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阅读生死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还有很多未知的疾病还在威胁人的生命?是医生的医术差还是医德不高?我们如何看待疾病、医学技术和医生的职业这三者的关系?这是我们今天分析和解决医患关系必须问道的三个问题。孙昌林编著的《阅读生死》是一个三甲医院三十年的从医记录,是中国医学发展三十年的历史。通过一个个故事,我们能看到中国人对待疾病、对待医学技术、对待就医的观念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医生这一职业受到的影响。

内容推荐

孙昌林编著的《阅读生死》是一部探讨医患关系的随笔集。当下,“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令中国老百姓最感头痛的问题之一,由此而引发的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层出不穷。《阅读生死》从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视角,结合自己的从医经历,从医学精神、医疗过程、病患心理、医疗技术、伦理道德等角度,对医患冲突、医学发展、生老病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目录

阅读生死

向死而生

兄弟,你恨我吗

小伙子,叫我如何说你好

还生命自然

疾病能消灭吗

感念天地知

假如千千结

如何才能让你相信

当至亲徘徊在生死门槛边

六根支架能撑起什么

忧郁的眼泪

试管外的流浪

走过荆棘

爹爹何不托梦来

跪诊的医生

血液的灵魂

哦,盘尼西林

见到达·芬奇

医院的表情

寻找被温暖的感觉

沉重的锦旗

你来不来,他都在

静静走在熙攘中

你的微笑轻轻滑过

深情的寂寞和爱轻轻落地

试读章节

阅读生死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厚厚的大书,那么,与医院相遇,就是不可省略、不可不读的重要章节。

医院是阅读人生最好的场所。

医院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和终点的必经驿站,在这里,浓缩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凝结了生命中的爱恨情仇。一切都被推到极端,逼到悬崖边上,别无选择。在生死面前,任何情感都展露无余,任何品性都裸露呈现。在医院阅读人生,阅读生死,比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看得真实、直白、深刻。

在此阅读生死,再愚钝的人,对人生也会有所领悟。

至于生,虽是人生的起点,但与本人无关。因为每个人出生时,不是他(她)自己所能决定了的事,也是他(她)无法选择的事。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是赤条条的柔软软的肉球一个,迷迷糊糊的小人儿一个。即使后来的伟人、名人、贵人,就是皇帝从娘肚子里出来,都差不多一个模样,绝不会有惊天破石横空出世的景象。无论当时千宠万爱集一身,还是狗嫌一般裹在破布里,这个小人儿感知不了,体会不深,即便有感受,也只会傻乎乎地啼哭。就是哭声,也绝不会是如赞美诗般吟唱的婉转美声。因此,“生”的章节并不精彩,也不深刻。如果有,那一定是别人后来强加的、编撰的。当然,看晚辈出生,不免洋溢出无限喜悦,感叹世间沧桑,这已然是过来人的感受。

“死”的章节就大不相同了,无论生命长短,只要在人间走一遭,就与社会、与亲人、与自己产生了千丝万缕纷繁复杂的联系,加进去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胞元素,比如文化基因,比如知识教育,比如跌宕经历,比如爱恨情仇,人的思想、观念、品性、态度、行为等等,就变得复杂起来,于是“死”的章节,就呈现出缤纷的书写,让人读来感慨万端。

中国文人大多忌讳谈“死”,从孔老先生开始,“未知生,焉知死?”拒绝弄懂“死”是什么,听到“死”字,就汗毛直竖,紧闭双唇,躲得远远的。实在躲不开,文人的眼泪就和着墨水涂满一纸,哭声能穿透书本。自己哭天喊地也就罢了,非得让读者陪着流泪。一部中国文学史仿佛一条泪浪翻滚的长河。

权贵更是怕死。中国皇帝都渴求“万岁”“万万岁”,结果没有一个“万岁”的。贪心太重,反倒伤了身心,自古皇帝多短命。科学昌明的今天,人们更相信科学是万能的,一切疾病都应远离人类才是。如果科学不能战胜疾病,人类就无助,科学家就无能。2013年11月,在香港举行的一次抗癌筹款慈善晚宴上,一个小朋友面对镜头,用稚嫩的声音问道:“等我长大了,还要这样无助地面对它吗?”这句话,刺痛了在场的一位记者,他感叹道:“这场人类与癌细胞的拉锯战,有没有尽头?曾经战胜过天花、麻风等疾病的科学家,在这场战争中有没有取胜的可能?”面对这一串串的不舍追问、苦苦相逼,我想,科学家们一定会不寒而栗。其实,在人类与疾病之间,从来没有谁战胜过谁。某些疾病一时间可能控制,但它狡猾得很,打不赢就溜,藏匿到你找不到的地方,等你几乎忘记它了,它出其不意出来骚扰你一下。例如,2003年的SARS,人们谈之色变,如今它躲到哪里去了,谁也不知道。旧的疾病控制了,新疾病又产生了,如前些年不知艾滋病为何物,如今全球流行;过去结核病看似被消灭,如今又化妆出场。疾病与人类总是相伴相行,正如自然灾害,人类不可能与大自然对抗。如今人们明白,最好的方式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于疾病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其实,疾病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特殊礼物,以免人类丧失应有的抗争和自强不息的能力。生病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逾越的经历,它让人在贪图享受时敲打一下,珍惜健康,珍惜生命。死亡是苍天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剑,时时警告人们,生命是有限的,用心过好每一天,不让自己枉在人世走一遭。如果忽略、不屑甚至厌恶这些上帝赐予的礼物,生命的价值至少丧失一半,幸福的滋味至少冲淡五成,世界也会变得无趣、乏味。

不是么?人们还是常常犯糊涂,有时智力不及一个乡下老太。小时候,我妈常说:“人死如灯灭。”我不懂,妈妈说:“灯灭了,睡觉去。”人死了,就是睡觉去了,再自然不过。地球上成万上亿种动植物,生生灭灭,构成万千气象,世界因此而精彩。

如果世上所有的动植物只有生,没有死,这地球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灯灭了,夜幕降了,该是回到祖先怀抱的时候,就该回去,要不然,祖先们会很寂寞的。

读懂了生死,人活着就不犯迷糊,还有啥事放不下。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阅读生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昌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04922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4021464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