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雅扬州(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深圳传媒人陆华首部散文集《风雅扬州》最近由海天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他调任深圳广电集团以来十年间的14篇随笔,文章多为山水行涉、谈古论今、咏物言志,但都不落窠臼,总有新趣味。本书文字优美,诙谐,图片相得益彰。包装精致、典雅。这是一册耐人品味的小书。

内容推荐

《风雅扬州》收录《风雅扬州》、《烟花三月瘦西湖》、《水墨西塘》、《平山堂纪游》、《桃花江上美人窝》、《衡岳揽秀》、《激赏张家界》、《奇特的瓦当文化》、《二访西柏坡》、《迎客松与“恶门神”》、《感受德意志》、《学习张骞好榜样》、《闲话“丛林王国”》、《奥地利DO RE MI》。这些文章,均配有作者拍摄的相关图片。它们是作者陆华以文字与摄影形式记录知行合一诸多感受、抒发况味人生坦诚心语的自选集。

目录

陆野华踪自在心(代序)

风雅扬州

烟花三月瘦西湖

平山堂纪游

水墨西塘

奇特的瓦当文化

二访西柏坡

迎客松与“恶门神”

学习张骞好榜样

衡岳揽秀

桃花江上美人窝

激赏张家界

感受德意志

奥地利DO RE MI

闲话“丛林之国”

后记

试读章节

风雅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壬午年季春末,扬州市人民政府、扬州电视台和中国黄河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烟花三月瘦西湖》电视易地采访活动。我与海龙、嘉澍两位兄弟借机亲历了一次名副其实的“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次采访活动要求所有的参赛者—一来自全国30余家省、市电视台的编导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统一命题《烟花三月瘦西湖》。这无形中让早已蜚声中外的瘦西湖,于烟花三月的妩媚季节里,又平添了30余份妩媚的领悟、妩媚的解读,而且这30余份妩媚的领悟和解读是通过影像的形式表达呈现的。

根据命题,采访活动由“天下西湖三十六,惟有扬州西湖瘦”的瘦西湖展开。于是,我们循着乾隆皇帝当年畅游瘦西湖的线路,步入了一个千娇百媚、曲尽婀娜的风雅世界。

说起风雅,若套用时下里狗仔队员们常用的一句、用以形容演艺界大腕超乎寻常演技的时髦语“戏骨”,做一个不甚精准但多少也能靠上点谱的形容,扬州的风雅可谓是深入骨髓、百炼成精了。

就好比一个真正风雅的人,即使身着土布粗衣,但其风雅的光彩依旧无法被掩盖、湮没;而一个粗俗的人,即使峨冠博带、满身华服,其无法入流的气质依然无法得到提升和进化一样;扬州的风雅是与生俱来的,是渗透到骨子里的,是经历过千锤百炼和精益求精的。

与许多舶来品式的风雅不同,扬州的风雅是纯粹的、正宗的和接地气的。

扬州的风雅之纯粹,指的是其品相、品质。如人之风雅,贵在精神实质与境界高低。衣着举止的雅丽,琴棋书画的精通,都不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真正的风雅是要透过这些形式,得到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气质。而扬州的风雅恰恰如此。

扬州的风雅之正宗,指的是其血统。古城扬州历来以其历史悠久、文物彰明著称海内,闻名遐迩。因此,其风雅始终都与中华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一脉相承。汉代佩玉,唐朝好诗,宋代喜词,元朝爱曲,名邑扬州朝朝不落,代代领新。有关这一点,只要看看那些历朝历代来此寻胜探幽的文人骚客们留给扬州的华章丽句,便可得到佐证。

扬州的风雅之接地气,是说其地域特色浓郁。扬州是博大精深的博物城,笔补造化的书法艺术、神似取胜的国画艺术、气韵生动的雕塑艺术、五彩缤纷的工艺美术、淳朴深厚的风俗民情、奥博罕见的典籍收藏、古色斑斓的雕版印刷、乡土气息的戏剧曲艺、巧夺天工的园艺技术……这些异彩纷呈的艺术门类,扬州应有尽有,俯拾即是,并蟾宫折桂,名满天下。我以为,我们尽可以将这种具有浓郁扬派风格、扬派气质和扬派印记的风雅,称其为扬派风雅。

