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算情书/中国百年散文典藏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我以前提过我爱我们坂仔村里的赖柏英。小时候儿,我们一齐捉鲦鱼,捉螯虾,我记得她蹲在小溪里等着蝴蝶落在她的头发上,然后轻轻的走开,居然不会把蝴蝶惊走。我们长大之后,她看见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返回故乡。我们俩都认为我俩相配非常理想。她的母亲是我母亲的教女。她已经成长,有点儿偏瘦,所以我们叫她“橄榄”。橄榄是一个遇事自作主张的女孩子,生的鹅蛋脸儿,目似沉思状。我是急切于追求新知识,而她则坚持要孝顺祖父,这位祖父双目失明,需要她伺候,片刻不能离。她知道在漳州我家什么都有,最好的水果、鱼、瓜,美丽迷人的山。后来,长衫儿流行了,我姐姐曾经看见她穿着时兴的衣裳,非常讨人喜欢。我记得她平常做事时总是穿黑色的衣裳,到了礼拜天,她穿浅蓝的,看来好迷人。她祖父眼睛没瞎时,她总是早晨出去,在一夜落雨之后去看看稻田里的水有多么深。我们俩彼此十分相爱。她对我的爱非常纯正,并不是贪图什么,但是我俩终因情况所迫,不得已而分离。后来,我远到北京,她嫁了坂仔本地的一个商人。

我这个青年,家虽贫,而我自己则大有前途,我妻子则是个富有银行家之女。她比起我来,是高高在上的。幸而她不是在富有之家娇纵抚养之下长大的。依照旧传统,女孩子是为男子的需要而教养的;女孩子要学会烹饪、洗衣裳、缝纫,事实上,要教养她能做普通的家事,以便长大后嫁到丈夫家有过日子的本领。除去偶尔的拜神祭祀到坟茔寺庙之外,她们是不到前院,不在大庭广众之间出现的。对女孩子的这种歧视,造成一个显著的结果,就是使她们成了贤妻良母,而男孩子则娇生惯养,纵容坏了,结果,缺乏进取奋斗的意志,很少有什么成就。

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回家之后,常到一个至交的家里,因为我非常爱这个朋友的妹妹C。他们家与后来我的妻子家是邻居。我也与后来成为我妻子的那位小姐的哥哥相交甚善。我应邀到他们家去吃饭。在吃饭之时,我知道有一双眼睛在某处向我张望。后来我妻子告诉我,当时她是在数我吃几碗饭。另外我知道的,我路途中穿的那脏衬衣是拿到她家去洗的。却从来没人把我向她介绍过。

在大学二年级时,我曾接着三次走上礼堂的讲台去领三种奖章,这件事曾在圣约翰大学和圣玛丽女校传为美谈。那时我这位将来的妻子还没进圣玛丽,但是一定听见人说这件事。我由上海回家后,正和那同学的妹妹c相恋,她生得确是其美无比,但是我俩的相爱终归无用,因为我这位女友的父亲正打算从一个有名望之家为他女儿物色一个金龟婿,而且当时即将成功了。在那种时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我们结婚之后,我一直记得,每逢我们提到当年婚事的经过,我的妻子就那样得意地吃吃而笑。我们的孩子们都知道。我妻子当年没有身在上海,但是同意嫁给我,这件事一直使她少女的芳心觉得安慰高兴。她母亲向她说:“语堂是个牧师的儿子,但是家里没有钱。”她坚定而得意地回答说:“穷有什么关系?”

我姐姐在学校认得她,曾经告诉我她将来必然是个极贤德的妻子,我深表同意。

我知道不能娶C小姐时,真是痛苦万分。我回家时,面带凄苦状,姐姐们都明白。夜静更深,母亲手提灯笼到我屋里,问我心里有什么事如此难过。我立刻哭得瘫软下来。哭得好可怜。因为C小姐的父亲把她嫁与别人,我知道事情已经无望,我母亲也知道。

我的婚礼是在民国八年,蜜月是到哈佛去旅行。婚礼是在一个英国的圣公会举行的。

我要到新娘家去“迎亲”,依照风俗应当如此。新娘家端上龙眼茶来,原是作为象征之用,但是我全都吃了下去。举行婚礼时,我和伴郎谈笑甚欢,因为婚礼也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为了表示我对婚礼的轻视,后来在上海时,我取得妻子的同意,把婚书付之一炬。我说:“把婚书烧了吧,因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诚然!诚然!

