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侗族生态文化概论
第一节 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生态文化的兴起
第三节 侗族生态文化的形成
第四节 侗族生态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第五节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共同任务
第二章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两江”上游和分水岭
第二节 肥沃的土地与温暖湿润的气候
第三节 丰富的物种资源
第四节 世外桃源
第五节 侗族祖先对地理环境的初始认识
第三章 悠久独特的民族历史
第一节 古代越人的后裔
第二节 侗族的自称与他称
第三节 独特的侗族民间习俗
第四节 汉文古籍中关于侗族的记载
第四章 同宗共祖德原生观念
第一节 龟婆孵蛋在溪边
第二节 侗族人心目中的“生命之网”
第五章 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
第一节 侗族的民间信仰
第二节 神树崇拜
第三节 山神崇拜
第四节 入神崇拜
第五节 天神崇拜
第六章 依山傍水的人居环境
第一节 青山绿水侗乡美
第二节 鼓楼花桥侗寨奇
第三节 汪汪鱼塘家家有
第四节 清清泉水处处流
第七章 固土保水的耕作制度
第一节 耕作制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以种植糯稻为主的传统农业
第三节 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第四节 天然的有机肥料
第五节 多样化的糯稻品种
第六节 稻鱼鸭并养的生态模式
第七节 独特的糯稻人文生态
第八章 植树护林的民族传统
第一节 杉木、油茶等林特产品之乡
第二节 遍及侗乡的木质建筑
第三节 东晋古杉群
第四节 数十万份古代林契的见证
第五节 侗族民间护林约法规章
第九章 协调节制的人口繁衍
第一节 侗族人口的分布及变化概况
第二节 神秘的“换花草”
第三节 人口密度的自我调节
第十章 天人和谐的艺术追求
第一节 中国最早的民间歌谣
第二节 天籁之音哪里来
第三节 用歌养心的民族
第四节 尊崇自然的仿生创造
第十一章 自我约束的民间规约
第一节 盗是恶之源,平为公之本
第二节 原始共产制的解体与“侗款”的产生
第三节 严于律己的《约法款》
第四节 《约法款》对现代侗族社会的影响
第十二章 侗族生态文化现状
第一节 森林植被屡遭破坏
第二节 耕作制度彻底改变
第三节 工业污染无孔不入
第四节 文化传统逐渐遗失
第十三章 侗族生态文化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侗族神话中发现的原生观念
第二节 侗族村寨依山傍水的文化传统
第三节 侗乡清水长流的奥秘
第四节 侗族生态文化思想的形成
第五节 侗族古树崇拜文化现象调查
第六节 侗族崇尚自然保护的原因
第七节 侗人心身和谐的艺术文化
第十四章 黎平侗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弘扬侗族文化与发展林业经济
第二节 以“生态为本”的侗乡发展思路
第三节 侗乡林业的发展与未来思路
第四节 侗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以黎平肇兴侗寨为个案
第五节 侗家人保健品——甜茶的开发
第六节 乌饭树价值考
第七节 侗族生态环境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八节 肇兴侗寨绿化规划设计构想
第十五章 建立“侗族原生态文化保护与发展实验区”的构想
第一节 重要意义
第二节 保护试验的区域范围
第三节 保护试验的重点内容
第四节 保护试验的政策与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