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股圣彼得·林奇给股民的忠告
内容
编辑推荐

《股圣彼得·林奇给股民的忠告》由王东萍所著,本书形式新颖,通过彼得·林奇自述的写作方式,汇聚了林奇投资生涯的精髓和精彩言论。读者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投资大师,聆听大师讲述投资真经。

内容推荐

《股圣彼得·林奇给股民的忠告》由王东萍所著,《股圣彼得·林奇给股民的忠告》是一本彻底改变中国股民炒股、投资、理财观的财富增值之书!彼得·林奇是麦哲伦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聚财巨头,投资回报率曾一度神奇的高达2500%。在彼得·林奇出任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

目录

第一章 长期投资,耐心持有

忠告1:集中投资,适当分散

忠告2:只投资你输得起的金额

忠告3:长期投资,耐心持有

忠告4:最好的选股工具是常识

忠告5:“逛街选股”

延伸阅读一:是川银藏的投资策略及理论

延伸阅读二:巴菲特的企业价值评估法

第二章 公司股价走势取决于公司价值

忠告6:大公司的股价很少会有巨幅的成长

忠告7: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进行投资

忠告8:公司股价的走势取决于公司价值

忠告9:用“鸡尾酒会理论”研判行情

延伸阅读一:巴菲特——不熟悉不做

延伸阅读二:帝纳波利——关于交易与计划重要性的11条准则

延伸阅读三:邓普顿的投资法则

第三章 选择低迷行业中的优秀公司

忠告10:首先要确定所选公司属于哪一种类型

忠告11:选择低迷行业中的优秀公司

忠告12:拥有一个“利基优势”的公司

忠告13:选择任何人都能经营的公司的股票

忠告14:选择这几类公司的股票

延伸阅读一:巴菲特——要拥有令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竞争优势

延伸阅读二:安东尼?波顿——了解经营管理团队

延伸阅读三:拉尔夫?万格的选股标准

第四章 逆向投资:消息越不好,越是好时机

忠告15:越早投资越轻松

忠告16:利用利空消息买入优质股

忠告17:成为真正的逆向投资者

忠告18:发现被市场低估的股票

延伸阅读一:巴菲特——投资业务模式简单清晰的公司

延伸阅读二:巴菲特买入运通

第五章 避而不买的股票

忠告19:小心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

忠告20:小心“下一个公司”

忠告21:小心“多元恶化”的公司

忠告22:小心低声耳语的股票

忠告23:小心过于依赖大客户的公司股票

延伸阅读一:拉尔夫?万格——识别主要趋势

延伸阅读二:安东尼?波顿——选股的秘诀

第六章 对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持有的勇气

忠告24:好股难求,不要轻易卖出

忠告25: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思考

延伸阅读一:伯顿?马尔基尔的投资五原则

延伸阅读二:巴菲特——从有强赢利能力的稳定行业中选股

第七章 不要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

忠告26:不要因恐慌而全部贱价抛出

忠告27:当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亏损时卖出

忠告28:当股票价格大大超出其本身价值时卖出

延伸阅读一:费雪的八大投资心得

延伸阅读二:约翰?内夫——选股七要素

延伸阅读三:约翰?坦伯顿的16条投资法则

第八章 股市走势图分析不是一门科学

忠告29:不要听信各种股市分析

忠告30:不要预测股市

忠告31:不要相信技术分析

忠告32:不要拔掉鲜花浇灌野草

延伸阅读一:股市走势图分析不是一门科学

延伸阅读二:不要相信预测

延伸阅读三:陨落的明星——维克多?尼德霍夫

第九章 慎买市盈率高的股票

忠告33:不要盲目投资

忠告34:再稳当的投资都含有赌博的成分

忠告35:慎买市盈率高的股票

忠告36:抛弃“抄底买入”的想法

延伸阅读一:投资者常犯的一些错误

延伸阅读二:索罗斯的投资原则

延伸阅读三:约翰?内夫的低市盈率投资策略

第十章 阅读公司财报的窍门

忠告37: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

忠告38:找到阅读公司财报的窍门

忠告39:炒股前先有房自住

延伸阅读:巴菲特如何读年报

第十一章 投资成功来自于认错

忠告40:投资是99%的努力

忠告41:成功来自于认错

忠告42:培养平静以对的习惯

忠告4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忠告44:要懂得抗拒你的本性和直觉

忠告45:看看你是否具有投资股票的特质

延伸阅读一:投资大师罗杰斯的七条投资法则

延伸阅读二:伯纳德?巴鲁克的投资素养

附录一:彼得?林奇语录

附录二:彼得?林奇个人档案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作为一个业余选股者,根本没有必要非得寻找到50一100只能赚钱的好股票,只要10年里能够找到两三只赚钱的大牛股,所付出的努力就很值得了。