扬州一地,扬派风雅无处不在。

在清代乾嘉年间赢得过“扬州园林甲天下”盛誉的扬派园林,可谓如雷贯耳,风头最劲。所谓“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描绘的就是扬州城“园林遍布街巷,宅中有园,园中有宅,满城宅邸满城园”的扬派风情、扬派风雅;而在这“满城宅邸满城园”的扬派风情与风雅中,最令人称道的则当属“假西湖之名以行,‘雅的这样俗’”(朱自清语)的湖中瘦西子——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扬州西北郊,原名保障河,亦名保障湖、炮山河。隋唐时期仅为扬州城的城壕兼泄洪河道,后经历朝历代疏浚和治理,逐步沿河道两岸开始构筑私家园林,直至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即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时,达到全盛,形成了著名的二十四景: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览胜、>台春诗社、长堤春晓、荷浦熏风、碧玉交流、四桥烟雨、春台明月、白塔晴云、三过留踪、蜀冈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双峰云栈、山亭野眺、临水红霞、绿稻香米、竹楼小市、平冈艳雪、绿杨城郭、香海慈云、梅岭春深、水云胜概。

作为扬州城名头最响、占地面积最大的湖上园林,瘦西湖与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瘦西湖是必到之处,可见在帝王的眼中,瘦西湖是一个风景绝佳之处。大诗人李白曾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就是指扬州的风景之盛,而扬州的风景却在瘦西湖。曾因《闲话扬州》而引起扬州人众怒的民国才子易君左,评品瘦西湖时却不吝溢美之词:“有人觉得很奇怪,怎么杭州有一个西湖而扬州有一个瘦西湖呢?你要游过瘦西湖才知道‘瘦’字之妙!不是我们瘦子说瘦子的好处,以美人而论,肥环真不如瘦燕;以食物论,馒头倒也不及花卷。西湖是不瘦不胖,太湖我叫他做‘胖西湖’,扬州瘦西湖真是又媚又俏!”

而谈论起又媚又俏的瘦西湖,还是几位在我们采撷瘦西湖秀色美景过程中,闯入我们镜头里的扬州市民说得妥帖、实在——

“烟花三月的瘦西湖,美在桃红柳绿,美在烟花纷飞,所谓的烟花是指柳絮纷飞如烟一般的景观,置身其间,就如同入了仙境一样,飘飘然美不胜收。”(市民甲)

“扬州的西湖不像杭州的西湖大,扬州的西湖瘦,为什么加一个‘瘦’字,瘦便‘小’和‘长’,也显得‘清秀’,不是邋里邋遢的样子,有一种清瘦的神韵。”(市民乙)

“扬州瘦西湖的风景跟杭州西湖的风景不同,扬州的山是平的,平山堂:花是琼的,琼花。”(市民丙)

好一个又媚又俏的湖中瘦西子,好一个山平花琼的诗画瘦西湖。正所谓“百家争鸣,见仁见智,大俗大雅,殊途同归”。我想,这种“各花入各眼,曲异妙同工”之境界,不正是瘦西湖那天下无二之扬派风雅的精妙所在吗!

瘦西湖全长约6公里,最宽处不及百米,整个河道清瘦而狭长。按照中国园林“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之造园理念,以及“园有静观、动观之分”之筑园法则,融于二十四景(二十四景现已不完全复存)中的厅、楼、阁、馆、斋、轩、榭、亭、廊、舫、路、桥、墙等筑园要素,星罗棋布于瘦西湖两岸,让游人一路行来,犹如置身于佳景不断的山水长卷,边展开边看画,桃红柳绿,妩媚妖娆,疏影横斜,满园飘香,既有诗情又富画意,还有风花更多雪月,正所谓“两堤花柳全是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而论及瘦西湖的诗情画意及风花雪月,散落在瘦西湖河道两岸的二十四景,就是那多情的诗、优美的画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风花与雪月。

P1-5

序言

陆野华踪自在心

陆华把一摞书稿放到我的桌子上,笑眯眯地说让我给他的书写个小序。我虽不喜欢写这类东西,可兄弟的事还是得办,我应承了。

我觉着为人家的书写序,目的不外有二:一是说说写书这个人怎样,二是说说这本书的内容和水平怎样。仔细想想其人,慢慢品味其书,我个人认为写书的人是个明白人,写的这本书也是一本明白的书。

