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海庸所著的《奥古斯丁(关爱与感恩的故事)》是一本让孩子能读懂、能体会的哲学普及读物。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选取孩子生活中的爱好、经历,把哲学家复活,放在孩子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进行思想交流,将哲学家奥古斯丁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用非常简明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一听就能明白,就能对这些哲学家有所认识,感到他们很亲切。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可以从中感悟到不同的生活道理。
图书 | 奥古斯丁(关爱与感恩的故事)/有趣的哲学启蒙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朴海庸所著的《奥古斯丁(关爱与感恩的故事)》是一本让孩子能读懂、能体会的哲学普及读物。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选取孩子生活中的爱好、经历,把哲学家复活,放在孩子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进行思想交流,将哲学家奥古斯丁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用非常简明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一听就能明白,就能对这些哲学家有所认识,感到他们很亲切。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可以从中感悟到不同的生活道理。 内容推荐 在朴海庸所著的《奥古斯丁(关爱与感恩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奥古斯丁宣扬的神之爱的理论。当然,他的这些思想是唯心主义,同学们只需要大概了解一下他的理论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学习其中关于爱的思想,再利用我们平时学到的科学知识,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发达繁荣的和谐社会。 培养小朋友们的抽象思维,与其向他们通俗易懂地解释抽象概念,不如让他们自己亲身体会那些抽象概念。我想这才是真正培养小朋友们抽象思维的好方法。《奥古斯丁(关爱与感恩的故事)》恰恰就是培养小朋友们抽象思维的良师益友。 目录 卷首语 推荐语一 推荐语二 一 漫长的一天 1.我真郁闷呀 2.我不喜欢她 3.我想自己静静心 ·哲学放大镜 二 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和想要看的 1.看得见的 2.看不见的 3.想要看的 ·哲学放大镜 三 在这一个和那一个之间 1.不是错了,只是生活方式不一样 2.事实和真实 3.胜熙和他的朋友 ·哲学放大镜 四 爱的光辉 1.祈祷 2.像大海一样无穷无尽的爱 3.神给予的爱 ·哲学放大镜 小时候的载熙——爸爸的宠儿 综合论述题 综合论述题题解 试读章节 我真郁闷呀 到了六年级,载熙有了自己的秘密。这个秘密藏在他的心里,跟谁都不能说,自己憋在心里感觉都郁闷死了。现在他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连平时最爱吃的蛤蜊海带汤也觉得没味儿。妈妈最拿手的菜肴是酸甜鸡肉汤。汤端上来了,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冒着袅袅的热气。那香味儿飘得满屋都是,谁闻到了都会垂涎三尺,但是载熙连瞧都不瞧一眼。 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呀?怎么胸口闷得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呢?不,何止是一块大石头呀,简直是谁把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搬来压在了他的身上。要不怎么喘气都这么困难呢?唉! 妈妈最先发现了载熙的异常。载熙最喜欢吃妈妈做的菜肴了。平时吃饭,一碗海带汤轻巧地就吃进肚子里去了,酸甜鸡肉汤他还能喝两碗呢。可是,这几天根本看不到载熙吃饭时的那股香劲儿,只见他机械地将饭一勺一勺地扒进嘴里,慢腾腾地嚼着。 今天早晨妈妈再也看不下去了,关心地问他:“载熙呀,有什么心事吗?” “……” “载熙呀,有什么心事吗?” “……” 三岁的弟弟胜熙像鹦鹉一样,学着妈妈说话的腔调问哥哥。但是,载熙毫无反应,好像根本没听见似的。 “嗯?载熙呀,你这是怎么啦?是不是在学校出什么事情了?” 这次是爸爸问的。 载熙这才抬头看他们,脸上的表情还是愣愣的。 “啊?爸,你刚才是问我吗?” “你这两天吃饭也不好好吃,怪怪的,到底怎么了?” 妈妈在一旁说。 “我吃饭不挺好的吗?哪有什么怪怪的呀?” 妈妈还要说什么,爸爸使了个眼色,阻止她再说下去。听邻居阿姨说,孩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言行反差最大,不像以前那样乖乖地顺从父母了,有时陌生得简直让父母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孩子。我家的载熙是不是也到了这个叫什么“青春期”的年龄?妈妈很担心,在忐忑不安、忧心忡忡中度过了一天。 “妈,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奇怪?” “哦?