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昏里的男孩/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明天文学馆
内容
编辑推荐

《黄昏里的男孩/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明天文学馆》编著者曹霞。

《黄昏里的男孩》收入的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儿童视角,或用童心风格叙述故事的小说。晚明杰出的思想家李贽曾提出过“童心说”。“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却真人。”本书的“童心”与李贽所主张的“绝假纯真”、“一念之本心”具有同等意义。本书所选作品既不同于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也不同于讲述某个阶段成长经验与记忆的“成长小说”,它们是作家撷取孩童视角对世界进行的观察和叙述,对成年人来说同样也具有可读性和审美性。当作家将自己“还原”到孩童般的天真时,他所传达出来的经验就既具有洞明世事的睿智,又具有“低于”或“异于”成年世界的“陌生化”美感。

内容推荐

《黄昏里的男孩/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明天文学馆》编著者曹霞。

《黄昏里的男孩/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明天文学馆》收录的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儿童视角或用童心风格叙述故事的中短篇小说,均为经典的”童心”之作。

童年记忆对于人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当一个个遥远迷蒙的过往场景被“真实”地“还原”时,小说也建构起了个对心灵具有“缓冲”功能的精神“彼岸”。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读者来说,这种“还原”的童年生活意义重大。它将正面传达人文主义和心灵能量,以助于少年儿童感悟世界、理解世界的能力以及人格、品性、修养的提升,使心灵仿如沉浸于童年清泉,荡涤尘埃。

目录

编者的话

关于这本书 曹霞

黄昏里的男孩 余华

一潭清水 张炜

奶奶的星星 史铁生

雾月牛栏 迟子建

地球上的王家庄 毕飞宇

鸭子是怎样飞上天的 徐则臣

暴雨 石舒清

掘地三尺 韩东

白色鸟 何立伟

老人鱼 严歌苓

试读章节

他就举起手来挥了挥,像是驱赶苍蝇一样,说:“走开。”

男孩缩回了自己黑乎乎的手,身体摇晃了一下后,走开了。男孩慢慢地向前走去,他的两条手臂闲荡着,他的头颅在瘦小的身体上面显得很大。

这时候有几个人向水果摊走过来,孙福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不再去看那个走去的男孩。

那几个人走到孙福的对面,隔着水果问他:“苹果怎么卖……香蕉多少钱一斤……”

孙福站了起来,拿起秤杆,为他们称苹果和香蕉,又从他们手中接过钱。然后,他重新坐下来,重新将双手搁在膝盖上,接着他又看到了刚才的男孩。男孩回来了。这一次男孩没有站在孙福的对面,而是站在一旁,他黑亮的眼睛注视着孙福的苹果和香蕉。孙福也看着他。男孩看了一会儿水果后,抬起头来看孙福了。

他对孙福说:“我饿了。”孙福看着他没有说话。

男孩继续说:“我饿了。”

孙福听到了清脆的声音,他看着这个很脏的男孩,皱着眉说:“走开。”男孩的身体似乎抖动了一下。

孙福又响亮地说:“走开。”

男孩吓了一跳,他迟疑不决地摇晃了几下,然后两条腿挪动了。孙福不再去看男孩,他的眼睛去注视前面的道路,他看到一辆长途客车停在了道路的另一边,车里的人站了起来。透过车窗玻璃,他看到很多肩膀挤到了一起,向着车门移动。过了一会儿,车上的人从客车的两端流了出来。这时,孙福转过脸来,看到刚才那个男孩正在飞快地跑去。他看着男孩,心想男孩为什么跑。他看到了男孩甩动的手,男孩甩动的右手里正抓着什么,正抓着一个很圆的东西。他看清楚了,男孩手里抓着的是一只苹果。于是,孙福站了起来,向着男孩跑去的方向追赶。

孙福喊叫了起来:“抓小偷!抓住前面的小偷……”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他听到了后面的喊叫,回头望去,看到了追来的孙福。他拼命向前跑,气喘吁吁,两腿发软,他觉得自己快要跑不动了。他再次回头望去,看到挥舞着手喊叫的孙福,他知道孙福就要追上他了,于是他站住了脚,转过身来仰起脸呼哧呼哧地喘气。他喘着气看着追来的孙福,当孙福追到他面前时,他将苹果举到了嘴里,使劲地咬了一口。

追上来的孙福挥手打去,打掉了男孩手里的苹果,还打在了男孩的脸上,男孩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倒在地上的男孩双手抱住自己的头,嘴里使劲地咀嚼起来。孙福听到了他咀嚼的声音,就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提了起来。衣领被捏紧后,男孩没法咀嚼了,他瞪圆了眼睛,两腮被嘴里的苹果撑鼓了出来。孙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

孙福向他喊叫:“吐出来!吐出来!”

很多人围了上来,孙福对他们说:“他还想吃下去!他偷了我的苹果,咬了我的苹果,他还想吃下去!”

然后,孙福挥手给了男孩一巴掌,向他喊遭“你给我吐出来!”

男孩紧闭鼓起的嘴,孙福又去卡他的脖子:“吐出来!”

男孩的嘴张了开来,孙福看到了他嘴里已经被咬碎的苹果,就让卡住他脖子的手使了使劲。孙福看到他的眼睛瞪圆了。

有一个人对孙福说:“孙福,你看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会把他卡死的。”

“活该。”孙福说,“卡死了也活该。”

然后,孙福松开卡住男孩的手,指着苍天说道:“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吐出来!”