我必须把新婚前夜的情形说出来。新婚的前夜,我要我母亲和我同睡。我和母亲极为亲密。那是我能与母亲同睡的最后一夜。我有一个习惯玩母亲的奶,一直玩到十岁。就因为有那种无法言明的愿望,我才愿睡在她身边。那时我还是个处男。P3-5

目录

初恋

我的婚姻

水样的春愁

致陆小曼

给亡妇

雷峰塔下

婆婆话

夫妇之间

我的伤痕

槐园梦忆

“窄狭”

墓畔哀歌

西山的月

初恋的自由

哭摩

少女的赞颂

秋外套

我的细君

至上的艺术——爱

怀念萧珊

芳邻

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

芸姊

不算情书

终身大事

婚姻

致萧军

亡人逸事

我的另一半

门外爱谈

忆初恋

致何洁

永远的初恋

爱情欺负什么人

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那边多美呀

梦里花落知多少

热恋

不是遗言的遗言

爱之梦

关于银婚的话题

白开水和糖水

黄土地情歌

暗恋

婚姻鞋

情话·情书·情人

王小波情书选

性情相投

理由

关于家务

爱是一件旧衣裳

上帝派来看管我的女人

序言

尽管散文是一个没有确切定义的文体,尽管散文的历史是一个没有定论的悬案,尽管散文也曾不被某些作者所认可——有所谓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戏言。然而,散文的实际状况是它的生命是强盛而博大的,她是文坛一株大树,她是文学的一个精灵,无远弗届,无所不在,从古至今,林林总总,留下了众多精品,制造了许多经典。对于文化的传承,对于文学的发展,对于人生的精神引领,散文之功,善莫大焉。可以说,泱泱华夏文坛,散文成为一个漂浮于人生和社会之上的文学精灵,对社会和文坛的影响,不可忽略。设若没有散文,中华典籍会留下多少空白和遗憾。即便自现当代文学实际看,散文成就了许多大家,也是各类高手们一试天地的园地。所以,散文这个文学精灵,游荡于文学的天空中,也裨益于社会人生,成为许多读者心中的爱神。文学,是一个经典不断被传承的活动。当我们面对诸多散文经典时,我们不能不以一种敬畏虔诚的心,享受着散文大家给予的精神滋养,也享受着散文佳作带给我们的阅读愉悦。

这就是,为什么当下文学并不太为读者所青睐,而散文或可一枝独秀,仍有不少读者追捧,仍有众多的集子和年度选本行销于世。在灿烂的文学天空,散文的绚烂光影,灵动而优雅的姿态,温暖而亲和的面容,装点出无边的风景。

为什么,一个并没有明确的文本定义、杂糅了诸多文学样式之长的文体,一个亦古亦新的文本样式,在如今文学分工越来明确、细化之时,仍有相当的人气,在创作和阅读两个端点上仍然相得益彰,为当下其他文学形式所鲜见。除了她轻巧的文本样式,灵动的文学情志,雅致的文化情怀,摇曳的文体风格等等之外,我以为,这个文学宝库中,屹立着若许的文学精品,众多的文本经典,成就了这一文学形式有如高山大原般的气象。这些出自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风格的佳作,如同厚厚的基石,构成了散文文本的经典性,形成了散文世界的斑斓景观。散文这株文学长青树,其生命葳蕤,其枝繁叶茂。