先说其人。十数年前,我刚接手一家电视台的小报社。工作是新的,接触的人当然也是新的。那时陆华在报纸的头版当编辑兼记者。说真话,头版的活不好干,时政内容是容易出彩,可也容易出错。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头版送审的稿子政治尺度把握得很准确,表述的角度也独到,就是一般陛的稿子经过他的修修补补、删删剪剪也换了个样,显得准确、干净、利落,散发着他自己的味儿。几年下来,我算拣了个轻松。我知道这份轻松是和他的努力工作分不开的。陆华好书,这是他的一大长处。说他好书,是说他好读书、善思考、会用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人活着什么事都得整明白”,因此,他的文章是胸中有根、脑内有谱、笔头有准。他的工作是出色的,再看看他的好房、好车、好酒、好友,你就会明白“把什么事都整明白”这句话,其实是他对工作、对生活不变追求的标准和要求。

再说其书。陆华是编辑也是记者。职业的特点要求他要不断地天南地北地跑。日积月累的文字经过整理加工也就成了现在这本书。其中主要篇什都是游记和散文。此等文章大多是山水行涉、谈古论今、兴怀放歌、咏物言志……他也莫能外。他是个极有眼力的人,总是能发现新的事物,让人眼前一亮,看完这本书,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业余的作者写了一本专业的书。

2007年春上,陆华去了趟西柏坡。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它的每寸土地都有中国革命深深的印记。毛泽东同志的旧居、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每一处都让人脸热心跳。而陆华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在这些大家都熟知的文物上。他紧盯住了—个澡盆一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时用的—个在当时说来相当高级的澡盆!陆华思考着、疑虑着:“主席泡一次澡得弄出多大的响动(耗费多少人工的意思)?”可当他了解到这个澡盆是前方将士拼了命才弄到并要求一定要把它送给毛主席时,陆华思绪翻飞,感慨万千。他想到的是:将士们的伟大统帅在彻夜不眠地工作后,极其疲劳地躺在这个澡盆温热的水中,他会顿时劳倦消散,精神百倍。也许,在蒸腾的水雾中,一个个伟大的战略构想和新中国的宏伟蓝图都铺展开来!由此,陆华在《二访西柏坡》中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答案:这不是一个小澡盆,是千千万万的将士对他们伟大统帅无比的信任和热爱,是凝结党和群众之间的血肉深情。有谁还会轻视这个澡盆在中国革命和战争史上的地位和重量呢?!《感受德意志》是他的旅欧行记。去了别人的国家,看看风景,了解一下风土人情,吃点喝点,那也算够本。可陆华偏是爱琢磨的人,看到和想到的也就和别人不同。他看了德国的奔驰汽车博物馆,从心底生发出对德意志民族严谨和一丝不苟的精神的敬佩。f电ff]制造了世界一流的汽车,也制造了德意志工业一流的品质和精神,他用文章把这种精神——做什么事都该当如此——说给世人听。在飞驰的车窗外,德国蓝天如洗,满眼都是绿草茵茵,山清鱼欢,他陶醉了。可他的眼睛又发现了大问题:怎么没看见望不到边的青纱帐?这么肥的土地上不长庄稼?当他了解到这是德国实施的农业政策的结果时,他开始猛烈地抨击这种“忒过阴损”的政策——“种粮伤地,种草养田”,德国是为了不让自己国家的土质过早受损才这样干的。我们在此不指责德国的农业政策,也不评价陆华的抨击言论是否正确,但文章如果不能给读者提供全新的视角、思想、情感以及鲜明的个l生与感受,那么,他的文章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风雅扬州》一篇写得深深厚厚、远远近近、清清淡淡、详详实实。我虽因脚懒未去过扬州,但借得他的一篇文章之帆把扬州游了一遍。游记类文章大妙之章,就是读者借着旅人的疲倦之身和劳顿之笔,坐在家里就走遍了山川,熟知风土。通过《风雅扬州》,我才知道美丽的瘦西湖原本是条河以及这条河流淌出的故事。那依依杨柳,那曼妙女人,那画舫中捻须自吟的帝王,二十四桥上的月亮和轻风驮来的悄悄隐隐的箫声,更何况雨后湿漉漉的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旁香透时空的酒肆茶坊……顺着这文章,你和我一样会一步步地走向扬州,走向平山堂,走向祖国所有的名山大川……

以上文字,都是我自己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把这本书当成个小“超市”吧——《二访西柏坡》《感受德意志》《风雅扬州》《平山堂纪游》《水墨西塘》《激赏张家界》……把这些篇什采上一篮,请诸君自己去品评滋味吧。

