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性别视角下的易礼诗妇女观研究
内容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绪论

一 著作的缘起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 研究现状与不足

四 中国妇女的现状

第二章《易经》确立的传统性别观念

 第一节 《周易》的性别立场与性别视角

一 《周易》的作者与性别立场

二 《易传》的作者与性别立场

 第二节 乾坤之德的变化与性别意识

一 乾坤卦辞和爻辞的取象与性别无关 

二 《彖传》和《象传》的解释与性别无关

 第三节 《周易》中的男性至上观

一 男大女小的夫妻模式

二 男主女从的婚恋模式

三 尊父轻母的家庭模式

四 一夫多妻的家庭模式

 第四节 《周易》中的妇女观

一 主中馈无攸遂

二 女人目光短浅

三 婚姻守贞

 第五节 男阳女阴与战国以后妇女观的发展

一 《文言》与乾尊坤卑

二 《系辞》与乾男坤女

三 汉以后易学中的男性至上主义

 小结

第三章 《礼经》构建的性别等级制度

 第一节 礼仪创建者与解释者的性别视角

一 礼仪创建者的性别视角

二 礼仪整理者与阐释者的性别视角

 第二节 重男轻女的成年礼

一 男子的成年礼加冠

二 女性成年礼加笄

 第三节 防止乱族和强调成妇的士婚礼

一 议婚于祖庙的含义

二 教于公宫的目的

三 亲迎、共牢合卺与脱缨

四 见舅姑和舅姑飨妇

 第四节 强调父权贬抑母权的丧服制度

一 重父党轻母党

二 重父亲轻母亲

三 重丈夫轻妻子

四 兼顾父权与夫权

 第五节 强调妇顺和男女之别的《礼记·内则》

一 妇侍舅姑要柔顺

二 妻侍夫严守男女之别

 第六节 男尊女卑与战国以后夫权的强化

一 男主女从与婚礼意义的改变

二 三从之义的演变与夫权的加强

 小结

第四章 《诗经》中的传统女性观

 第一节 《诗经》编撰者与注释者的性别立场

一 为礼乐制度服务是编集《诗经》的目的

二 贵族解诗用诗往往不顾诗意

三 《诗经》三百首的作者为贵族群体

四 毛亨郑玄解诗的性别立场

 第二节 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

一 窈窕的本义

二 淑的含义

三 具有君子美德的淑女形象

 第三节 《诗经》中的其他女性观

一 多生多育

二 高大健壮

三 男女美的标准差距不大

 第四节 《毛传郑笺》的后妃之德

一 《关雎》诗义与淑女形象的变化

二《毛传郑笺》中淑女的形象

 小结

第五章 经传妇女观异同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经传妇女观的异同

一 西周春秋礼乐制度妇女观

二 战国秦汉儒家妇女观

 第二节 妇女观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 妇女观发生变化的社会背景

二 妇女观发生变化的思想背景

余论

附录一 如何反思两性关系与两性差异

一 理论与材料的缺陷

二 几个观点的不合理性

三 人类应该如何反思自身

附录二 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

一 先秦妇女的称谓、名字与社会性别文化

二 两汉妇女名字特点与社会性别文化

三 魏晋六朝妇女名字特点与社会性别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性别视角下的易礼诗妇女观研究》由焦杰编著。

《性别视角下的易礼诗妇女观研究》这部著作围绕着男阳女阴、男尊女卑和窈窕淑女三个方面,从性别视角对《易》、《礼》、《诗》三部经典中的妇女观进行了分析和解构。在《易经》本义中,乾和坤的取象与男女两性无关,但由于卦爻辞编排者的性别立场,《易经》也反映出西周时代男性至上的妇女观念。在《彖》、《象》中,乾和坤都是君子修象观省的对象。在《文言》和《系辞》中,乾成为君道、夫道、父道,坤成为臣道、妻道、子道,乾和坤有了高低贵贱的区别。在《礼经》中,冠礼赋予男性成年的身份,笄礼却剥夺了女性成人的权利;婚礼是构建“合两姓之好”的媒介,但却是通过控制女性的身体和意识来实现的;丧服制度排斥母系亲属关系,提高父权和夫权,贬抑母权和妻权。在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代的《礼记》中,阳唱阴和、男主女从、夫死不嫁、从一而终成为婚礼的主题,女性的服丧原则——三从——成为女性的道德规范。在《诗经》本义中,淑女是具有君子之德的女性形象,她们既美丽、善良,又高大健美、勤劳能干。但是在《毛诗郑笺》中,淑女由温柔可爱、活泼灵动的少女一变而为贤良内敛、宽容不妒的后妃。总体而言,经文中的妇女观比较重视女性与家族的关系,提倡妇顺,而传文中的妇女观更重视女性与丈夫的关系,强调妻从。妇女观由重族权到重夫权的变化与战国秦汉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强控制妇女的思想及儒家王道政治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

编辑推荐

《性别视角下的易礼诗妇女观研究》不唯视角和方法独特,更重要的是作者焦杰能把握住关键性问题,在对传统笺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广泛联系礼制、民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倾向等项大胆解释,因此提出颇具系统性的创新见解。第二章专谈《周易》,主要围绕着乾坤之德与性别意识的关系,男性至上主义与家庭婚恋观,以及战国以来男性至上主义思想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对男阳女阴传统性别观念的确立做了细致的分析;第三章专谈《礼》,主要围绕着重男轻女的成年礼,防止乱族和强调成妇的士婚礼,竭力抬高父权贬抑母权的丧服制度,以及战国以后夫权强化等几个方面,对男尊女卑传统性别等级制度的建立做了深刻的分析;第四章专谈《诗》,主要围绕着“窈窕淑女”的本义,先秦美女观和女性观,以及《毛传》、《郑笺》的后妃之德等几个方面,对淑女贤妻传统女性观的形成做了精辟的分析。这三章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可见作者对《易》、《礼》、《诗》中妇女观的阐释和归纳是相当深刻而中肯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性别视角下的易礼诗妇女观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焦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8599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