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民族的人格(中国文化的温度)
内容
编辑推荐

1937年初,战争已是山雨欲来。这时,一本小册子在国人中流传开来。小册子记述了中国古代8个有名的侠义故事,取名为《中华民族的人格》,编者张元济。

张元济先生曾对中国自晚清以来的新教育有一种痛切的反省。他认为,新教育之所以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就是大家只注意到知识的“新”,而没有注意到人格的养成。新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如果在人格上是东倒西歪的话,就不是一种成功的教育。这也许是他在国难日益深重的时刻,编写《中华民族的人格》更为深刻的原因。

内容推荐

1937年,《中华民族的人格》一书问世。作者张元济先生以书为戈,奋力提倡我中华民族应有的人格,唤醒国人保全我们固有的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孔子曰杀身成仁。所谓仁者,即人格也,生命可掷而人格不可失。”这样的宣言,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华民族的人格》是出版家张元济先生于1937年编写的一本小册子。他从《左传》《战国策》《史记》中遴选了8篇文章,以文中讲述的荆轲、田横等有名的仁人志士的事迹为例,来说明我中华民族的人格是很高尚的。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若泯灭了良知,丧失了人格,都必将走向堕落,走向衰亡。我们今天重新出版这本书,就是希望能够给世人以警醒,希望人人保全人格,维护中国人的尊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目录

一 公孙杵臼 程婴

二 伍尚

三 子路

四 豫让

五 聂政

刘 荆轲

七 田横

八 贯高

试读章节

晋国君景公继位之后,大臣赵盾亡故。国君给他身后一个美名,称做宣孟。他儿子名朔,承袭了他的职位。

赵朔所娶的夫人,是前君成公的阿姊。

晋国有个权臣,官拜大夫,姓屠岸,名贾,常常想要诛灭赵氏。

晋国的世家,赵氏之外,还有韩氏。那时韩氏在朝的是韩厥,他知道屠岸贾的奸谋,便去告知赵朔,劝他逃往他方。赵朔不以为然,对韩厥道:“我相信你一定能使我赵氏的香火不至断绝,我在九泉之下,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韩厥一口担承,回家后,就此托病,杜门不出。

屠岸贾十分专横,并不禀明国君,径自会同诸将,带了兵队,到下宫地方,攻打赵氏。赵氏抵御不住,赵朔首先被害,还有赵同、赵括、赵婴齐等辈,也一同殉了难。赵氏几乎全家灭亡。

赵朔夫人,是前君成公的阿姊,怀孕在身,从家中逃难出来,躲到宫内。赵朔有个门客,姓公孙,名杵臼;他的同事程婴,和赵朔更是深交。

出了事后,两下见面,公孙杵臼问道: “这不是我们应该死的时候么?还等待什么!”

程婴道:“赵夫人有孕在身,他家运好,生的是男,我预备替他效力;若是女呢,我也不恋着这世界了!”没过多久,赵夫人果然生下一个男孩。

屠岸贾得信,就传令要到国君宫内搜查。赵夫人手忙脚乱,急得将她的孩儿藏在裤内,默默地祝祷道:“赵氏真要灭门,只得听你哭了;若还不至于此,你就不要作声!”后来搜查的人到来,居然十分安静。

这总算逃过了。程婴觉得不妥,找着公孙杵臼,和他商议道:“这一次搜查,幸而无事,倘若两次三次,接连起来,如何是好?”

公孙杵臼道:“抚孤成人和舍生就义两件事,哪一件比较难些?”

程婴道:“死是容易的;这孤儿要他成人,却是很难!”

公孙杵臼道:“宣孟公在世时,待你很好,这件难的,请你担承;我就拣那容易的做罢。我先告辞了。”

二人定下密计,先向别处觅到一个初生的婴孩,公孙杵臼把他背在身上,外面罩上一条很华丽的小被,去躲在山里。

程婴假装着到屠岸贾的军部去告密,见了诸将道:“我是不中用的人,不会替赵氏做那抚孤的事情;哪个给我千金,我便将那小孩的住处奉告。”诸将听了,个个都十分高兴,立刻答应了他。

随即点齐兵队,就叫程婴带路,进入山口,曲曲折折,居然找着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一见,便假意大骂道:“程婴啊,你真是个小人!当日赵氏遭难,你只顾自己逃生;后来和我商量,要保全赵氏的骨肉,我也很相信你;想不到你竞拿我出卖。这小小的孩儿,就算不助他,你也忍心卖他么?”

又双手抱着那婴儿喊道:“皇天啊!皇天啊!可怜这刚出世的孩儿,有什么罪孽?我情愿替他,请诸位留他一条命罢!”再三哀求,诸将只当没有听见,一声号令,老的幼的,同时毙命。诸将心中,都以为赵家血脉,真个从此断绝。收了兵队,一路欢呼而去。

哪知道赵氏真正的孤儿,还在人间。程婴终究带了他逃走,躲在深山之中,不知不觉,一直到他十五岁了。

晋国君景公忽然得了一场大病,派人去卜问得病的缘由。卜出卦来,说是晋国有过大功业的亡人,不能称意,在暗中作弄。景公信以为真,恰好问到韩厥。

韩厥是知道赵氏孤儿的踪迹的,便说道:“晋国从前有过大功业,现在没有人祭享的,恐怕只有赵氏吧!”

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裔么?”P4-9

序言

晚清民国时期,很多有识之士目睹国势凌夷,痛心不已。为拯救国家于危难,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不仅向西方寻求富强之策,也对传统文化进行质疑和叩问。他们既寻找经济发展、增值储财的方式,也探求政治运作、民享权力的模式。在这些追寻之中,有一个主题始终萦绕在他们心中,那就是中国人的性格、气质、品格都有哪些特点,其优缺点何在,如何提升中国人的气质涵养,使中国融人世界,参与创造近代文明,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梁启超、章太炎、鲁迅、冯友兰等最为杰出的中国近代思想者,以及关心中国命运的明恩溥等外国学者,都孜孜不倦地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着思考和探寻。

这样的思考和探寻,于今天的读者锻造精神气质、提升品格教养,无疑也是大有裨益的。有鉴于此,我们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策划了“中国文化的温度”丛书。

我们精选晚清民国时期著名中外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的名著名篇,汇编成册,点校新刊。对于那些不断再版的篇目,读者自能找寻翻阅,我们不再出版。本次新刊,侧重一般读者难于查找的篇章。读者难于查找,并非说明本次新刊的著作不重要。事实上,这些作者中,蔡元培、张元济都是学贯中西、深负时望的大学者。他们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在晚清就有功名,后来更是四方游学,深入了解中西方的历史和现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实干家,或执掌中国最有名的大学,或经营中国最大规模的民营出版业,跟精英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都有密切接触,熟悉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等等方方面面的情况。所以,由他们写出来的对中国人精神气质的判断,对中国人如何提高教养的建议,来自深厚的文化传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而且从实践中来,具有切实的指导性。何天爵、明恩溥等外国学者,从西方文明的视角,对他们长期生活的国度——中国,进行敏锐的探索,得出许多精彩的观点。他山之石,自然值得重视和借鉴。

这些著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在当时已广受好评、广泛流传。相信今天的读者,也会像一百年前的读者一样,喜爱它们,并获得启发和教益。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代不一样,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读懂原著,我们对部分作品进行了增删、整合处理,并对部分作品进行白话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总之,这些处理,以忠实原著为基本原则,增删翻译,只为读者阅读之便。

丛书编辑组

二○一二年三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民族的人格(中国文化的温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元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08093
开本 16开
页数 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47-4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0
164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