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堂有多远
内容
编辑推荐

梦想是轻快的,它没有了现实的沉重。由俞敏编著的《天堂有多远》的场景超乎常人的想象,穷极人们想象的事物却在离现实,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展现,给你的感觉是哑然失笑,是触手可及。一切是那么不经意,一切是那么贴切自然,你在这本书里会发现暗合你的梦境,也有你梦的延展;书里的人物,有的像你邻居家大学刚毕业的男孩,有的像你身边的张三、李四,有的像你几年不见的同学。

内容推荐

世问有太多的事情能引发人们的想象,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是否真有其事?楼兰古国的人们现在魂归何处?谁能解开玛雅人的谜团?也许由俞敏编著的《天堂有多远》会给你答案。

如果,你已经没有了梦想,从打开了的《天堂有多远》,可以悄然寻觅到,你曾经迷失的梦境。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情系格桑花

第二章 穿越罗布泊

第三章 花开桃花源

第四章 神秘玛雅

第五章 梦幻楼兰

第六章 远古的传说

第七章 和平使命

后记

试读章节

唐汉做梦也想不到,父亲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他结束了钟山大学四年的学业,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校园,回到了上海的家中。

钟山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它坐落在南京紫金山麓、玄武湖畔,依山傍水,绿树成荫。校园里的樱花闻名遐迩,每逢阳春三月,从图书馆到行政楼,宛如一片香雪海。

唐汉学的是汽车工程专业,这个选择跟他住在汽车城有关。汽车城在上海的西部,位于吴淞江畔,那里有一个汽车博物馆,常年展出形形色色的老爷车。不远处的“上”赛道,每年四月都会响起F1赛车的轰鸣声。这里的汽车文化,让唐汉耳濡目染、如痴如醉,谈起汽车,他如数家珍。

唐汉匆忙回家,是想跟父亲商量考研究生的事情。

“唐汉,你能告诉我,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吗?”父亲笑着问唐汉,亲切和蔼,全然没有居高临下的长辈姿态。父子情深如兄弟。

父亲是八十年代初读的大学,毕业十年后,曾向母校的老师表达了,想再进学校读书的心愿,老师当时提出的,就是这个问题。不过,老师没等昔日的学生开口,就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挣钱,现在,你都当老板了,钱也挣了一大把,还读什么书?”老师的话直白,符合时代的思维,父亲却觉得五味杂陈。

“你说,读书是为了什么?”唐汉索性将问题还给了父亲,这里没有为难的成分,有的是单纯和真诚。

“哦,既然你没想明白,我看,你读研究生的意义不大。”父亲并没有正面回答唐汉的反问。

“那你的意思是……”

“我还是看你的意思,”父亲一向很民主,“如果是我,宁可花三年的时间到社会上去闯荡、历练,也不愿圈在校园里不明不白地读三年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这个……我还需要考虑一下。”唐汉不由自主地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对于父亲的建议,他很重视,唐汉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上,确实需要好好考虑,从长计议。

“考虑一下是应该的,不急着做决定。”父亲理解地说,人生的道路很长,而关键的地方只有几步。

唐汉开始盘算下一步要走的道路:考研究生、就业、创业……

白天,父亲有一间工厂需要打理,母亲也有自己的工作,唐汉觉得有些寂寞,好在父亲养的一条藏獒,成了他当然的朋友。80后、90后们承受着生育政策带来的孤独和宠爱。

父亲养的这只藏獒,狮子头的样子,毛发乌黑,八个月了,体量很大,有80斤,名字叫“黑虎”。传说,藏獒的一生会记住它主人的七个朋友。

唐汉从大学回到家里,养成了习惯,每天带着“黑虎”到小区的环湖路上跑步,早两圈,晚两圈。跑到第五天时,唐汉向父亲摊牌了:“老爸,我决定了,不考研究生了。”

“然后呢?”

“还没想好。”

“那,你接着想。”

父母还是老样子,早出晚归。唐汉也是照旧,早两圈,晚两圈。日子,在平淡中过着。

一天,父亲比往常回来得都要早,他在楼下就大声地喊上了:“唐汉,快下来,看我送你什么礼物了。”

唐汉从阳台上探出头去:嘿,一辆崭新的陆地巡洋舰停在楼下。唐汉屁颠屁颠地跑下楼,气喘吁吁的他,啧啧称赞:“好车,好车!”