石飞

2012.4.19

后记

萌生写书的念头,是早些年便有了的。但因冲动一直不是十分强烈,始终未能洋洋洒洒于笔下。直到2010年中秋,在事先毫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一时兴起,不吐不快,遂运笔开篇,并一发不可收,直至今日结集成册。

从丰富人的精神需求角度而言,人总是要找点乐趣打发闲暇时间的。至于乐趣的高低贵贱、雅俗土洋,则因人而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我闲暇里的乐趣,一直以来都是跳跃不定和杂乱无章的。这么说,倒不是有意暴露自己“熊瞎子掰苞米——掰一穗丢一穗”式的老毛病;实在是从小至今,经我摆弄过的、称得上是玩意的乐趣,至少不在五六项之下,如:习练小提琴演奏、胡拉乱弹键盘乐器、胡吹乱奏铜管乐器、端着照相机四下里胡扫乱瞄、附庸风雅品赏书法字画、鼓捣摆弄室内陈设装饰、热衷于购置中式家俬,以及根据眼缘及财力收藏艺术品……若按每玩上一项新鲜玩意,总得耗费掉三五年工夫计算,以上所列,少说也耗费掉了我近30年的光景。加之闲暇时又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琐事经常打扰,因此,这么多年下来,写书的念头于我,始终是停留在光说不练的“嘴把式”阶段。直到2010年9月将犬子送去京城读大学后,我用以打发闲暇时间的乐趣始才转移到自娱自乐的信手涂鸦上来。

作为一名学习物理出身的人,喜舞文弄墨,厌定理定律,这在常人看来似乎有些离经叛道。而我恰恰就是那为数不多的叛逆者之一。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出外谋生的30年间里,除去涉足江湖的最初两年,我有幸混入教师行列干了两年“误人子弟”的勾当外;此后的岁月,我几乎都是行走出没于传媒机构;就连中途下海经商那几年所赚到的钞票,亦都跟附庸风雅密不可分。如此看来,我这辈子是注定要在这个行当里厮混到退休啦!真对不起啦,那些曾经让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这定理、那定律!实在抱歉啦,那些教了我四年物理知识的大学老师们!

本书是从我调入深圳广电集团后10年中所积累下的文字里整理加工出来的,所配用的图片亦是我晋升摄影发烧友后拍下的习作,虽有幸被灌上一顶“处子作”的大帽子,可我心里十分清楚,其不过是不安分的我信手涂鸦之消遣之作,其性质与“票友”玩票并无二致,所呈现给读者的亦不过是我的“家庭作业”和“课后练习”。因此,还望读者多多批评,多多指正。

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本书的顺利出版,自然也离不开我的良师益友们的鼎力相助——

感谢石飞大哥在百忙中分心为本书作序。石飞大哥于我亦师亦友,其文采俱佳的诗、词、书、画,耀我眼目,益我学养,励我明志,催我进步。可以说,在石飞大哥麾下工作的那一段时光,回忆美好而难忘。

感谢责任编辑志斌贤弟为本书的出版不辞辛劳、不吝赐教。论及我与志斌贤弟的交情,可以八个字概括:萍水相逢,一见如故!这事还要从我们的儿辈读小学的时候说起。那时,我们两家相邻而居,由于两家的孩子同在一所小学里读书,一来二去,孩子的妈妈们首先成为了闺中密友,再接下去,我与志斌也晋升成莫逆。一转眼,十数年下来,我们一南一北两家人(我们家来自东北,志斌一家来自安徽),君子之交虽淡亦甜,不似亲人胜似亲人。而志斌贤弟家学之深、学养之好,亦令我每每与其纵论古今、谈天说地时多有教益。古往今来,肇始于父辈的“父一辈子一辈”关系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而发端于儿辈的“子一辈父一辈”关系却十分鲜见,我与志斌可算是一例吧。

最后,向这么多年来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家人表示感谢。是你们无私的爱,帮我成长,助我进步,强我身心,健我体魄;尤其是贱内糟糠,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相依相随,不离不弃,相夫教子,功不可没。在此献上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表感激之情,致崇高敬意。

本书记录的是一个读书人知行合一的诸多感受,本书抒发的是一个电视人况味人生的坦诚心声,读者若能从中分享到快乐、会心到喜悦、引发出共鸣,我将不胜感激、荣幸之至。

2012年5月3日

陆华写于深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雅扬州(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04510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1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196
13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