分散投资实际上是懒惰的人寻求保护的一种借口,正因为他们的无知,不愿花时间真正了解企业的内在价值,于是每只股票都买一点,通过撒一张大网来碰运气。林奇认为,投资应该尽可能集中投资优秀企业的好股票,而不能单纯为了多元化投资于自己不了解的股票。

林奇认为,投资者应该尽可能多地持有下列公司的股票:

(1)你对该公司有一定的了解。

(2)你通过研究发现这家公司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投资分析研究的结果可能是一只股票,也可能是多只股票符合以下标准,投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判断来决定投资组合持有股票的多少。但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多元化投资而投资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股票,对小投资者来说愚蠢的多元化投资如同恶魔一样可怕。

我们发现世界上那些钱越来越多的富豪们,他们的投资不知不觉都走到一条道上了,就是买大的、好的公司的股票。巴菲特也曾经投了近百个股票,但如果把他最成功的十几个主要投资去掉之后就没有什么了。他最赚钱的还是可口可乐、吉利、华盛顿邮报、运通、富国银行等,就这六七个公司为他赚了近300亿美元。还有沙特王子阿勒瓦利德,他也投了很多股票,但最主要的就是花旗银行这一笔投资让他成功的。他投资花旗银行,持有了将近16年。还有日本的首富系山英太郎,他的成功也是投资了几只日本证券市场的龙头股。这些人的做法不谋而合,超越市场的方法就是集中投资。投资是一门概率学,当我们单个投资成功的概率不高的时候,投资的公司越多,整体亏损的概率越大。这个道理在轮盘赌和彩票上的道理也是相同的。

投资大师只持有少数几种股票并不是刻意的。集中化源自于投资大师选择投资对象的方式。首先,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寻找符合他的标准的高概率事件上。只要他发现了,赔钱的风险就是很小的。他不会因惧怕风险而犹豫不决。其次,高概率事件是很难找到的。

分散投资的危害极大,但是走另外一个极端,把所有的资金投入到一两只股票上的高度集中的做法同样好不到哪里去。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中投资,把身家性命都押上更像是赌徒的行为。

巴菲特尽管经常强调要集中投资,在机会最大时重仓出击,但他在漫长的投资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保持在二十个品种左右。事实上,适当集中和适当分散是一样的含义。这样就避免了在三聚氢氨事件发生前只持有乳业的股票、在房地产大举调控前只持有房地产公司的股票。

P4-5

序言

他,在1977—1990年的13年间,管理的基金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他的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他的投资绩效名列第一,13年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他,就是曾经被誉为“股圣”的麦哲伦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

基本上,如果不是把13年的基金操盘成绩一次回顾个够,你恐怕很难体会,他的地位能够超越众多赫赫有名的投资大师,名列《纽约时报》20世纪十大顶尖投资人的第二位,第一名是巴菲特。《时代》周刊称他为“第一理财家”,《幸福》杂志则赞誉他为“股票投资领域的最成功者……一位超级投资巨星”。

巴菲特和林奇是现代社会最伟大的两位投资家。连同索罗斯一起,投资大师纽伯格想用“天才”这个词形容他们,但是,“如果让我选择谁是最完美无缺的,整体来看,我只会选彼得·林奇。他的人品可称第一;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在华尔街是个神级人物。还有一点让我钦佩的是,他知道什么时候退出,回归家庭”。1990年,46岁的彼得·林奇激流勇退,退出了麦哲伦基金,当时麦哲伦公司总资产140亿美元,可谓是在巅峰状态完美抽身。从麦哲伦基金主管位置退休后,林奇将大量时间花在了投资经验的总结与集纳之上。

