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内容介绍:格里耶的小说对于小说艺术本身进行了深入的挑战,反叛、思考和建设,具有英勇强悍的新英格兰极端个人主义传统和坚强的艺术开拓精神,强有力地显示出伟大的艺术家在短暂的数十年的文学生命历程中的艺术自觉和尼采艺术哲学当中艺术家享有的奴隶主道德。
图书 | 反复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反复》内容介绍:格里耶的小说对于小说艺术本身进行了深入的挑战,反叛、思考和建设,具有英勇强悍的新英格兰极端个人主义传统和坚强的艺术开拓精神,强有力地显示出伟大的艺术家在短暂的数十年的文学生命历程中的艺术自觉和尼采艺术哲学当中艺术家享有的奴隶主道德。 内容推荐 格里耶的《反复》内容介绍:我们在柏林,1949年11月。HR,一位法国情报和非常规干预处的下属官员,来到了一片废墟的昔日首都,他相信混乱的回忆把他与这里联系起来,要一口气回溯到很早的童年时期。今天他带着一项任务,他的上级们认为向他揭开真实意图并不好,因而选择只为行动提供那些必须的要素,他们指望着他盲目的忠诚。但是事情并不像预料的那样发生……《反复》强有力地显示出伟大的艺术家在短暂的数十年的文学生命历程中的艺术自觉和尼采艺术哲学当中艺术家享有的奴隶主道德。 试读章节 这里,我反复,我简述。没有尽头的铁路线,从爱森纳赫开始,载着我经过废墟累累的图林根地区和萨克森地区,一直把我带向柏林,就在这旅途中,很久很久以来头一次,我发现了这个男人,我简单地把他叫做我的影子,或者我的替身,或者以一种不那么戏剧化的方式,叫他旅行者。 列车向前行驶,节奏不确定,断断续续,频繁停歇,有时就停在大荒野上,显然是因为路况不好,部分铁轨依然无法使用,或者正在匆匆修复,但同时也是由于苏联军管当局反复进行神秘的检查。在一个重要的车站上,可能是哈雷火车站①吧(但我没有发现任何站名牌),停车时间实在太长,我便下车来到月台上,活动一下僵硬了的腿脚。车站的建筑好像毁了一大半,向左看去,低处的整个街区也毁得差不多了。 在冬日蓝莹莹的光芒下,高达好几层楼的断墙,把它们脆弱的花边和噩梦般的寂静,直直地刺向铁灰一团的天空。那些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细巧的齿形轮廓,以一种无法解释的方式,闪耀着浮华造作的光亮,要不然就是由于清晨雾凇的顽强效果,晨雾在此地要比在别的地方持续得更久。仿佛那是一种超现实的再现(正常化空间中的一个洞),整个场景向人的精神施加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刺激。 当目光达及一连串交通要道,并深入到某些有限的区域,看到一幢幢楼房几乎被夷为平地时,人们便可以证实,马路已经被彻底清理了,打扫了,最细碎的瓦砾都被运走了,无疑是由卡车运走的,而不是堆积在路边,就像我在故乡布雷斯特看到的那样。只有一些巨大的水泥块,还东一块西一块地遗留在那里,截断了废墟的线条,仿佛是一段希腊圆柱的柱身躺在考古的墟地中。所有街道全都空荡荡的,没有一辆汽车,也没有半个人影。 早先我不知道,哈雷市遭盟军的轰炸有那么惨重,以至于在停战四年后,还能在这里看到那么广阔的荒芜区,没有丝毫重建的痕迹。也许,这里不是哈雷,而是另外一个大城市?我不太熟悉这一片地区,因为我以前只是沿着巴黎到华沙通常的轴心线到过柏林(到底在什么时候?而且,一共几次?),也就是说,要更靠北。我没有带地图,但是,我看不出,铁轨的偶然变化今天会在爱尔福特和魏玛之后,把我们一直拐着带到莱比锡,因为它位于东面,在另一条铁路线上。 正在我梦幻般胡思乱想的这当儿,列车终于启动了,事先没有任何预告,幸亏它动得那么慢,我毫不费力地就赶上了我那节车厢,登了上去。这时候,我吃惊地发现,列车竟是那么长,长得出奇。是不是又加了车厢?那么,是在什么地方加的?月台也是一副死城的模样,眼下一片荒芜,仿佛最后一批居民已经坐上火车逃走了。 与站台上的荒芜突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车厢走道上一下子涌满了人,比我们刚才到站时要拥挤得多,我十分费力地在人群中钻行,在我眼中,他们突然显得格外肥胖,一如他们的行李,一个个箱子鼓鼓囊囊,各色各样的包裹摊得满地都是,说不出它们的形状,看来是在匆忙之间胡乱扎成的,完全是临时凑合的样子。男人和女人那透出疲倦神色的紧绷绷的脸上,朝我射来一道道隐约有些斥责,甚至充满敌意的目光,伴随我艰难地穿行在人群中,尽管我笑脸相迎,却得不到和蔼的回报……也许,这些外表穷困的可怜人,只是对我的来到感到惊讶,我出现得那么不适当,衣着是那么闲逸,一路挤去时,还用一种小学生腔调的德语嘟嘟囔囔地请求他们原谅我的唐突。 我被我无意中带给他们的额外妨碍弄昏了头,竞走过了我的包厢而没有察觉,走到过道尽头后,我不得不转身返回,就是说,转向车头方向。这一次,一直以来还是无声的不满,表现为某种恼怒的呼叫和抱怨的嘟囔,这是一种萨克森方言,大部分词我都听不懂,不过他们的意思我猜了个大概。等我通过大开着的包厢门,看到了行李网架上我那个胖鼓鼓的黑色帆布包时,我总算明白无误地确认了我的位子——应该说是我原先的位子。现在,它已经被人占了,两排座位也全都被人占了,好几个孩子挤在他们父母中间,有的还坐在父母膝上。此外,还有一个成人站在车窗旁,当我跨过包厢门时,他转过了身子,背冲着窗玻璃,细细地打量起我来。P7-1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反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
译者 | 余中先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44956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5.45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185 |
宽 | 11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8-2009-101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