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
内容
编辑推荐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是畅销书作家王臣的首部旅行随笔,也是作者本人经历了一番从身到心的人生体验之后,对生命、对爱情的重新思考。

当爱情远离我们的时候,不再牵手,不再相依,一个人暂别繁华,回到返璞归真的世界,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走出心情的阴霾,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青春,它是一条无尽公路。如果,你在路上,如果你在行走,那么,青春不止三年、不止五年、不止十年,它,分明就是一辈子的事。

内容推荐

王臣编著的《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是一本“在路上”的书。

清寂的文字,静美的图片。一切都与拉萨有关,一切都与佛有关,一切都与爱有关,一切都与生死、欢离有关。从拉萨开始,去往哪里?这条路很长,并将永无止境。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这本书,写给你。写给漫长旅途和圣城拉萨。写给,在路上的,行人。写给,朝圣和皈依。

目录

序·我们始终没有牵手旅行

■出发

■到达

八廓街:莲花

布达拉宫:日光倾城

宗角禄康:流散的人

大昭寺:重量

小昭寺:微光

策门林:对照

喜德林:废墟之丽

丹杰林:不知仪轨

功德林:落寞

色拉寺:寂静或喧嚣

哲蚌寺:寺与宫

乃琼寺:孤独

扎基寺:色即是空

下密院:路遇之喜

罗布林卡:传奇

药王山:烟·火

拉萨河:流浪与狗

藏博物馆:一线

■回家

试读章节

布达拉宫:日光倾城

1

旅行,就是行走,一直不停地行走。

心无旁骛又肆无忌惮地行走。

拉萨,天气那么好。日日晴天,日日有光。纵偶有雪落,也是挡不住那耀目的光的。是那么清净的一个城市,连那日光落下来,都觉有一种安稳在。拉萨,城不大,我在的时候,恰逢淡季,人亦不多。独自穿梭在那些低温的街道上,越走越沉默。却不觉冷。

要去布达拉宫的前一晚,从酒友的队伍里抽身出来,沿着八廓街,一步一步走。随处可见伏地朝拜的信徒。有少年,有孩童。有女子,有老人。旧破的衣物遮蔽的不仅是单薄肉身,还有那些沉重又沉重,苍老又苍老,洁净又洁净的灵魂。

是不敢轻易写“灵魂”二字。

在这里,却常用。

最后停在大昭寺前方,坐在路障石上,沉默。明日的布达拉宫里,定是会遇到更多的老灵魂。热爱这里的人,都是沧桑的吧。不是有沧桑的肉身,便是有沧桑的灵魂。忽想给远方的人写几张明信片,但拿起笔,又有不知,能说些什么。

是太久没有给人写信了。

而所有的微细的感动知获,亦都无法被言说。

在这里。

2

次日是个好晴天。

因前一日冒失赶去布达拉宫时已是下午,被售票员告之,两点之前方才可以购票入内,这以后,是不能进去了。于是,才有了经验。第二日,顺利抵达,购票,入布宫。

入布宫之前,在旁边的一家名叫“雪神宫”的藏式餐厅里吃了简单的炒饭,喝了一壶甜茶。味道皆好,也很实惠。身旁皆是朝拜的藏族同胞,因是旅行淡季,几无他族人。但餐馆生意依旧极好,没有单独空位。藏族同胞亦热情,为我留出一个座位,愿意与我拼桌。

同桌的几名藏族中年女子,长得好看,会说汉语。教会我用藏语说“姑娘”和“小伙”。她们问我是做艺术行业的吗?我说不知道算不算。又问我第几次来西藏。我说第一次。你会再来的。她们说,她们觉得我跟这里有缘。

是,我是一定会再来的。

3

饭后,一个人人布宫。

它看上去是那么雄伟宏大。盘山而上,仿佛是要长进云团、长进天空当中。红白相间,看着莫名有一种庄重和肃穆。人生,总是需要一些严肃的人和事,甚至物件建筑,来供你眺望,甚至信仰。布达拉宫便是这样的。无数信徒朝圣至此,为的不过只是与它靠近些。