有人这样生动地形容世界三大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太完美,索罗斯太狡黠,林奇则和蔼可亲。的确,并不像华尔街许多投资家的身上被罩上了层层神秘光环那样,林奇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任何一个投资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在当前那些著名的投资者中,彼得·林奇的名声几乎无人能敌。这不仅仅在于他的投资方式成功通过了实践的检验,而且他坚定地认为,个人投资者在运用他的投资方法时,较华尔街和大户投资者更具独特优势,因为个人投资者因为不受政府政策及短期行为的影响,其方法运用更加灵活。

对于业余投资者,林奇的建议是,“最适合寻找十垒安打的地方,是从住家附近开始。假如在你家后院找不到,就到购物中心去找,以及特别是到你上班的地方去找。”

林奇的投资理念非常朴实,他也用为大众所能轻松理解的文字来讲述了他的投资理念。他曾这样说道:“持有股票就像养育孩子,不要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业余选股人大概有时间追踪8~12家公司。不要同时拥有5种以上的股票。”

许多人初入股市时,把注意力投向那些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型企业,林奇则表示:“一般而言,大公司的股价很少会有巨幅的成长。虽然在某些行情中,大公司的股价表现会很稳定,但如果想看到巨幅的成长,那就只能冀望小型股了。”

林奇选择股票的另一个窍门就是,寻找沙漠之花。所谓沙漠之花,就是低迷行业中的优秀公司。

对于很多人的疑问“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投资好”,林奇的回答是:“理财投资,越早越好。”“越早投资,获得空间就比别人大。”

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开始投身股市的时候,林奇这些大道至简的投资忠告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同时,这也是一本彻底改变中国股民炒股、投资、理财观的财富增值之书。

本书是新股民快速入门、老股民深化投资理念的升级之作。林奇认为:“只要用心对股票做一点点研究,普通投资者也能在选股方面做得和专家一样出色。”其投资智慧是从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中体验的。林奇的投资策略是以价值投资为根基的实用投资策略,更看重的是个股品质。林奇认为投资者不能因股市的调整而恐惧、撤出股票投资。避开股票的风险,其实要大于持有股票的风险。面对股市的调整,即使你是一位浸泡在股市多年的老手,也未免心慌,本书给予你深刻的解答。

作为深度解读“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思想的本书同样适合基金经理人。作为共同基金行业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王亚伟曾表示,彼得·林奇的成功经验最有可能在中国的共同基金行业得到复制,而巴菲特、索罗斯虽然同样成功,甚至更成功,但他们的成功经验却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共同基金行业。

后记

本书从林奇的分析思路出发,结合林奇的案例和中国的案例对林奇的投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和总结。总结了彼得·林奇的投资法则和投资方法,帮助读者在中国市场成功应用大师的投资方法。

《股圣彼得·林奇给股民的忠告》在写作过程时查阅、参考了与彼得·林奇有关的报纸杂志文章、资料及图书作品,从中借鉴了许多对本书写作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及案例。由于《股圣彼得·林奇给股民的忠告》查阅的资料来源过于广泛,以及时间仓促等原因,部分文献资料未能(正确)注明来源及联系该文献资料的版权拥有者并向其支付稿酬,我们衷心地希望相关版权拥有者见到本声明后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peter_lynch@yeah.net),我们都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向版权拥有者支付稿酬。在此,深深表示歉意与感谢。同时,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股圣彼得·林奇给股民的忠告》一书内容难免有不足之处,诚请广大读者及研究专家与学者指正。另外,感谢方长雄、符梅珍、文呈有、符修丽、符英勇、文邦辉、熊定芳、许海梅、唐永评、周进华、符艳丽、周志伟、王肖斌、文溱志、文芳、陈丽梅、陈朝铭、符拜领、林春强、徐二兰、徐忠英、许昌琼、庄史彬、王同、陈方敏、符英英、王云飞、李关顺、符志刚、张荣、谢美顺、唐心雄、符明慧、符维贤、邢孔肖等人参与编写此书并付出的辛勤劳动。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让我选择谁是最完美无缺的,整体来看,我只会选彼得·林奇。他人品可称第一;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在华尔街是个“神”级人物。还有一点让我钦佩的是,他知道什么时候退出,回归家庭。

——投资大师纽伯格

对于外行人来说投资机会随处可见。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商业的发展趋势,留心一下周围的世界,从购物中心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你就可以比专业分析人员更早的发现那些潜在的会大获成功的公司。

——彼得·林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股圣彼得·林奇给股民的忠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东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613446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