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记忆的镜子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记忆的镜子》这本书中,林凯沁以小说的文体铺陈,带出了心灵之家课堂上每位学员的生命故事。透过记忆的镜子,大家打开心灵的第三只眼睛,开始自我察觉、彼此认识、重拾大脑记忆中的拼图、在身体的对待中学习接纳自己、在倾听的训练中操练舍己、在成长的地图中看见过去迎向未来。她能让你也在不知不觉中掀开自己生命中的黑盒子,凝视一个与自己同行的自己,让你面对许多自己的过去,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重整自己再出发!

内容推荐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一个黑盒子,吸纳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各样经验和情绪,在时间的作用下,渐渐成为个人尘封的历史。再忆过程中不自觉的夸大或质变,常常让我们不自知地身陷其中,成为自己记忆的囚犯和受害者,被困其中无法脱身。

《记忆的镜子》作者林凯沁以小说的笔法,融入心理学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描述了一群年龄各异的学员,在课堂上因着老师的引导,与自我心灵对话,重整记忆拼图、重新理解过往人事悲欢的过程。

透过这面记忆的镜子,《记忆的镜子》引领读者掀开自己生命中的黑盒子,凝视一个与自己同行的自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重整自己,进而重新赋予生命记忆以崭新的意义。

目录

推荐序

 看见过去,迎向未来 佳音广播电台董事长 白崇亮

 多读一次 中台神学院院长 陈正

 易碎的档案 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曾庆豹博士

自序

1 心灵之家

 上路

 车上独白

2 自我察觉

 车上独白

 谨芬物语

3 大脑的故事

 车上独白

 程绵物语

4 身体的故事

 车上独白

5 倾听的训练

 车上独白

 明泉物语

6 宽恕

 车上独白

7 最后一堂课

 车上团圆

试读章节

1 心灵之家

我,29岁:刚生了一个女儿升格为母亲,住在台北木栅有名的猫空茶山脚下。

神学院毕业后结婚,我如愿以偿地在教会辅导学生。

我尽力扮演好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角色,布置一个温馨的家开放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来回,帮助学生在信仰与心理上都找到安身立命的家。这个心灵的家不只供应吃喝玩乐,还让生命中的悲喜和疑虑也得到安顿。

我跟饱读诗书的张叔一起工作,对我而言,这个历程就像进人另一所学校。

张叔是个熟悉中国伦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的老绅士,他带着前半生经商所得的财富,同时将金钱和时间奉献给教会。他出版文字,到国内外各地讲学,实践神爱世人的工作,他的人文关怀和全然奉献,吸引了周遭的年轻人。

张叔的个性非常内敛温和,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他的冷静和礼貌甚至让人有种疏离感,他让人感受到的是尊重和接纳,而不是热情,我想他是上一代典型的父亲形象。不过,我也见过他展现热情的时候,每次教会举办擘饼聚会,唱起耶稣为世人舍身流血的诗歌时,他就会不由地哽咽,这是唯一能见他激动的时候。侧面观察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心里充满了尊敬,所以便偷偷地把他当父亲对待。

针对如何辅导学生及关怀教会其他成员,每周我们都会进行几次会谈,如同早期的师徒制。从他一点一滴、边说边做的教导,我学习到如何以人文关怀传递信仰。

我所辅导的对象是教会中大学阶段的学生。一般人总以为大学阶段的孩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烦恼,实则不然,因为痛苦会降临在每个人身上,没有时空及身份之别。学校的课业学习及人际关系,是年轻学子可能会碰到的困扰。在这个阶段,还夹杂着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迷惘:“我是谁”、“要如何活着”。在人生的旅程中,这些问题很自然地会被反复提出来。

曾经年少的我,对这些问题当然不陌生。

17岁那年,也是因为“生命存在”的问题,我跑进教会,因此才遇见我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徐师母。

徐师母是我17岁那年信奉耶稣后的心灵母亲。她是印尼华侨,家境优渥,是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小姐。不过,当她信奉基督教后,她脱离有好几个仆人服侍的千金小姐生活,前往印尼的乡下,教华文,传福音。三十几岁嫁到台湾,成为师母。认识她时,她怀着第二胎。当时,17岁的我像初生婴儿般地倚赖她,在她的关爱和智慧中成长。从接受信仰、重建人格到恋爱、结婚,她无不参与,在一旁不时地献上母亲般的祷告。她陪我走过生命中的起起伏伏,是我重建生命的重要“他人”。

徐师母用上帝的爱帮助我重建生命的概念和信心,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让我得以开始另一段崭新的人生。

由于她的启发,我决定效法她,“陪伴寻找生命出路的人走过痛苦”。如今,身为辅导者,我不仅要回答年轻学子“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目标又是为何”,还要认真地陪伴他们,一起面对主观性的痛苦经验,并安置客观环境所带来的情绪。  奇妙的是,在此过程中,有时候自己居然是受益者。在陪伴别人走过痛苦后,我发现,痛苦成为人生的老师,教导我以另一种态度去生活,而且,有时候我在别人的痛苦中,再次面对自己在人生中尚未过关的部分。

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我体会到,“陪人走过痛苦的历程”比想象中的还难。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总是无法安然地走出别人的痛苦。

我自问,是自己太年轻?是成长的旅途感受不够深刻?抑或自己还有太多关卡没通过?我感到黔驴技穷。

为了取得孩子们对我的倚赖和信任,我决定拜访教会中以辅导闻名的另一位师母,对生命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当然,这也是为自己出征。

上路

站在公车站牌旁,低头看着课程表上的面谈时间,再瞥一眼手表,心想再等下去一定会迟到,嘀咕一番后,便决定搭计程车上山。

上车后,看着手上自朋友转来的“活出意义来”的课程表,心里莫名地激动起来。下了车,眼看已经迟了几分钟,心急地走向前方的目的地:心灵之家。

一进门,一名长发披肩、面带笑容的小姐走向我:“你是来面谈上课的吗?”我气喘吁吁地连连点头。她示意我上二楼:“师母在等你。”

P1-4

序言

看见过去,迎向未来

白崇亮 (佳音广播电台董事长)

听凯沁的节目,读凯沁的小说,参加凯沁的讲座,绝不只是身体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趟走过生命历程的心灵之旅!

凯沁热心真诚,又擅长说故事。不论是自己的生命经历,或是他人的生活遭遇,透过凯沁真挚动人的叙说,让听众与读者有入戏般的感动。及至故事说完,又让人带着泪光与微笑,在会心的交融中,生命可以彼此映照,互相取暖,同得造就与激励。

在《记忆的镜子》这本书中,凯沁以小说的文体铺陈,带出了心灵之家课堂上每位学员的生命故事。透过记忆的镜子,大家打开心灵的第三只眼睛,开始自我察觉、彼此认识、重拾大脑记忆中的拼图、在身体的对待中学习接纳自己、在倾听的训练中操练舍己、在成长的地图中看见过去迎向未来。她能让你也在不知不觉中掀开自己生命中的黑盒子,凝视一个与自己同行的自己,让你面对许多自己的过去,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重整自己再出发!

凯沁虽然幼年失学,却在成为基督徒后,从自己生命中现实的环境真实地走过,认识并接纳自己,重新出发,直到现在。她带出一套“快乐有理、自在有路”的快乐秘诀,透过有理有路的分享与实践,让人可以因此疏通自己的心结,踏上快乐又自在的道路。

本书虽然运用许多心理学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但在凯沁的妙笔下,不见斧凿,但见真理之光到处照耀,是一本带领读者回顾自己的忠实导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记忆的镜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凯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8259
开本 32开
页数 1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琳发展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