布宫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

彼时,松赞干布只有十七岁,是真真的少年郎。却又实在不是平凡人,它看上了这块原本叫做“吉雪沃塘”的风水宝地,要在这里筑殿造城。而筑建布宫的前身,红山宫寨,便是这城池当中的第一项工程。

据史载,松赞干布时期,红山宫寨先后大约进行了三次重大扩建。初次是在公元633年,五世达赖在《西藏王臣记》一书当中,如是写到它筑建之后的模样:“其宫如帝释天堂移来人间,华丽悦目,如天庭玉阶,高峻威严。宫成,遂与神变大军同住其内。”

第二次,大约是在两年之后。即公元635年,是受尼泊尔公主的建议,扩建了红山宫寨。萨迦派高僧索南坚赞曾在《西藏王统记》一书当中详细记述了二次扩建后的宫堡。赞它:“论其静美,则等同于大自在天之胜妙宫殿,视无餍足……世绝其伦。”

第三次,是在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即将入藏之前。松赞干布深为求得上国公主为妻荣耀,觉得理应为公主重新筑建宫室。于是,红山宫寨有了第三次扩建。

但那些古旧沧桑的建筑,终究是敌不过人祸天灾和历史烽烟,日渐破败,破败,再破败。终致成为一片荒凉入骨的废墟。晾晒在红山上,像是拉萨城的一块疤。愈合不了,消失不掉。

直到公元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着手重建。

彼时,它终于有了新的名字:布达拉宫。

从公元1645年藏历四月初一,布达拉宫重建工程正式开工起,布达拉宫经五世达赖之后完成了白宫的筑建工程,又在五世达赖去世八年之后经第巴桑结嘉错执手,完成了红宫的筑建工程,于此,方才落定成而今你我可见的宏伟模样。

布达拉,是梵文“普陀珞迦”的变音。据佛经记载,普陀珞迦是观音大士的道场。由于历代达赖被视为观音大士的化身,当中亦供奉着极神圣的观音像,所以便以“布达拉”来命名这片宫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看上去好雄伟,实在是横空出世的,那么桀骜不逊地立在红山之上。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光耀目的顶。三万丈日光落下,罩着它,实在令人不能不敬畏。立在山脚如我的人,忽就小到尘埃里,变得好轻,好轻。

入宫门之后,跟随人流顺着石道往前,盘山拾级而上。多年前,我尚是无知少年,却已神往这一处。到而今,进得这里,与佛祖靠得那么近,是真也幻。想到这一处,心,忽然就激动了。

路上除了三三两两的旅行团,如我一样的散客不多。倒是遇到一对来自广东的夫妻被我记得。男子瘦小,女子却胖,样貌是寻常的,着装亦朴素,在旁人看来许是极普通的一对爱人吧。但我却将他们记得那么深刻。他们就那样,手牵手,一直走,累了休息,然后再走。他喂她喝水,她替他擦汗。举手投足全不做作。

而那眉目之间,尽是深静的温柔。

他们经过的事,悲与欢,我皆不知。他们将要遇到的事,离与合,我亦不能预料。但这一日,他与她一起牵手旅行,走在进入布达拉宫的石阶上,已是得尽了爱之荣光。拥有对这段感情最真切的把握。爱,原本便不在过去,也不在将来。只在当下。

是,还是有爱的。这凉薄的人世间。

到大殿门口,我也微微有倦意。山路毕竟山路。是需要好体力的。要进入的一刹那,忽然慌张了。是,这一刻,它就在我的面前。触手可及。从少年梦想里,拉近到小说创作中,再到旅行地图纸上,最后,它竟果真就矗立我面前。咫尺之遥。

是带着一颗极温柔的心,我走进了布达拉宫。

P29-36

序言

我们始终没有牵手旅行

一个人,

要有多大的勇气,

才敢对爱,念念不忘?