什……什么?” “我知道妈妈是在怀疑我到了青春期。” “你又没钻进妈妈的肚子里,怎么能知道妈妈在想什么呀?” “妈妈的脸是电视屏幕,我还看不出来吗?妈妈就是这样,从来不会掩饰自己。我上学去了!” 妈妈愣了,那表情好像是挨了一记闷棍一样。爸爸觉得好笑,又不好在孩子面前发笑,就低着头装着给胜熙夹菜的样子,口里连连说:“多吃饭,多吃饭,这才是乖孩子。”胜熙一听到爸爸的夸奖,吃饭更来劲儿了,像是吃给大人看似的,一口一口嚼得很认真。 “挨儿子一棒的滋味儿怎么样?” “唉,这只是开始吧!我听隔壁家的阿姨说,她家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厉害。我看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隔壁家的孩子不是在念高中吗?” “别提了,那孩子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和父母格格不入,到现在还是一样。” “啊?怎么青春期那么长啊?” “来得早,结束得又晚,父母简直拿他没办法了。听他妈妈说呀,每天早晨他们都大干一场,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为什么呀?” “那孩子一站在镜子面前就不愿意离开。上学要迟到了,他也不在乎。要不怎么连班主任都打来电话,要他们让孩子早点去上学呢?” “不就是穿校服吗?美什么呀?” “那孩子梳头发都要半天,又是抹发胶,又是吹头发的,一个小时都下不来。” “是吗?这些孩子……难道我们家载熙也会像他那样吗?” “我们还没经历呢,怎么知道呀?隔壁阿姨说,她想都不敢想自己的孩子会变成这样,整天懊恼得不行。” 爸爸和妈妈说到这里就不再说了。胜熙边吃饭边看着爸爸的脸,希望爸爸还能夸他饭吃得多。爸爸朝他笑了笑,胜熙也甜甜地笑了。 P13-17 序言 孩子和大师之间的桥梁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能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哲学对于人生有这么大的意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近它、得到它呢?我一向认为,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阅读大哲学家的原著,最好的哲学都汇聚在大师们的作品中。不错,大师们观点各异,因此我们不可能从中得到一个标准答案,然而,这正是阅读原著的乐趣和收获之所在。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入了哲学的门?是在教科书中读到了一些教条和结论吗?当然不是。唯一的标准是看你是否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那么,看一看哲学史上诸多伟大头脑在想一些什么重大问题,又是如何进行独立思考的,正可以给你最好的榜样和启示。 常常有父母问:让孩子在什么年龄接触哲学书籍最合适?我的回答是:顺其自然,早比晚好。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孩子若没有兴趣,勉强只会导致反感。早比晚好,则要靠正确的引导了,方法之一便是提供足以引发孩子兴趣的适宜读物。当然,孩子不可能直接去读原著,但是,我相信,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了解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基本思想,仍然是使他们对哲学真正有所领悟的必由之路。 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我乐于推荐黄山书社出版的《有趣的哲学启蒙书》系列丛书。这套丛书选择了东西方哲学史上50位大哲学家,以各人的核心思想为主题,一人一册,用讲故事做诱饵,一步步把小读者们引到相关的主题中去。我的评价是,题材的选择颇具眼力,50位哲学家几乎囊括了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精神导师。故事的编撰,故事与思想的衔接,思想的表述,大致都不错,水平当然有参差。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韩国的儿童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极其认真地做了这件事,在孩子和大师之间筑了一座桥梁。对比之下,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应该感到惭愧,但愿不久后我们也有原创的、高水平的类似书籍问世。 周国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奥古斯丁(关爱与感恩的故事)/有趣的哲学启蒙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朴海庸 |
译者 | 吴荣华//朴美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1172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312.685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28 |
宽 | 171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1209707 |
版权提供者 | JAEUM&MOEUM Co.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