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之旅向来被视为教育之旅──寻找智慧与经验的旅程。保罗·索鲁编著的《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上下)》中作者决定要从直布罗陀开始他的环地中海之旅,从直布罗陀岩的“赫丘力士之柱”开始绕整个地中海一圈,抵达仅有数哩之距的另一根“赫丘力士之柱”──摩洛哥的休达。作者叙述了各式各样的小故事,并穿插引述曾写过地中海的作家与作品片段,旅行途中,他还拜访众多知名作家。
图书 | 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上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地中海之旅向来被视为教育之旅──寻找智慧与经验的旅程。保罗·索鲁编著的《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上下)》中作者决定要从直布罗陀开始他的环地中海之旅,从直布罗陀岩的“赫丘力士之柱”开始绕整个地中海一圈,抵达仅有数哩之距的另一根“赫丘力士之柱”──摩洛哥的休达。作者叙述了各式各样的小故事,并穿插引述曾写过地中海的作家与作品片段,旅行途中,他还拜访众多知名作家。 内容推荐 保罗·索鲁编著的《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上下)》讲述了地中海之旅向来被视为寻找智慧与经验的旅程。当代旅行文学大师保罗·索鲁虽已游过无数国家,但总因为太慎重其事而不曾到过地中海。这次他决定开启他的“大旅行”现代篇——环地中海之旅,从直布罗陀的“赫丘力士之柱”出发,绕整个地中海一圈,最终抵达位于摩洛哥仅有数英里之遥的另一根“赫丘力士之柱”。 行经十七个国家,行走一年半。保罗·索鲁不搭飞机,坚持脚踏实地,借助市井小民乘坐的火车、长途汽车、渡轮,偶尔搭出租车或骑自行车,参与当地的各种活动,和当地人一起看斗牛、逛市集、参观古村落和各地遗迹。平民化的旅行体验,最另类又最鲜活的风光世相,《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上下)》是深度阅读地中海地区的典范之作。 目录 上册目录: 导 读 地中海的小宇宙 第一章 前往直布罗陀岩的缆车 第二章 往阿利坎特的“吾侪之海号”快车 第三章 搭“欧罗巴岬号”往马约卡岛 第四章 乘“瓜达鲁普圣母号”快车往巴塞罗那 第五章 乘“大南号”往尼斯 第六章 乘“美丽岛号”往科西嘉岛 第七章 搭“脚印号”往撒丁岛 第八章 乘“塔斯号”往西西里岛 第九章搭“维拉号”往卡拉布里亚 第十章 “克罗迪亚号”由基奥贾出发 第十一章 乘“利柏尼雅号”前往扎达尔 下册目录: 第十二章 乘“威尼斯号”往阿尔巴尼亚 第十三章 乘“海上精神号”往伊斯坦布尔 第十四章 乘“白海号”游过黎凡特 第十五章 七点二十分快车前往拉塔基亚 第十六章 乘“海谐号”往希腊, 第十七章 乘“劳德三世号”往克肯纳群岛 第十八章 乘“海峡号”抵达摩洛哥 试读章节 处于西方文明中的人指称观光客跟猿猴差不多,然而在赫丘力士石柱(Pillars of Hercules)其中之一的直布罗陀岩,我不但同时见到,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区分他们。我搭乘索道缆车,横越一丛丛发育不良的矮小树丛和丑陋的屋宇(那些读到这里嘟囔着“哦,他又来这一套了!”的人,最好别再继续往下读),来到岩岬顶端。直布罗陀只是一堆显眼的石灰岩,远观十分迷人,只有一小撮人聚集在低坡处。居民多半皮肤黝黑,会讲两种语言,包括能听懂的英语和带有安达卢西亚(Andalusia)口音的西班牙语。向直布罗陀居民提到西班牙时,他们会变得激动,但他们心里明白,英国终有一天会把他们交还给西班牙国王…… 直布罗陀岩岬的猿猴为地中海猕猴,学名macaca sylvanus,是欧洲唯一的土生猿猴。那些猿猴目前仍定居当地,而且比大部分直布罗陀家族还要久远。猿猴聚落中有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礼俗,这种情况足以使人类啧啧称奇。岩石间从来不曾发现过猿猴尸身和骸骨,据说猿猴在这个有如山脊的岩内幽深处建有隐密的殡葬室,它们会在那里举行葬礼,哀悼并掩埋死者。那些猿猴虽然安居在此,但其实处于劣势:没有工作、没有薪资、必须靠救济维生——由市政府拨款喂养它们。 然而这项食物援助也许还暗藏着一项并不正大光明的动机,因为当地居民强烈迷信一旦猿猴在直布罗陀绝迹,该地便不再隶属英国。数百年来(从1740年以来),很多旅行者都曾提及这些猿猴,尤其是昔日的大旅行旅者,这一次我便是循着他们的足迹环游地中海。其实几乎从人类苦役的守护神赫丘力士在前往捕捉三体巨人革律翁的红牛(第十件苦役)的过程中扔下这块岩石开始,当地便人迹不绝。当时他还在海峡对岸扔下另一块岩石,而成为摩洛哥的休达(Ceuta)。这两块形成地中海的狭道,希腊人称为卡尔佩(Calpe)和阿比拉(Abyla)的岩石,就是赫丘力士双柱。 此行我便是由其中一根柱石,绕远路前往另一根柱石,也就是环地中海一周,从事一项阳光海岸之旅,其间或有随兴之举,是我这种冲动型旅行者所不可或免的。 “旅游的最大目的在参观地中海沿岸地区。”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曾说,“这些地区曾蕴育世界四大帝国:亚述、波斯、希腊和罗马。我们全部的宗教、几乎所有法律和艺术、所有使得我们凌驾于野蛮人之上的一切,都是由地中海沿岸地区流传下来的。” 当然,他所谓的“我们”和“野蛮人”的用语都值得商榷,但是你懂他的意思。在地中海沿岸发生过许多事,却直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才乘船航过赫丘力士之柱。 P1-2 序言 本书所采用的译文,系在繁体字版基础上编辑加工而成,主要工作包括如下两项:人名、地名一般改为中国大陆地区通行译法;对明显的错译、漏译进行改正、增补。 作者保罗·索鲁系美国作家,行文风格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其作品的观点、立场,难免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有不合之处。对此,我们一般作为资料保留,并在不影响全书主旨和上下文衔接的前提下,对极个别不当之处进行了技术处理,望读者知悉。即便如此,书中仍难免存在不妥、不当的言论,这并不表明我们认同其立场或观点,相信读者可一一甄别明鉴。 本书中的地图仅为旅行路线示意图,不具有正式制作的国家地图性质,不具有正式地图的准确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赫丘力士之柱--周游地中海(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保罗·索鲁 |
译者 | 薛璞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11864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7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65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3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Cape Cod Scriveners Co.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