家”写给聪明的孩子看的哲学书。《信仰之问》由何光沪所著,作者以简单的文字,用一个个小故事、小问题,让那些历史上最爱思考的心灵和孩子们一起探究、追问、碰撞,踏上爱智慧的旅途。其中有思想方法的点拨,更有人生态度的铺垫;有灵犀点通时的拈花微笑,更有满怀赤子之心对人生问题的严肃思考。

这是一本写给那些好奇、求真的大小朋友们的哲学入门书。

内容推荐

究竟有没有神?

究竟什么是神?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神可以帮助我们去除烦恼吗?

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

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

《信仰之问》由何光沪所著,《信仰之问》是“愚蠢的哲学家”给孩子编写的哲学启蒙书。

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目录

0.引起问题的问题

1.忧什么?怕什么?

2.答案?

3.“证明”?

4.“论证”?

5.打赌?道德?

6.全能?全善?

7.天灾?人祸?

8.有没有园丁?

9.永远有理?

10.游击队员说得对吗?

11.死时方能证实?

12.为什么不可能有“前世”和“来生”?

13.事实还是象征?

14.“上帝存在”也是象征吗?

15.“无心插柳柳成荫”?

16.什么是奇迹?

17.世界就是奇迹?

18.宗教与迷信有何区别?

19.信仰的根据何在?

20.自由还是宿命?

21.“你是谁?”

N.结束问题的问题

试读章节

1.忧什么?怕什么?

要回答每一个人的每一次烦恼或忧惧到底是为什么,那当然答不完,也没有意思。比如说,这次是为挨批评而烦恼,那次是为要考试而忧愁,还有一次是害怕爸妈又吵架。每一次都说对了,却没有用。千千万万的人想要的是“摆脱烦恼”,还有些人不但想自己摆脱烦恼,还希望大家都摆脱烦恼。

释迦牟尼就是这么一个人。你也许听说过他,他是古印度的一个王子。因为希望大家都摆脱烦恼(他称之为“苦”),他苦修了好多年却想不出办法,后来又到一棵树下坐着沉思了好多天,想出了一套道理。相信他这套道理的人被称为佛教徒,他则被称为“佛陀”。“佛陀”本是觉悟者的意思,后来被神化成了无所不能的“如来佛”。佛教讲的摆脱烦恼的方法,是要看清楚世间万物的“空”,这个“空”不是说世间万物不存在,而是说万物都依赖一定的条件才存在(即“因缘和合”),当然,一旦条件发生变化,它们也就不存在了。那么,就不必过于执著和操心,也就不必烦恼或忧惧了。

也许你还听说过基督教的《圣经》,那里面的《传道书》也有类似说法:“凡事都是虚空”,劳碌是虚空,享乐是虚空,富有也是虚空……那意思也不是说世上的事物不存在,而是说它们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没有最终的意义。

你可能觉得,光说虚空太消极了。确实,光说虚空是很消极的。不过,佛教叫人要慈悲,基督教叫人要仁爱,这些却并不消极。前面提到的《传道书》还说:“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

你可能会说:“考试啦、批评啦、吵架啦,这些事情还是挺实在的,就算它们会过去,可我现在还是烦恼,还是害怕呀。害怕得坏分数,害怕在班上丢脸,害怕吵架的紧张气氛。何况,前面也说了,有时候没有这些事,人也会不高兴,忧什么?怕什么?说也说不清!”

有的哲学家总结说:人的忧惧万万千,归根到底只是一怕——怕虚无。什么是虚无?虚无就是“没有,什么也没有”。怕得坏分数,就是怕“没有”了好分数;怕丢脸,就是怕“没有”了别人的尊重;怕紧张气氛,就是怕“没有”了轻松的气氛;等等。有时候,即使什么事都没有,人也会怕“没有”——“没有意思”,或者“没有意义”。有时候,人还会怕“没有”了自己!

记得我小的时候,有好几个星期,每天晚上入睡前都会想:人人都会死,这真可怕。我先是想到自己躺在棺材里,多黑暗、多憋闷,又永远没有人来打开,太可怕了!后来又想:死了怎么会感觉黑暗或憋闷呢?既然死了,就已经没有“我”去感觉了呀!啊!世上会“没有”了“我”!想到这里,真正的害怕几乎淹没了我!我赶紧睁开眼看周围,竭力不去想这件事。这样就发现自己还活着,觉得真好!

确实,真正可怕的事情是虚无,而世上的一切,包括太阳、地球和我们自己,都是会归于虚无的。事情如果只有这一面,人生就只有忧惧而没有了快乐,甚至没有了平静。然而,我们又明明看见,而且自己也体会到,生活中不但有平静,也有快乐的时候。那么,人又是靠什么战胜忧惧,正常地,甚至勇敢地生活的呢?

2.答案?

至少有一些人靠的是信仰,他们相信不论世界怎样变化,总有某些东西是美好的,虽然自己终归会死去,却总可以做某些有意义的事情。

其中有一些人的信仰是宗教信仰,这种信仰正是宗教哲学要研究的东西。  你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宗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竟去信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么傻呢?”

哈,真厉害!问题成串,不简单!不要急,我们一个一个地说吧。

答案也不简单。我们简单说吧:有些宗教哲学家说有神,有些宗教哲学家说没有神。但宗教哲学家不像一般的人只管信或不信,他不论是说有还是说没有,都得讲出一番道理来说服人。前一派说的道理叫有神论,后一派说的道理叫无神论。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有神论,也有很多无神论,这一点你大概知道。但是总的说来有神论比无神论多,这一点你就不一定知道了。

你也不一定知道,还有一些宗教哲学家既反对无神论又反对有神论,其中有一派的理由是:人没法知道这种事情。另一派的理由是:“神”或“上帝”这个词的意思不清楚、没意思。前一派被人叫做不可知论者,后一派被人叫做逻辑实证主义者,他们的理由同你在前边问的“什么是神”有关系(你问“什么是神”就是想弄清楚这个词的意思),这个问题我们放到后面再谈。

奇怪的是,还有一些宗教哲学家既赞成无神论又赞成有神论!他们赞成无神论的理由是这样的:很多宗教徒相信的神,实际上都是一种比人本事大得多的人,不管叫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还是叫观世音、如来佛,或者叫真主、上帝,都一样;可是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是世上的一种事物,而任何事物都要有来源;既然“神”或“上帝”的意思是指一切事物的来源,那么,本事再大的人也都不能叫做“神”或“上帝”了。无神论的意思是说:世上没有那种本事极大的人或事物,所以它说得对。你如果喜欢看科幻书,也许会动脑筋来反驳这些宗教哲学家:“咦,有人说外星人就比人的本事大得多,你怎么能断定世上没有本事极大的人或事物呢?”那些宗教哲学家会回答你:“即使有那种人或事物,他或它也是世上的事物之一,不是整个世界的来源,所以你可以称之为外星人或别的什么,但不能称之为神或上帝。”

P6-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光沪
译者
编者
绘者 赵汀阳//黄穗中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175393
开本 32开
页数 10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46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
丛书名
印张 3.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