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灵魂居住的地方
内容
编辑推荐

《在灵魂居住的地方》是刘墉先生在祖国大陆出版的第一套有声图书。俊秀简约而不乏脉脉温情的文字使大家深受感触,原来这些距我们这么近的器官。

内容推荐

刘墉先生的《在灵魂居住的地方》里述说着这些常被我们的心灵忽略的器官,其中有多少美的沉思和遐想啊!

《在灵魂居住的地方》也是刘墉全家人最喜欢的作品,此次为了在祖国大陆出版,还特别由其子刘轩作曲,其女刘倚帆和刘轩演奏小提琴和钢琴,作为全书的衬底音乐,真可以说是刘墉率全家人联合制作的铭心精品。

目录

这地方还真不坏

荒草中被镌刻的岁月

一缕缕长发坠路了,那么轻柔无助地飘到地下,是告别一种岁月,还是镌刻一种心情?

眼波才动被人猜

灵魂绝对是脆弱的,幸亏有两扇小窗,也幸亏屋子里不点灯,所以能够偷偷往外窥。

灵魂最后通过的地方

在妈妈肚子里,最先长了贩就是鼻子,胎儿要先有鼻子,“灵魂”才会从哪鼻子钻进去,成为生命。

心灵深处的声音

每个人都有两双耳朵,一双向着外面的世界,一双向着里面的世界,平常只因外面太吵,使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听不到自己里面的声音……

一口人生

……

天地有情人有心

骚胡子引起的骚动

在鞭痕与抚爱之间

挂花环与铁链的地方

装满爱的两个袋子

对树枝好奇的果子

抛下皮囊的那一天

另一段轮回的开始

记载辛酸岁月的两座碑

那位拉住我们的手

喜欢那种心跳的感觉

后记

无怨无悔的坚持

刘墉年表

附:刘墉简介

试读章节

心灵深处的声音

有一年颁金马奖,萧芳芳上台,原来挂着的披肩,不小心掉了,萧芳芳一边匆匆把披肩搭回去,一边自嘲地笑着说:“女人四十,就什么都耷拉了!”

真佩服萧芳芳的机智,她这句话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尴尬,嵌入了得奖的片名,而且道出了“生命的慨叹”。

另一件令我惊讶的是,从现场观众的笑声中,可以看出大家全听懂了她所说的“耷拉”那两个字。“耷拉”是北京土话,如今能被普罗大众所了解,不得不令人佩服台湾推行国语的成功。

当然听得懂“耷拉”,并不表示人人会写。我相信“耷”这个字,对大多数人还是陌生的。

“耷”真是写得妙,一看就知道是形容大耳朵。只是令人不解,既然“大”和“耳”可以合为“耷”,为什么大嘴、大眼却没有合成上面写个“大”字,下面写个“口”字,或者上面写个“大”字,下面写个“目”字这些字呢?

或许在中国人的心里,“大嘴”、“大眼”远不如“大耳朵”来得有福气吧!孩子生下来,嘴巴大,如果是男孩,顶多说他是嘴大吃八方;眼睛大,顶多说这娃娃长得漂亮;但是如果耳朵特别大,可就要被每个人赞美“真是天生的福相”了。明末清初的名画家“八大山人”,本名“朱耷”,想必就因为天生的耳朵大。

认为耳朵大是有福,就跟认为“人中”距离大的人会长寿一样,是古人“倒果为因”。

人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如同萧芳芳说的,年岁一大,什么都耷拉。无论眼皮、脸颊、人中、耳垂,都……

P29-P30

序言

这地方还真不坏

许多读者说我擅长从周遭平凡的小事物,悟出人生的大道理。

听他们赞美,我窃喜了好一阵子。

但是有一天,我坐在太太的化妆台前,看见三面镜子中映出的自己,居然吓一跳。奇怪!那左右两面斜镜子里的人,怎么不像我?

