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悦读论语(第5卷我与谁同群)(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陈平所著的《悦读论语(第5卷我与谁同群)》从新的视角解读《论语》这部儒家经典著作,本卷主要介绍了孔子对待富贵的态度,阐述他鼓励人们追求富贵,主张人们按照社会规范去追求富贵,倡导人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效益,而并非一般认为的富贵不可求。

内容推荐

众所周知,《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对《论语》解读注释之书,浩如烟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陈平所著的《悦读论语(第5卷我与谁同群)》作者以权威版本为底本,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解证更加精当独到,使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一书。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悦读论语(第5卷我与谁同群)》是《悦读论语》的第五卷——我与谁同群,主要介绍了孔子对待富贵的态度,他鼓励人们追求富贵,主张人们按照社会规范去追求富贵,倡导人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效益,而并非一般认为的富贵不可求。

目录

第十四章 宪问篇 征伐出诸侯

第十五章 卫灵公篇 谁知易之义

第十六章 季氏篇 千古均贫富

第十七章 阳货篇 吾岂匏瓜哉

第十八章 微子篇 何德之衰也

第十九章 子张篇 夫子身后事

第二十章 尧日篇 统一度量衡

试读章节

臧武仲是鲁国的大夫,臧氏家族的掌门人,他是那个时代被公认的智者,他的聪明才智已经被孔子认可,说做人有臧武仲那份智慧就可以了。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鲁国惹了麻烦,待不下去了。

起因其实很简单。季武子没有嫡出的继承人,他想从两个儿子悼子和公弥当中选一个,找大夫申丰商量,申丰没有应声,退了出去。过了几天,季武子又跟申丰提起了这件事情,申丰说:“你再拿这事烦我,我就出走了。”

季武子只好作罢。从申丰的态度来看,随便参与人家继承人的确立是不对的。如果你想正儿八经来,有制度在,根据制度该立谁就立谁,你如果不想按照制度来,你愿意立谁就立谁,你现在跟人商量了,人家无论同意谁,都会得罪另一个。季氏是大家族,鲁国的权贵,得罪得起吗?申丰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坚决不蹬这滩浑水。

臧武仲跟季武子的关系非常好,又背了个智的名声,季武子就去问臧武仲,臧武仲没有对他说谁合适谁不合适,而是卖了关子,说你请我喝酒吧,只要你请我喝酒,我就给你把这件事情办了。

季武子非常信任臧武仲,就把大夫们请来家里喝酒,让臧武伸做了上宾。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上宾臧武仲同志开始发话,让季武子在北面的位置铺上了双重的席子——古人喝酒都是跪坐在席子上,铺上双重席子,跪起来舒服些,表示来的这个人地位很高,而且北面本身还是主位;又让人准备了一套新清洗的酒具,然后命人召悼子来参加酒会,而且跑到堂下亲自来迎接悼子。

上宾这样对待悼子,大夫们只好也跟着都站起来。等悼子跟大家互相都敬了酒,臧武仲才派人找公弥前来,只让他按照辈分年龄跟大家排座位,没有特殊的礼遇。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臧武仲就是想用这种办法,艺术地替季武子确立一位继承人。聪明人就是喜欢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可能他觉得自己跟季武子关系那么好,既然季武子决定不了,自己就该为朋友两肋插刀,替他定下一位合适的继承人。

问题是,你事先倒是跟季武子通个话啊,说说悼子为什么合适,让季武子也好有个心理准备。季武子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向人宣布这件事情,而是不知道哪个儿子适合做少掌门,因为两个儿子他都喜欢。现在臧武仲没跟季武子商量,自己就把事情定下来了,季武子压根儿就没想到臧武仲会来这么一手,看到他搞这一套,脸色都变了。

事已至此,也没有啥好办法了,再怎么说,臧武仲总算是给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反正二选一,悼子就悼子吧。但是公弥就不干了:我们家的事情,你臧武仲插一手,你算干吗的?

