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由漆侠,全书共四编二十章,内容包括:唐来之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及其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北宋初年文风学风的巨大变革欧阳修在宋学形成阶段中的先锋作用,中庸之道与司马光哲学,南宋乾道淳熙年问鼎足而立的讲学形势及其演进等。
图书 |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人民联盟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由漆侠,全书共四编二十章,内容包括:唐来之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及其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北宋初年文风学风的巨大变革欧阳修在宋学形成阶段中的先锋作用,中庸之道与司马光哲学,南宋乾道淳熙年问鼎足而立的讲学形势及其演进等。 目录 总论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第一编 唐中叶以来经济文化思想领域里的变化 第一章 唐来之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及其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章 唐中叶以来文化思想领域里的变化(上):汉章句之学及其衰落唐中叶春秋学研究的突破 第三章 唐中叶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变化(下):以韩李柳刘为代表的儒生士大夫对复兴儒学所做出的努力 第二编 宋学的形成阶段 引言 第四章 宋学形成前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渗透、沟通及其向纵深处发展(上):释智圆对儡学思想的认识 第五章 宋学形成前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渗透.沟通及其向纵深处发展(下):晁迥对佛道思想的认识 [附]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佛家的中道义——兼评释智圆有关中庸中道义的论点 第六章 北宋初年文风学风的巨大变革欧阳修在宋学形成阶段中的先锋作用 第七章 宋学的奠基者:宋初三先生在经学上的贡献 第八章 李觏:一个面向社会实际、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杰出思想家 第九章 以范仲淹为领导的庆历新政与宋学的形成 第三编 宋学的发展阶段 第十章 荆公学派与辩证法哲学 第十一章 王雾:一个早慧的才华四溢的思想家 第十二章 中庸之道与司马光哲学 第十三章 王安石、张载哲学比较研究——兼论张载有关的社会思想 第十四章 苏蜀学派及其对《易》、《老子》哲学思想的阐发 第十五章 理学的主流——程颢程颐所创建的洛学 第十六章 苏轼“蜀学”与程颐“洛学”在思想领域中的对立 第四编 宋学的演变阶段 第十七章 二程理学突然兴发 第十八章 南宋乾道淳熙年问鼎足而立的讲学形势及其演进 第十九章 浙东事功派代表人物陈亮的思想与朱陈“王霸义利之辨” 第二十章 叶适献身于恢复事业的不懈努力及其对理学的批判 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人民联盟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漆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0998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9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44 |
丛书名 | |
印张 | 3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61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