男孩开始将嘴里的苹果吐出来,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就像是挤牙膏似的,男孩将咬碎的苹果吐在了自己胸前的衣服上。

男孩的嘴闭上后,孙福又用手将他的嘴掰开,蹲下身体往里面看了看,说:“还有,还没有吐干净。”

于是,男孩继续往外吐,吐出来的全是唾沫,唾沫里夹杂着一些苹果屑。男孩不停地吐着,吐到最后只有干巴巴的声音,连唾沫都没有了。

这时候孙福才说:“别吐啦。”

然后,孙福看看四周的人,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脸,他就对他们说:“从前我们都是不锁门的,这镇上没有一户人家锁门,是不是?”

看到有人在点头,他继续说:“现在锁上门以后,还要再加一道锁,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小偷。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

孙福去看那个男孩,男孩正仰着脸看他,他看到男孩的脸上都是泥土,男孩的眼睛出神地望着他,似乎是被他刚才的话吸引了。

P2-P4

序言

《黄昏里的男孩》收入的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儿童视角,或用童心风格叙述故事的小说。晚明杰出的思想家李贽曾提出过“童心说”。“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却真人。”本书的“童心”与李贽所主张的“绝假纯真”、“一念之本心”具有同等意义。本书所选作品既不同于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也不同于讲述某个阶段成长经验与记忆的“成长小说”,它们是作家撷取孩童视角对世界进行的观察和叙述,对成年人来说同样也具有可读性和审美性。当作家将自己“还原”到孩童般的天真时,他所传达出来的经验就既具有洞明世事的睿智,又具有“低于”或“异于”成年世界的“陌生化”美感。

本书编纂的目的是通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中经典的“童心”之作,正面传达人文主义和心灵能量,以助于少年儿童的精神成长,以助于他们感悟世界、理解世界的能力以及人格、品性、修养的提升。本书充分考虑到了少年儿童的阅读和接受能力,选取的作家在风格、主题和代际上都颇有代表性。他们中间有在国际文坛上颇负盛名的作家,如在国外有多种作品译本的余华和以双语写作的华裔女作家严歌苓;有身负残疾、将对生死等终极问题的思索贯穿于写作的作家,如史铁生;有中国当代文坛的“常青树”,数十年来创作不倦,频出新作,如张炜、迟子建和何立伟;有当下文坛具有独特写作风格的中坚力量,如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毕飞宇和曾为诗人,后改写小说,具有“局外人”写作风格的韩东;有来自宁夏西海固,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的少数民族作家石舒清:还有已具丰富写作经验但依然有创作“成长空间”的“70后”作家徐则臣。

“童心”小说具有孩童感性与成人理性的复合化双重色彩。前者使一个“非常态”、“在别处”的世界得以生动呈现,使小说具有了稚拙纯朴的美学特征;后者则结实地传达出作家的历史批判与文化诉求,使隐含的情感立场与价值取向得以突显。这种复合化写作方式使作家“重新叙述历史”成为可能。“文革”结束以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都不问程度地对历史创伤进行了直白的揭露,引发了人们对那个黑白颠倒年代的警醒和对人道主义的重新诉求。然而,在严歌苓的《老人鱼》和何立伟的《白色鸟>中,通过孩童视角呈现的“文革”却有着不同的叙事走向。在孩子们眼中,那段历史不再以其“迫害”、“惩罚”、“痛苦”和“背叛”等成为叙事的主体格局而走向政治化申诉,而是隐为一种于日常生活无碍或者仅仅给生活秩序带来变化的某种背景。那些在“文革”时曾被视为“神圣”的事物,在孩童视角下甚至也成为了游戏的天堂,比如在韩东的《掘地三尺>里,为“备战”而挖的地洞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天真无邪,创意无限,尽情挥洒着童年的快乐与想象。男孩生活中激荡的“战斗”热情、那些被夸大的“敌情”和他们面对“战争”时的“庄重”使小说充满了一种天真的趣致和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喜乐。其实,这正是那个年代“政治幻象”下的真实存在。作家通过孩童视角对支离破碎的历史进行了“改写”,使作品成为超越“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新的美学宣言。

相对于现实生活来说,“童心”小说凝聚了童年记忆中美好天真的瞬时画面,保留了孩童初次面对世界的可贵困惑和勇敢的“冒险”行为,那是生活流程和时光之河无法保存的。通过孩童视角,纯真的生活、童趣的世界和对宇宙的无穷想象曲折有致地呈现出来:在张炜的<一潭清水>中,瓜魔游荡于海滩时就如同大自然的宠儿,灵动自如,收获颇丰;在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中,“我”毫不怀疑奶奶讲的关于“星星”的故事,并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苍穹寻找奶奶的星星,人的命运因而与宇宙紧密相连:在何立伟的《白色鸟>中,岸边风景翠绿迷人,白色鸟恩爱美丽,~黑一白两个少年在河边天堂嬉戏,全然不知暴风雨将至,直到结尾一阵锣鼓声响,少年乌托邦的迷梦才被彻底惊碎;在毕飞宇的(地球上的王家庄)中,八岁男孩在面对世界边缘的问题时,被失去地球支撑后只能“无穷坠落”这一可怕的想象折磨得痛苦不堪,他决定带着鸭子穿越太平洋一探究竟,却因迷失于湖泊弄丢了生产队的鸭子而被父亲掴了个大耳光……借助于孩童生活这一独特的叙述方式,作家将人类面对未来的迷惘、困惑和种种不可知表达得谐趣而天真。这里头,包含着作家对于宇宙奥秘和人类生命存在价值的理性思索。

在“童心”小说中,也不乏“新奇感”、“神秘感”甚至隐约的“恐惧感”,它们是童年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童心”不灭的光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昏里的男孩/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明天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274177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