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从北美到南美的火车之旅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旅行的目的之一是当你独处时,给予你自己冒险家的惊悚感,是在一万五或两万里后,超越所有其他的人,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被赋予单独探索的任务,那现在的我就算是已经完成旅行者的梦想了。在最好的旅游书上,孤独这个字眼总暗指让人兴奋的每一页,其中的自负和能够报导这事的想法,保罗·索鲁正是为写《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从北美到南美的火车之旅上下)》刻意启程的……

内容推荐

保罗·索鲁编著的《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从北美到南美的火车之旅上下)》讲述了:三十多年前,已经完成非洲之行的保罗·索鲁,开始探访仍显神秘与封闭的拉丁美洲。彼时,老欧洲的背影惨淡浓重,美利坚的笑容暧昧难明;挣扎脱身的大国小邦东碰西撞,前途雾影幢幢。

这趟旅途由一班通勤地铁开始,之后便是各色火车的接力。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紧邻波士顿大城的梅德福,辗转来到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的埃斯克尔小镇。一季之间,寒暑和天地已在车轮与轨道上隆隆转过。安第斯山脉,印加故地,素未谋面的远亲,垂暮之年的博尔赫斯……那是没有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数码相机的年代,街谈巷议、乡土人情、风物景观,都在旅行者的眼中与笔端。

未期之遇,不告而别。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从北美到南美的火车之旅上下)》闻所闻而来,见所见即去。

目录

第一章 湖岸快车

第二章 孤星号

第三章 阿兹特克之鹰

第四章 搭“莽夫号”前往韦拉克鲁斯

第五章 通往塔帕丘拉的客车

第六章 往危地马拉城的七点半班车

第七章 往萨卡帕的七点整班车

第八章 往圣萨尔瓦多的单节小火车

第九章 往库图科的慢车

第十章 大西洋线:往利蒙的十二点班车

第十一章 太平洋线:往蓬塔雷纳斯的十点班车

第十二章 到科隆的巴尔博亚子弹列车

第十三章 到波哥大的“太阳号”快车

第十四章 卡利马快车

第十五章 驶往瓜亚基尔的自动火车

第十六章 山脉列车

第十七章 开往马丘比丘的火车

第十八章 泛美号

第十九章 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北极星号

第二十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

第二十一章 南湖快车

第二十二章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

试读章节

卖大蒜的墨西哥人

才过了两百码,新拉雷多的气息便扑面而来。那是一股无法无天的味道;烟味愈发浓厚,并掺杂了红辣椒与便宜香水的味道。我从一尘不染的得州城市走来,几乎一离境,就注意到了桥远端的人群、拥塞的交通、嘘声与喇叭声。有的人等着入境美国,但大多数人只是面露赞叹地望向边境——据他们所知,那儿就是贫苦和富有的分界线。

墨西哥人涌往美国,是因为美国有工作。他们全是非法劳工——贫穷的墨西哥人如果为了做工而想合法入境美国,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一旦被逮到,会关进监狱,短暂服刑,随后被遣返回国。没过几天,他们又重回美国农地,那儿总是有低薪的零工可打。解决之道很简单:只要美国能立法,规定美国农人只可雇用有入境签证与工作许可证的劳工,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这种法律只是子虚乌有,农人国会游说团已经打理得好好的:假如没有墨西哥人可供剥削,这些脑满肠肥的奴隶贩子要如何有收成?

我走得愈近,这片混沌就愈加具体成形。懒洋洋的军人与警察的作用,只是使法治更加虚无。噪音刺耳吓人,国风民情即刻一目了然——男人不穿有领子的衣服,警察脚着厚底鞋,妓女身边总是有她天然的同盟:老女人或跛子。天气寒冷,落雨不断,这座城笼罩着不耐烦的氛围;才不过二月而已——旅行团要好几个月后才会到。

桥过了一半,我行经一个生锈的信箱,其上写着“违禁物品”。这是针对毒品而设的。罚则以两种语言写明——非致瘾性药物关五年,致瘾性药物关十五年。我想窥视内部,但什么也瞧不见。狠狠一拳敲下去,信箱隆隆作响:里面应该是空的。我继续走向关卡,把五分钱投进旋转门的投币口,跟搭公车一样简单,我就置身墨西哥了。尽管我刻意蓄了胡子,好使自己貌似拉美人,但显然无法奏效。海关人员挥手让我和另外四个外国佬经过:我们一脸无辜相。

毫无疑问,我已经来到拉丁美洲了。虽然无领男人、闲荡警察、残废动物呈现出某种郁郁的无国籍状态,卖蒜的小贩却是拉丁美洲活生生的写照。他身形瘦弱,身穿破烂衬衫,头戴一顶油腻腻的帽子,整个人脏得可以;扯开嗓门,反复吆喝着同样的字句。这样的特征单独看来,并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克利夫兰也找得到同样的人。他的突出之处,在于摆设商品的方式。他把大蒜球茎编成花环,脖子上围了一圈,腰上围了一圈,臂上也缠着一条大蒜编成的绳子,拳头里握住蒜辫抖动。他在人群中挤进挤出,成串大蒜就吊在身边晃来晃去。还有比这个男人更好的文化差异实例吗?如果在得州桥侧,他可能会因违反公共卫生法惨遭逮捕;这儿,众人则对他视若无睹。把大蒜戴在脖子上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也许没有吧。只不过,如果他不是墨西哥人,他可能不会这么做;另一方面,如果我不是美国人,我也不会注意到他。仗势欺人的墨西哥海关

以“男孩城”命名那一区实在巧妙,因为,本区的诸多特性,均邪恶地反映出男孩禁忌幻想里的性爱夜乐园。

序言

本书所采用的译文,系在繁体字版基础上编辑加工而成,主要工作包括如下两项:人名、地名一般改为中国大陆地区通行译法;对明显的错译、漏译进行改正、增补。

作者保罗·索鲁系美国作家,行文风格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其作品的观点、立场,难免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有不合之处。对此,我们一般作为资料保留,并在不影响全书主旨和上下文衔接的前提下,对极个别不当之处进行了技术处理,望读者知悉。即便如此,书中仍难免存在不妥、不当的言论,这并不表明我们认同其立场或观点,相信读者可一一甄别明鉴。

本书中的地图仅为旅行路线示意图,不具有正式制作的国家地图性质,不具有正式地图的准确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从北美到南美的火车之旅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保罗·索鲁
译者 陈朵思//胡洲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18635
开本 32开
页数 5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6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4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Cape Cod Scriveners Co.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