我突然发觉。自以为每天看花看草、看人生现象的我,竟然还不曾好好地看过自己。而真正在我周遭,每天跟我形影不离、生死与共,既给我欢愉,又造成我痛苦的,不正是既非家人,也非宠物花草,却是我的身体吗?它像是一栋房子,一个让我灵魂居住的地方。

佛家早有这样的说法。所谓“成、住、坏、空”,就是形容一个人的身体,由建成,住进去;住久了,房子开始坏。起初还能修修补补,勉强守着,最后实在朽坏得不堪住,只好搬出来,住到下一世的房子里。

世上的每个小动物,无论它是虫、是鸟、是猫、是狗,都是一栋栋小房子,里面各住着一个灵魂。那灵魂一方面操纵着小房子,跑东跑西;一方面接受上天“冥冥巾的消息”,而懂得秋收冬藏,南迁北归。

自我有了这个顿悟,便想写一本有关“身体”的书。这身体不是讲我的身体,而是每个人的身体。从另一角度,想写每个人灵魂居住的地方。

为此,我曾有一阵子,天天抱着医学书籍,想把每个器官搞清楚,但是就存我要动笔的时候,义陷入犹豫——

 我到底是写一本医学常识的书,告诉读者这些早该知道的有关身体的常识?还是应该发挥想像,为大家做些新的诠释?

经过两年多的考虑,我选择了后者。

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是艰苦的。我放弁了大部分医学的专有名词和理论,尽量从“心性”、“灵性”或情的角度,反省这些我们每天用来看、用来听、用来吃、用来走,乃至用来繁殖,延续生命的身体。

可喜的是,在这沉思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灵魂居住的地方”,义有了新的领会。好像初次享受肉体炊愉的年轻人.我要再一次说“有身体真好”!也好比孩子都离开家的老人,我要感慨“这房子,真大”!我更希望把这心情与大家分享,希望每个朋友都能找那么一天,不往外看,而向里看.看看。这个伴随我们一生的房子。

我们的灵魂都住在这么一个房子里。

它看来很小,其实很大,很神秘。

它从出生,就常出毛病,确实给我们很大的痛苦。但是,想想,我们灵魂居住的这一生,所拥有、所感受、所创造的一切……  这地方,还真是不坏!

后记

无怨无悔的坚持

自从两年半前,出版《我不是教你诈l》,就常接到读者的来信,催促我出续集。一年前出版第二集之后,又有许多来函,催促我推出第三集。

虽然《我不是教你诈3》的资料早准备好,也相信写出来一定能畅销。我却把它搁下来,先写了两本“怪书”。一本是以十八万字描写一只螳螂的《杀手正传》,一本是这专写人身器官的《在灵魂居住的地方》。

我知道这两本书极可能吃力不讨好。但我仍然决定先把“它们”完成,因为自从我一九七二年出版第一本书时,就已经给自己定下个写作的原则——

“不要因为读者喜欢看,而写给他们看;要写给他们看,并使他们爱看。”

我认为一个作家,应该超越时代,以最敏锐的触觉去感受时代的脉动,成为社会的代言人;一个作家更应该超越自己,打破原来写作的格局,虽九死其犹无悔。

这本《在灵魂居住的地方》和上一本《杀手正传》,就是我无悔的产物,我知道它们可能“特殊”了些,但为了超越,我必须做出新的试探。

许多文艺圈的朋友说“文学死亡了”。我从来不同意这句话,即使面对现在极度商品化的出版走向,我仍然认为文学只是换个方式存在。文学与音乐、绘画、舞蹈一样,是人类共同的需求,无法勉强,也不会灭亡。

我也不认为用艰涩词语写出的深奥难懂的东西才是文学。因为所有的作品都该植根在生活的土壤里,文学应该走人群众,引发人们的共鸣,才能有血、有肉、有灵魂,也才能被历史肯定。

《在灵魂居住的地方》出版时,距离我写作《萤窗小语》第一集,正好是二十五个年头。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我写了五十本书。对这些作品,我都钟爱,但从不得意。如果说稍稍还有些自许的,应该是——无论畅销与否,我总在写。不多,也不少。我所经营的“水云斋”也总在做些我们觉得有意义的事,甚至误了“正业”,也无悔。

我们将继续办青少年免费咨商、继续赠送附点字的有声书给盲人,继续印制画卡提供公益团体义卖、继续支持对未婚妈妈的照顾,以挽救无辜的小生命;继续支持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以及大陆的希望工程……

当然,我们也会一如往昔地出版深情散文、励志处世文集、画册,以及像这本书的“实验之作”。

这些坚持,都因为有您的支持,也盼您继续“支持”我们的“坚持”。

在这写作出版二十五周年,让我率领全体水云斋的同仁,向您敬致最深的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灵魂居住的地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刘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2214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17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6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