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域创造了不同的创世神话,以表达他们各自对世界和人类起源的看法,埃及人的生命起源神话也因为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几个主要的理论就是赫尔默波利斯神学、赫里奥波利斯神学及孟菲斯神学。
埃及人认为创世之初,世界就是混沌一片的原始海洋,海洋中的水被称为“努”,实际上就是“努”神,因为最先存在,所以又被称为“众神之父”。可以看出埃及人把创世之初世界存在的事物和属性崇敬为神了。所以在埃及人的观念中,创世之初世界的四个特点都成为了神灵。因为世界的创生都是阴阳结合的产物,所以形成了阴阳对称的四对神:努和努奈特(含水的、多水的),胡和胡海特(无限的),库和库海特(黑暗的),阿蒙和阿蒙奈特(隐藏的、看不见的),并且这八位神祗常常以青蛙和蛇的形象出现,因为埃及人认为青蛙和蛇是和创世有关的原始努水中仅有的生物。这就形成了赫尔默波利斯神学的体系,即所谓的“八神系”创世体系。原始努水退去以后,就出现了原始山丘,在山丘上开始逐渐出现各种创生出来的生物。显然尼罗河每年泛滥之后出现的肥沃的淤泥土丘造成的景观影响了埃及人,肥沃的淤泥促成了各种植物的成长。所以埃及人认为原始的世间生命最初都出现于这个原始山丘上。因此埃及语中的“出现”一词就用的是这个原始山丘的符号。
赫尔默波利斯神学侧重于创世之初世界的描述,而如何具体地创造世间万物则是由赫里奥波利斯神学体系完成的。埃及人并不认为世间万物可以产生于无,而是产生于某一个源体,如同现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而这个万物之源就是阿图姆。他最初诞生于原始努水中,并逐渐从原始努水中演化出世间万物,所以也被称作“万物之主”。他最初衍生出的两个后代是空气之神舒和湿气之神泰夫努特,并且是通过手淫或者打喷嚏完成衍生。随后在原始努水中继续演化生成了天和地,也就是大地之神盖伯和天空之神努特。这样,继续诞生的世间万物就有了生存空间。之后衍生出了和后世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四位神祗:奥西里斯(后来的阴间之主)、伊西斯(母性之神)和塞特(邪恶、男性之神)、奈弗提斯(邪恶、女性之神)。.这样就形成了埃及人创世学说的“赫里奥波利斯神学体系”,即九神系体系。九神系之外出现的第十个神祗就是古代埃及王权的象征,即奥西里斯和伊西斯之子荷鲁斯。
通过意志和话语创造世间万物是由普塔赫神(Ptah)完成的。普塔赫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首都孟菲斯的主神,这就是孟菲斯神学。孟菲斯神学诞生于新王国拉美西斯二世精神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普塔赫神总是和石头、铁、矿物等世间实物相联系,并具有将这些实物创造为艺术或者有用物品的本领,所以他也成为了手工艺人的行业保护神。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普塔赫神能够成为物质世界的创世之主。为了强调自己理论的权威性,孟菲斯神学认为普塔赫神先于阿图姆而存在,并通过“心(意志)”和“舌(话语)”创造了世间万物, “普塔赫神创造了每一个事物的词汇,也就创造了世间万物,之后他才开始休息……”这里可以看出孟菲斯神学对后世基督教上帝创世理论的重大影响。《圣经》中,上帝正是这样通过“心(意志)”和“舌(话语)”创造了世间万物,神说有光就有了光,神说有空气就有了空气,这可以明显看出是受到了埃及人孟菲斯神学理论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孟菲斯神学理论成为了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
当太阳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创世行为都结束,并开始了生命世界永恒的轮回。
P1-2
前言 走进真实的古代埃及
第一章 成长在尼罗河畔
创世之初
生命之始
欢乐的童年
父母的教诲
求学之路
第二章 长大成人——爱情 婚姻与家庭
成人礼节
爱情絮语
王室情缘
缘定三生
婚姻协议
执子之手
离婚协议
伦理之外
第三章 日常生活——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
住宅和居所
服饰与化妆
食物与宴饮
出行和交通
第四章 躬耕与收获——农业文明的风情与景观
“黑土地”:尼罗河的赠礼
“黑土地”上的农民
躬耕在“黑土地”上
收获时节
其他作物
畜牧与家禽
第五章 为帝国效力——政府公务人员的职业与生涯
