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阎锡山日记(1931-1950)
内容
编辑推荐

“山西王”三十八载治晋心得,媲美曾国藩家书!

一手提杆秤,一手拿算盘,阎锡山为何能执掌山西长达38载?

被蒋介石两度誉为“模范省长”,其为政、处事有何过人之处?

政坛“不倒翁”的智慧格言,何以让贾樟柯、冯仑倾服不已?

《阎锡山日记》为民国“山西王”阎锡山1931—1950年间的日记,由阎锡山口述、秘书笔录,多于每日晨起洗漱时为之。阎本人对这些日记极其重视,早年日记有正、副本各一套,副本在解放前由阎锡山携至台湾,后又续写了离晋后担任国民党“行政院长” 9个多月期间的日记。初名为《感想日记》,1997年整理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出版。

内容推荐

一手提杆秤,一手拿算盘,阎锡山为何能执掌山西长达38载?被蒋介石两度誉为“模范省长”,其为政、处事有何过人之处?政坛"不倒翁"的智慧格言,何以让贾樟柯、冯仑倾服不已?

《阎锡山日记》为民国“山西王”阎锡山1931—1950年间的日记,由阎锡山口述、秘书笔录,多于每日晨起洗漱时为之。阎本人对这些日记极其重视,早年日记有正、副本各一套,副本在解放前由阎锡山携至台湾,后又续写了离晋后担任国民党“行政院长” 9个多月期间的日记。初名为《感想日记》,1997年整理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出版。

《阎锡山日记》既是民国“山西王”、“政坛不倒翁”的智慧语录,又是走进阎锡山内心世界而求证其成败经验,探寻民国人物大事机缘,遥望民国政经风云变幻的最佳读物。

目录

出版前言

台湾版说明

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

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

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

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

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

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

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

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

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

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

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

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年

阎锡山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苏格拉底行于街,无故被棍击,睹者不平欲为之报复。苏曰:驴踢人一蹄,人岂可还驴一脚?此与孟子与禽兽有何难焉同,乃是不直之忍。

余少时见一乡人,被挤而踏倒梨贩之筐,梨贩怒以脚踢其身,乡人候其怒息而告之日,踏倒梨筐汝固不快,但非我有意为之,乃因被挤而不可抗也。汝如此怒,假使我与汝一样的不能忍,势必互打,互打必互伤,两受其害,甚至因之起诉,则花钱误时,更能影响你我家庭的生活,较之踏倒梨筐害大百倍。希你想想,处世不可不忍小痛,不忍小痛就要致大害,今我虽不幸致辱,但我能忍,未扩大其害,你虽不能忍小害,你亦未致受大害。但你遇我,我幸你亦幸,你若遇非我,你怒他亦怒,必至两致大害,愿你今后戒之。梨贩闻之而愧曰对者屡屡,睹者亦称善不置,此则所谓以直报怨也。

在太原读书时常出西门观汾水,河边有种菜者,园中有径,一日来人走其园中,径小行人众,一人被迫踏其园,菜园主人以掌重击其颊,路人皆责园主无理,被击者反笑而言曰,我错矣,击我一掌应该,且可教我,我谢谢你。因之益园人之暴,园人其后屡击人,而终被祸。此以诈报怨也,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处忍所不取也。