于是,在浩繁而迹近泛滥的散文选本中,人民日报出版社郑重地推出一套《中国百年散文典藏书系》,以七个不同的专题,收纳了四百余篇、二百余位作家的佳作,让我们从气势和规模上,感受到泱泱中华散文王国里,草长莺飞,洋洋大观;这条文学的山阴道上,目迷五色,气象万千。散文的选题,是开阔而多彩的,散文的写作手法,是开放而不拘泥的,散文的语言,是多彩而个性独特的。我们可以从这数百篇文学名篇佳作中,体味到散文文本的经典气象,领悟到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内容,其包罗万象,妖娆多姿,其情怀悠悠,风致卓然。我们也可以从这个选本中读到,在文学王国里,那些亲情、友爱、恋情,这事关人生普通情感的诸多题旨,其丰厚的内涵和感人的情怀;也可从中体会到大干世界、浮世人生,所持守的人类基本情怀;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人情世情,自然人文,如何在大家们的笔下,表达的如许精微,如许的热烈,也如许的透彻。当然,那些高情大义、普世情怀,那些相濡以沫,危难与共,或者那些相忘于江湖,君子之交等等,不同的情与义,相同的人情与友爱等话题,在众多的作品中,有充分的展现和精彩的描绘,让读者产生共鸣。当然,作为时下丰富而轻捷地展示社会人生,书写时代精神与个人情怀的散文,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关注现实,展示民生,描写情怀,丛书选题也相应地以城市、乡村、自然、哲理等不同部分划分,有的甚至是相同的题旨下选同题文章,更有一种特别的意义。自近代以降,散文大家英雄辈出,几代人在不同的时空中,共同书写相同的题旨内容,它们被纳入其中,这虽是编辑的巧妇之作,却权当一次有如穿越性的文学同题竞技,其意义独特,足可玩味,让读者诸君从这些同题目、或同题材的展示中,更为丰富地理解散文对于人生情感和自然人文,别有情致的书写。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不同作家们的功力与魅力。无论是老者,那些上世纪初年驰骋文坛的泰斗宿将,还是后来者,那些晚出几十年后才活跃文场的新进后生,他们对于社会人生的感受,人各有异,着眼点不一,却能够在不同的背景上展示出自我,展现一个人独有的文学世界、一个人特殊的心路隋怀。这种老与新、传统与现代,互为交集的文学景象,很有意义。作家们倾力倾情地写出心中的自然,写出变化的城市与乡村,写出现代文明下的精神求索,包括种种认同与抗拒,寻找和皈依,等等,无论是正面的书写,还是质询与期待,出于人生的一种大爱,出于对社会人文、自然生态等等的敬畏与尊重,在多姿多彩的散文世界里,打造了一个集合型的文学的人文精神,书写出一个整体性的人生世界。

对散文的经典性认定,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尺,但读文相类于识人,大体是雅致清丽,有品味,有情味者,方可为大雅之作。如是,这套丛书放在你面前,你可从容地品评,或许,从这众多佳作中,看到了编辑们的心血,或者,读它们,有了一次关于散文的有意味的文学之旅,那就够了。对于散文来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人生的某种见识,得到了文学的快乐,甚至引发出阅读后的感悟,找到了自己的某些共鸣。这样,编者万幸,文学也是有幸。

文学的经典,可以是恒定的,有时也是一个活的流动体,或者,它是在不断的开掘和发现中阐释其特殊的意义的。

是为序。

写干2013年12月10日

内容推荐

徐志摩、张爱玲编著的《不算情书》是“中国百年散文典藏书系”系列之一。

《不算情书》内容介绍:亲爱的你,突然想写点什么送你,不是夜深时想你的毫无睡意,不是下雨时念你的不安忧虑,不是快乐时要迫不及待地传染你,也不是悲伤时觉得整个世界只剩你。我想告诉你,年少时我们面对面看着彼此步步走近,长大后肩并肩呵护手挽手的勇气,最向往是在年老时,坐在午后暖融融的目光里,轻抿一口暖茶,回过头,真好,你还在这里。

编辑推荐

徐志摩、张爱玲编著的《不算情书》收录了百年以来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名家名作,本辑为爱情卷。书稿既有现代大家如鲁迅、周作人、胡适、林语堂、梁实秋、许地山、郁达夫、俞平伯等人的代表作,又有活跃在当代文坛的作家,如莫言、贾平凹、铁凝、王安忆以及台港澳的龙应台、席慕蓉、董桥等人的名篇。本辑以爱情为主题,重点展示了夫妻、情人间的浓浓的真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算情书/中国百年散文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志摩//张爱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20975
开本 32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2013205520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