这辆大名鼎鼎的越野车,出现在云贵川山区的盘山公路上,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在这繁华的大都市,就显得扎眼。车的颜色是墨绿色,庞大的躯体像一头大水牛,80升的主油箱,加上50升的副油箱,130升的储油量,能确保其行程逾越800公里。

唐汉喜欢这辆车,喜欢它的颜色,尤其喜欢带有雄性意味的陆地巡洋舰的名头,真是知子莫如父。

唐汉围着这庞然大物转了两圈,悄然收敛住内心的狂喜,故作失望地说:“老爸,我还以为是劳斯莱斯呢。”他怕玩笑开过了头,赶紧补了一个二皮脸的表情。

“臭小子,想什么呢,”父亲用力将唐汉的头往下按了按,“劳斯莱斯?我看你是想让你老爸老死累死?有本事自己买!”

唐汉喜不自禁地嘿嘿傻笑了两声,拥有一辆陆地巡洋舰是他儿时的渴望,没想到这个愿望实现得如此之快。

其实父亲给唐汉的惊喜远不止这些。

“小子,既然还没想好,也就别急着工作,给自己放个长假,轻松一下,游山玩水也英豪嘛。”父亲说。

父亲的决定让唐汉十分诧异。也许,工作真的不是生活的全部,做个背包客,闲云野鹤,纵情山水,从自然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唐汉并未马上响应,他要想清楚才行。P1-3

序言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天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堂。

天堂是人类理想的极致之地,天使是人类理想的完美之身。天堂有多远?没有丈量就没有答案,这现实与理想间的距离谁能丈量?自然是梦想,有梦想的人才能把两者间的距离丈量。

梦想,让人走得更远;寻梦之旅,让人离天堂更近。鸟儿折断了翅膀,它失去的是天空;人类丢失了思想,他失去的是自由。人的躯壳只能行走腾挪,人的思想却拥有翅膀,它会像鸟儿一样翱翔。

梦想是轻快的,它没有了现实的沉重。《天堂有多远》的场景超乎常人的想象,穷极人们想象的事物却在离现实,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展现,给你的感觉是哑然失笑,是触手可及。一切是那么不经意,一切是那么贴切自然,你在这本书里会发现暗合你的梦境,也有你梦的延展;书里的人物,有的像你邻居家大学刚毕业的男孩,有的像你身边的张三、李四,有的像你几年不见的同学。

俞敏是一个喜欢梦想的人,也是一个追逐梦想的人。《天堂有多远》这个书名,就给人以憧憬和幻想。

如果一个人喜欢描述未来,他可能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正在经历着激情燃烧的岁月;如果一个人喜欢议论当下,他可能是一个如日中天的成人,正在数着蹉跎的日月;如果一个人开始喜欢回忆,他可能已近夕阳无限好的黄昏。

写作大概也如此。喜欢写未来的,多为少年,这里的年龄不单是生理年龄,也包括心理年龄,老顽童当属这个范畴;喜欢写当下的,心里一片阳光;喜欢写故往的,已历尽沧桑。

世问有太多的事情能引发人们的想象,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是否真有其事?楼兰古国的人们现在魂归何处?谁能解开玛雅人的谜团?也许《天堂有多远》会给你答案。