一个人,

要有多大的决心,

才能和爱,分开旅行?

许巍,唱《旅行》。

阵阵晚风吹动着松涛 / 吹响这风铃声如天籁 / 站在这城市的寂静处 / 让一切喧嚣走远 / 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 / 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 / 看那晚霞盛开在天边 / 有一群向西归鸟

谁画出这天地又画下我和你 / 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 谁让我们哭泣又给我们惊喜 / 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 总是要说再见相聚又分离 / 总是走在漫长的路上。

人与人之间的聚散悲喜,平日里,会变得细碎微琐,成为日常生活。但在路途之上,却不同,它们会被还原成最初的模样,成为内心力量映照出的珍贵点滴。会变成一帧一帧或温柔或雄劲的记忆画面。陈列在时光深处,供生命纪念,支撑未来的自己。

所以,你告诉我,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对你的一字一句,以至一颦一笑,我都是坚信不疑。因这世上,有了一个你,我方才成为我,与别的任何男子皆有微细差别的我。温柔有时,暴烈有时。并以为孤独,是宿命。

于是,我会开始担心。

担心自己的身体,有朝一日会在这庸碌的生活里被磨成一艘老去的木船。没有梦想,没有远方,甚至没有儿女情长。那样的话,真是可怕。但而今,你告诉我,是时候上路了。去漫游,去远行,去流浪。你说,我的身体属于路途,属于远方,属于山,属于水,属于风月,属于花雪。

我依然相信你的话。

所以这一日,我决定出发。如你所说,我们不应一生庸碌,我们理应活得热烈丰盛。而路,是一定要走的。不只是为生计驱迫的水泥小路,更需要的是,停下来,去“歧途”。去走,蜿蜒的、陡峭的、僻静的、迂回的、甚至无尽险峻的、长满红花绿草或是高树森然的路。

可是亲爱的,你不在。

我们始终没有牵手旅行。

若问我旅行的意义。我定是答不上来的。那是属于人生的课题。能够回答人生的,只有时年、岁月、以及那些行于路上的知获和体悟。而旅行之前,谁也不会知道路遇之人、之事、之情会带给自己如何的惊动和深意。一场旅行,许就果真会改变整个一生。

这又是旅行最令人着迷之好。

而这旅行之难,却也实在值得一提。会说,没有时间。会说,财力储备不够。会说,总遭遇种种意料之中或意想不到之困阻。所以,它往往一直住在计划当中,一日,两日,甚至一住多年,不能被实践。可是有一日,翻杂志,赫然看到一句话:

所有不能旅行的原因都是借口。

细想,再深想。你一定知道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精准,多么好。早在半年之前,便与亲友们说过要开始旅行的事。朋友里的J小姐听到之后尤为兴奋。她说,你一定要来拉萨,必须要来拉萨。身在拉萨的J小姐便跟我讲述了拉萨的种种好。而拉萨种种又种种的好,世人一早便知道。

于是,我说:好。

从哪里开始自己的行程,看上去是重要的,却也是随缘来定的。既有人向我提出这样一个众人心向的去处,那么,以拉萨当做自己旅程的开端、第一站,想来也是很好的。

人生总是需要一些或抵死缠绵或销魂旖旎的爱与恨交织,方成其味。亦需要一些陌生远路来颠簸、浪行,方成其色。其实,青春。它是一条无尽长路,不止三年、不止五年、不止十年,它,分明就是一辈子的事。如果,你,在路上。

母亲信佛。她得知我要去拉萨时,再三叮嘱我拜佛。我说,好。这世上,如果还有一个城市,是一辈子非不去可的。那么,它一定是,拉萨。

那一日,天蓝如洗,我心如镜。

飞行在三万英尺的天空。

我写下这篇序。

这本书,写给你。

写给漫长旅途和圣城拉萨。

写给,朝圣和皈依。

写给,在路上的人。

王臣

二〇一二年二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9080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