他恨死臧武仲了。

3

后来季武子让公弥做马正(负责管理马匹的官员),公弥不但恨臧武仲,也生老爹的气,你让悼子做继承人我没话说,可是干吗用那种方式羞辱我?所以他没有理老爹这个茬儿。

有人就出来劝他:“祸福这个东西可是没门儿的玩意儿,谁招它,它就到谁家里去。做人家儿子的人,只害怕孝得不够,还害怕没有位子吗?你如果孝顺老爹,努力做事,以后事业超过你老爹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只想着耍少爷威风,出心中的怨气,老爹的茬儿也敢不理,这可是比祸害老百姓还危险的举动,你好好想想吧。”

公弥一听有道理,就转变了对老爹的态度,成天找老爷子早请示、晚汇报。工作就更不用说了,干得那叫一个上心,漂亮极了。

本来季武子对公弥有些内疚,但一看儿子这样顾全大局,高兴得不得了,就下令让公弥请自己喝酒。喝酒的时候,季武子自带酒具,喝完酒装糊涂把酒具都留在了公弥家里。

过去贵族家的酒器可是宝物,论套的,不是一般人能置办得起的,明着把这些东西赏给儿子太过扎眼,所以季武子就耍了个心眼儿变着法儿补偿一下这个儿子。

老爹有钱有势,确实是不可随便得罪的,这就是孟懿子问孝,孔子告诉他要事之以礼的原因。所谓事之以礼,不是对待老爹要有礼貌,而是不能超过礼法的限度。孔子的那句话,是专门讲给贵族子弟的。

从公弥请季武子喝酒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公弥在季武子心中到底有多少分量。

聪明人最难把握的一件事情就是卖弄聪明,无疑臧武仲在这件事情上玩得确实有点过火,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

4

臧武仲除了公弥之外,在鲁国还有一个仇人孟孙氏。孟氏的掌门人孟庄子死了,有人找到了公弥,说:“如果你能立羯做孟氏的继承人,我就帮你报臧武仲的仇。”不用说,按照规矩,老孟家的这个羯也应该是与掌门人无缘的。孟氏是鲁国望族,地位仅次于季氏,公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来人的请求。

就这样,一张大网悄悄地向臧武仲张开了。

先是孟氏去季武子那里告状,说臧武仲要叛乱,不让埋葬孟庄子。送死在过去可是大事,在这种事情上得罪人那是解不开的疙瘩,跟挖人祖坟差不多,季武子不相信臧武仲会这么干。  臧武仲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就开始暗自戒备。

到了十月,孟庄子该入土的时候,孟氏向臧武仲借人手挖墓道。过去贵族的葬礼非常隆重,墓穴也深,而且也没有什么挖掘器械,全靠人手,所以借人也算正常。

臧武仲一边安排人手去帮忙,一边又挺好奇,借人这种事跟谁借不可以?要知道孟氏跟自己可是仇人啊。所以他带上甲士,准备去墓地看个究竟。

这下可麻烦了,人家正等着你来呢。看到臧武仲来了,立马有人去报告季武子,说臧武仲带着甲士去了孟氏的墓地。

这回季武子可真恼了,臧武仲再有能力,也架不住人家喜欢的儿子在里面起哄,于是季武子开始命令攻打臧氏。臧武仲这次有嘴也说不清了,只好砍断鹿门的门栓,逃出了鲁国。

5

对此,孔子评论道:“知之难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夏书》日:“‘念兹在兹。’顺事、恕施也。”

“作不顺”,指做事不按照规则来。

“施不恕”,行事、考虑问题违背了恕道。本来嘛,你那么做,考虑过公弥的感受吗?就算不立公弥,也没必要这样嘛!

“念兹在兹”,《夏书》上的话,孔子用它来说明,人们做事的时候要时刻想着合情合理和恕道。

臧武仲离开鲁国之后,开始谋划家族在鲁国存亡的事情,他派人给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送去一只大龟,让他进献给国君,请求国君立他为臧氏的继承人。

臧武仲的封地在防,为了增加弟弟跟执政者谈判的筹码,他专门跑去防地,派人给执政者捎话说:“我根本没有本事去伤害谁,也不想伤害谁,之所以被赶出鲁国,是我智不如人,这个我认了。我不敢给自己请求什么,但是如果能不废弃臧氏先人的功绩,使我的祖先能长保祭祀,我就献出防地。”

这就是臧武仲以防地要君的故事。孔子认为臧武仲以防地做条件,要求鲁国为臧氏立后,这就是要挟,无论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解释,也说不清楚。P26-31

书评(媒体评论)

  《论语》为两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

——梁启超

孔子之言,俟诸百世而不惑,所以为至圣,不必后人代为辩护周旋。

——程树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悦读论语(第5卷我与谁同群)(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4060312
开本 32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5
130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