如果,你已经没有了梦想,从打开了的书页里,可以悄然寻觅到,你曾经迷失的梦境。

如果,你还有梦想,走进这里,有一把钥匙,可以帮助你随时醒来。

一滴墨水,滴落在宣纸上,像雾一样地散开,墨晕的形状和路径无法预知,其结果却全然在情理之中。

一束鲜花,香气弥漫开来,闻香识妖冶,花的色、形,早已遁于温馨之所至,目光之所及。

故事由上海及西藏,娓娓道来,如雪域高原的草甸,如平静湖面的涟漪,如静谧山间的小溪,平铺直叙,廖有跌宕。

这里有个梦,离天堂很近,离现实不远,而要实现它,需要付出一生或许更多。

这是一本陪着你做梦的书,尽管梦境有时会有些离谱。

这是一本为还有梦想的人们写的书;这是一本值得回味的书,浪漫而富有想象。

可以这么说,生活的阅历、超凡的想象、知识的积累和文字的功力,缺少这其中的任何一样,都不会有你手里的《天堂有多远》。

喜欢,你就关注他,关注《天堂有多远》。

是为序。

曹汉东

2011.6.16于香樟园

后记

《天堂有多远》的第一稿,用了两个多月,而修改它,我用了10个月的时间。

我是一个率性而浪漫的人,喜欢做梦,喜欢幻想,觉得一件事情条件成熟了,就马上行动。

2010年5月,我参加了玄奘之旅挑战赛,在“瓜洲戈壁”上,三天徒步120多公里。参加这个活动理由很简单,觉得这个活动刺激,就义无反顾地参加了。

2010年7月,我邀了郭东升、薛桦和陆建刚三人,花了十三天的时间,行程10000多公里,驾车游历西藏,去了青海湖、沱沱河、拉萨布达拉官、羊卓雍措、日喀则、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羊八井、纳木措。去西藏的想法有很长时间了,因为种种理由不能成行,去也就去了,否则也会一拖再拖。人啊,做了这样,就不能做那样,哪个先哪个后,还要自己拿主意。

西藏回来后,就谋划着写一本书。

想写,就写。白天没有整块的时间,写作时间大多在晚上,每天晚上都到十一点,两个多月就拿出了初稿。修改稿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星期六、星期日,飞机上、旅途中,没有一个晚上是十点前休息的,这期间,放弃了其他的业余爱好。

这篇小说的最后一稿的修改是在欧洲的旅途中。2011年5月25日至6月10日,我在欧洲有四件事情:参加德国汉诺威展会、与意大利公司签署合资文件、一个欧洲项目的谈判和参观瑞典第二大的工厂山特维克。在法兰克福机场,在德国汉诺威、意大利博洛尼亚、丹麦哥本哈根机场、瑞士卢塞恩、瑞典山特维克镇和瑞典斯特哥尔摩到芬兰赫尔辛基的“灰姑娘”号游轮上,一切空隙和倒时差的时间,都用在了修改稿件上。

“灰姑娘”号游轮行驶在波罗的海上,周围的海岛郁郁葱葱,夕阳的余晖在晚上十一点才散尽,凌晨三点多,晨曦就出现在海面。在游轮上,我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科幻小说、科幻大片是美国人的拿手好戏,欧洲也有许多名作诞生。中国人写梦想,不乏力作,《西游记》、《聊斋志异》、《镜花缘》等不胜枚举,进入当代,鲜有力作问世,倒是“灵异题材”大行其道。《天堂有多远》曾屡异书名,从《楼兰传奇》、《地球大逃亡》、《2012的冬日》、《梦幻家园》,最后定名为《天堂有多远》。这篇小说的选题,是不容易写好的,特别是要将一篇经济学的论文,深入浅出,写成有血有肉,具备可读性的小说,需要一点功力。小说的修改经历了有少到多,再有繁至简的过程,字数变动超过两万。

我在第二稿的写作过程中,文汇出版社的编辑乐渭琦先生,给予了很好的指导。

我在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认真地阅读了《绿色乌托邦》、《小王子》、《一九八四》、《鲁滨孙飘流记》、《酥油》、《相见何如不见时》、《纳兰词》等书,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作为参考。好朋友不断给我推荐参考书,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这本书中的一些立意,大都经过与同事的争论,同事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帮助我有更全面的思考,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感谢。

这本书能与读者见面,感谢上海文汇报业集团的厚爱,感谢乐渭琦先生的辛勤付出。

在这里,我要感谢为这本书做出有益贡献的朋友,他们是:薛桦、孟凡华、苏关键、李朝、陈孙期、汪锦星、王怀明、黄国勤、苏幼成、张大为和孙桂龙等。

借这本书出版之际,我祝愿83岁高龄的父母,健康长寿。

原来一首诗就可以打动的陈梅,现在面对一部长篇小说却无动于衷,倒是她对公婆的孝敬,深深打动了我,俗话说,儿子好不算好,媳妇好才算好,在这里也对她表示感谢。

我愿意将这本书赠给我正在读大学的儿子俞骁桐,希望他们这代人生活得更好。

俞敏

2011.6.9于波罗的海“灰姑娘”号游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堂有多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俞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02759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