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云编著的《中国画论名篇读本(艺术院校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选读《唐朝名画录》的序文,以及《历代名画记》之《论顾陆张吴用笔》和《论画六法》两篇专论。本书所选读的古代画论只有27篇,为有兴趣由此扩展对古代画论的阅读和了解的学生及读者着想,本书每部分后均列有“延伸阅读推荐书目”,所推荐的书包括一些选篇更多注解较好的选注本、画论史和美学史专著等,都是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画论所应读的书。
图书 | 中国画论名篇读本(艺术院校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倪志云编著的《中国画论名篇读本(艺术院校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选读《唐朝名画录》的序文,以及《历代名画记》之《论顾陆张吴用笔》和《论画六法》两篇专论。本书所选读的古代画论只有27篇,为有兴趣由此扩展对古代画论的阅读和了解的学生及读者着想,本书每部分后均列有“延伸阅读推荐书目”,所推荐的书包括一些选篇更多注解较好的选注本、画论史和美学史专著等,都是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画论所应读的书。 内容推荐 倪志云编著的《中国画论名篇读本(艺术院校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共选六朝至明代十二位画论家的论画诗文二十七篇选篇长短不一。选择的标准是庀们都足以称为中国古代画论的“名篇”,是讲谈古代画论所常涉及的篇章。所有选文都录自比较好的古籍版本多数并以他本校勘,版本异文择善而从,不出校记,以免琐碎,以便初学。《中国画论名篇读本(艺术院校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中每家选文前有,“作者简介”选文除注释外,各附一篇“导读”。“导读”大体是简要讲述该篇画论在画论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对选文主旨的概括等。 目录 顾恺之:《论画》 宗炳:《画山水序》 谢赫:《古今画品序》 姚最:《续画品序》 杜甫:题画诗三首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自居易:论画诗文二篇 《记画》 《画竹歌并引》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序》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二篇 《论画六法》 《论顾陆张吴用笔》 郭熙:《林泉高致集》之《山水训》篇五则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三篇 《论用笔得失》 《论三家山水》 《论黄徐体异》 苏轼:论画诗文三篇 《王维吴道子画》 《书吴道子画后》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董其昌:“画分南北二宗论”题跋四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画论名篇读本(艺术院校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倪志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2834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