法老:两土地之主、埃及社会的牧羊人
维西尔和政府的官僚体系
书吏与官员培养
士兵与军事
信使 使节和对外关系
第六章 技艺与职业——在不同的职业中生存
皇家工匠
雕刻师、画工、艺术家
手工业
木匠
陶工
玻璃制造
皮革制造
冶炼工与铸造工
医生与医学
妇女们的职业与生活
埃及社会中的外国人
第七章 休闲与娱乐 ————在众神的护佑下欢娱
来世并非幸福
音乐 舞蹈与杂技
室内娱乐活动
户外运动
水上运动
第八章 众神 祭司 神庙与信仰——埃及文明中的人与神
神灵崇拜的世界
祭司与神庙
对众神的膜拜:一种有缺陷的信仰
第九章 木乃伊归来——在复活中永生
埃及人的“天年之梦”
尼罗河西岸:生命的终结
葬祭礼仪和亡灵审判
木乃伊“传奇”
从底比斯到阿拜多斯:在复活中永生
参考书目
公元前343年冬,波斯人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和三百艘海上舰队大规模挺进埃及,古代埃及最后一位土著法老尼克塔尼布二世在这凌厉的攻势下败退到了努比亚。波斯人再次统治了埃及,而此后的埃及历史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土著的埃及人执掌政权的情况。埃及人在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的统治下逐渐被同化,最终在穆斯林文化的入侵下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一员,古代埃及文明也就成为了一堆文明的尸骨。新的统治者不断传来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埃及人在这些外来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传统,甚至连自己的文字也不能识读,“埃及人”已经不再是埃及人了。
由于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连“埃及人”自己都已经不能识读,所以中世纪的旅行家们瞻仰着尼罗河畔宏伟的神庙和方尖碑,但是却不知道那些奇怪、神秘、美丽的符号究竟表示什么意思了。甚至是处在象形文字还没有绝迹的时代的斯特拉波、迪奥多罗斯等古典作家,由于他们没有学习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因此对象形文字便有了主观的错误认识,认为埃及的象形文字就是用象形符号来表达意思的文字,这给后来者对象形文字的认识以及想解读象形文字的许多学者构成了严重的误导。由于象形文字不能被准确解读,所以人们对古代埃及人的认识一开始便总体上笼罩着一层不可知的神秘气息。甚至一些学者也用其他文明中的现象来套用和解释古代埃及文明中相应的一些现象,人们对古代埃及文明错误性或者误导性的认识也就开始了。
随着象形文字的成功解读,学者们终于揭开了古代埃及文明神秘的面纱,见到了亲切的、真实的古代埃及文化。由于考古资料的缺乏,人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依然在套用马克思的理论,认为古代埃及社会是一个奴隶社会,建造金字塔的就是法老的奴隶,从而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具有误导性的古代埃及社会的图景。类似的问题很多,比如人们以妇女在其他文明中受压迫的悲惨境遇来推测、想象和描绘古代埃及社会的妇女,这同样是错误的,虽然古代埃及社会的妇女没有像今天的妇女拥有那么多的自由和权利,但是在人类整个古代世界却是最自由、最优越的,婚姻协议、离婚协议等法律文书使古代埃及社会的妇女同胞能够拥有捍卫自身权益的法律权力;在恋爱场合甚至更是主动积极,我们在古代埃及文献中发现的许多情诗或者爱情故事,其中主动积极表露自己心声的不是男性,而是女性。因此我们对古代埃及社会的“文明成果”不能不刮目相看。对比后来在公元前221年才统一起来的古代中国的社会情形,我们不能不对辉煌的古代埃及文明发出由衷的赞叹。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真实的古代埃及,了解真实的埃及人以及他们真实的生活方式。这本书的写作就是要让古代埃及人自己告诉我们他们真实的文化和生活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依据现代学者的理论和对其他古代文明的认识来对古代埃及社会做出空泛甚至具有误导性的推测和解说。因此本书的写作以考古和文献这样的一手材料和信息为依据,力争做到书中信息完全的忠实可靠,以真正让读者能够走进真实的古代埃及社会,了解到真实的古代埃及人的文化和生活。