吾乡邻之东冶镇,徐润第号广轩,清之名进士也。其子为徐继畲号松龛,官福建巡抚,著《瀛环志略》,为西学人国之先导者。广轩先生于冬之一日,穿肥厚之衣走市。乡邻之定襄县陈家营村人到市卖席,席卷立市,广轩先生以肥厚之衣碰倒其席卷,卖席人责之以拳,并恶骂之。毕,市人向卖席者说,汝知彼为谁乎?卖席人说不知,市人说此乃松龛公督抚之父也,两指宽之纸条,可送你县衙,你得了乎。卖席人曰:闯下祸了,当如何?市人曰:速请市中士绅同你到徐府赔情可耳。卖席人从之,请士绅数人同往赔情。广轩先生闻曰:余近数日,并未出门,何有此事,想是卖席人认错了人。众闻此言,以为进士不愿了此事,恳请原谅,跪以求饶。广轩先生乃正色而言曰:余未出门,亦未受此辱,君等必欲以受辱加诸我乎?众退出,称道为有学问,有涵养,乡之附近传为佳话。但余以广轩先生此一处法嫌近于佛,先生学佛,为当时最有所得者,如此处法,不是以直报怨。苏格拉底是受辱承认其受辱而不报,以其不值得报。广轩先生是不承认而不报。假使告卖席人曰:席倒你虽不快亦无大损,你因席倒致怒而责骂,被责骂者与你互击成伤成讼,甚至于遭人命,席何贵而命何贱,小不忍则受大害,今后再不敢如此,则教人忍而益世多矣。

如实轩先生之忍,不是以直报怨,亦嫌过情。苏格拉底与孟子之忍,是不直之直。广轩先生是过情之忍。踩菜园之人的忍是诈忍。乡人之忍是真正之忍。

忍是个把持,是个工夫,不是一个成就,但工夫即是成就的过程。

人生有五要:一要有强壮的身体,二要有正当的职业,三要有精巧的技能,四要有足用的知识,五要有益世的道德,有此五者,可以生矣。

三月一日

自处要有一定,一定的起睡饮食,一定的劳动休息。处事要有一定的情理。做事要有一定的目的,达目的的方法,是不一定的学问,要随时进步,随时选择。知识要随时增加,心上的障碍要随时减少。

处人当不计较人之恶,但不可不提防人之恶与分别人之恶。若不提防人之恶有伤己利,若不分别人之恶有伤公理。故以德报怨,等于以怨报德,处人之恶,应本以直报怨之道。以直报怨,是教人以善,使人不长其恶,不是计较其恶,并留以报德,以励人之善,使人善可长。以怨报德,是人格上的损失,你的损失,就是对面的收获。以德报怨,是精神上的便宜,你的便宜,就是社会上的吃亏。以直报怨,双方均无损失,均无吃亏,可以普遍行,可以长久行,这是处人之道亦是治国之道。

问:何以为政?答:民之所利为之,为不通说服之。民之所害阻之,阻之不若解释之。  问:何以处困?答:知足。问:何以处余?答:知止。

问:何以处患难?答:素其行。问:何以处毁谤?答:素毁谤受乎毁谤。P19-21

序言

本书以1997年台湾阎伯川先生纪念会编印的《阎伯川先生感想录》为底稿辑录而成,是首次在大陆公开刊行的中文简体版。《感想录》原书计有三十余万言,记录了阎锡山先生主政山西及国民政府迁台前,后任行政院长时的思想言行。阎先生曾经商习武留洋,但一生服膺儒学,《感想录》中精辟格言随处可见。应普通读者阅读需要,本书在选编时仿效儒学经典《论语》的形式,保留了日记体例,剔除了许多纯粹的理学家言,并对公文、书信、谈话稿、电报等作了取舍,力图简要呈现阎锡山先生最值得流传的为人处世哲学。

因编者识见有限,不当之处,还祈方家读者批评、指正。

九州出版社

2011年4月19日

书评(媒体评论)

阎易山经历过中国近代政坛上的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几经沉浮,始终不倒,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他是一个老谋深算、精于权术的地方实力派。

——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

他是靠枪杆子起家的,但他既非是只知炫耀兵力的赳赳武夫,也不是尸位素餐的官老爷。他遇事肯动脑筋,好出“点子”,而且事必躬亲,务求实效,较少官僚主义。

——山西老革命家 张稼夫

过去,我们学苏联、学美国、学德国、都失败了,还不如阎锡山在山西有办法,我们今后要学阎锡山。

——蒋介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阎锡山日记(1931-195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锡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0985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2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