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古代埃及文明是一个失落的文明,但是这个以金字塔、神庙为象征的古代文明却持久地以她极为宏大的气魄震撼着现代人类的神经,并以其极大的魅力和神秘性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因此关于古代埃及题材的电影和书籍一直比较受到青睐。但是国内读者对于埃及历史的了解更多的来自于历史教科书,而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的历史教科书,由于篇幅的限制,对于古代埃及的介绍往往比较粗略,大家只能从教科书上获得过于简单的历史信息,而这些信息主要是关于政治史,而且也不是很翔实和全面,因此对于古代埃及人丰富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和文化景观更不可能有较多的涉猎和阐述。国内也有少数翻译过来的外国学者介绍埃及文化的优秀著作,数目不仅少之又少,而且有一部分属于学术著作,仅被学术界极少数的人所阅读,而一些通俗性的读物信息量也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为大众介绍通常的历史著作触及不到的这一块部位。
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精神个性,在日常的生活习惯、文化风格和精神信仰中也就会有一些具体的体现。因此,阅读一本介绍生活史、文化史的书籍,从书中介绍的生活和文化细节也能感悟出一个民族的民族个性和精神特点。而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个民族的强弱兴衰与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个性有时紧密相关,有时完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此通过对埃及人生活细节、文化风格、精神信仰的了解,我们就会深切地体会到古代埃及人和古代埃及文明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精神个性,从而也就能悟知辉煌的古代埃及文明盛衰有凭的根由所在。这也是本书写作过程中的一个意图所在。
由于中国的埃及学刚刚起步,教学只是限于少数的两三所院校,所以专门的埃及学人才比较匮乏,因此国内专业的埃及学学者介绍古代埃及文化的专门通俗读物几乎没有。市场上此类的许多著作都出自非埃及学专业的历史学者甚或非历史学者,结果著作中许多常识性的错误频频出现而不能察觉。因此埃及学业内人士在古代埃及文化方面的普及著作也就显得很有意义。
本书的写作以埃及人从生到死的生活为线索,使得读者能够了解到埃及人一生丰富而多彩的生活景观,并尽可能地写到了古代埃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努力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广阔、全面、丰富、多彩的古代埃及社会图景。
因为我们也是初次涉猎通俗读物的撰写,所以对于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以便改进。
郭丹彤编著的《期待复活(古埃及人生活探秘)》讲述了:长久以来,人们对古代埃及社会形成了一种空泛甚至具有误导性的推测和解说:
古代埃及社会是一个奴隶社会,金字塔建造者们就是法老的奴隶;
古代埃及妇女也像其他文明古国的妇女一样过着悲惨的生活……
然而,象形文字的成功解读、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的丰富,不断颠覆着人们以往的认识:
平民们自愿为法老修建金字塔,并获取一定的报酬;
女性可以主动地表达爱慕之情;妻子们则通过“婚姻协议”保障自己的地位与权益……
那么,这与其他古代文明又有着怎样本质的不同?
《期待复活(古埃及人生活探秘)》将为您揭开古代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纱,呈现古埃及人的真实生活……
郭丹彤编著的《期待复活(古埃及人生活探秘)》的写作以埃及人从生到死的生活为线索,使得读者能够了解到埃及人一生丰富而多彩的生活景观,并尽可能地写到了古代埃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努力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广阔、全面、丰富、多彩的古代埃及社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