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由藤田昌久、保罗·R·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编著,这是一部由新经济地理领域的3位开拓者撰写的一流作品。任何城市经济学研究生课程都应包括这本浅显易懂的上乘之作。
本书为一个重要的新兴学术领域(即所谓的“新经济地理”)提供了精辟易懂的分析。可以说,这是由最恰当的人在最合适的时候写成的书。
图书 |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由藤田昌久、保罗·R·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编著,这是一部由新经济地理领域的3位开拓者撰写的一流作品。任何城市经济学研究生课程都应包括这本浅显易懂的上乘之作。 本书为一个重要的新兴学术领域(即所谓的“新经济地理”)提供了精辟易懂的分析。可以说,这是由最恰当的人在最合适的时候写成的书。 内容推荐 空间经济学已成为当代经济学中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之一,空间经济理论被视为不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革命的第四次浪潮,它为人们研究区位理论和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由藤田昌久、保罗·R·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编著,《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大家合作之结晶,正是由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的出版,3位作者于2001年获得了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日经奖”;而藤田昌久和保罗.R.克鲁格曼又于2002年双双获得国际区域经济科学协会(RSAI)所设立的第一届“阿隆索奖”。本书已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任何想在空间经济学这一乐园流连或耕耘者,无疑都应该研读这部经典巨著。 目录 导论 第Ⅰ篇 若干知识背景 第1章 文献回顾Ⅰ:城市经济学 第2章 文献回顾Ⅱ:区域科学 第Ⅱ篇 劳动力流动性与区域发展 第3章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及其空间含义 第4章 中心与外围 第5章 多个地区与连续空间 第6章 农业运输成本 第Ⅲ篇 城市体系 第7章 城市体系的空间模型:启发式的介绍 第8章 单中心经济体 第9章 新城市的出现 第10章 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 第11章 经验研究:城市的规模 第12章 港口、交通枢纽与城市区位 第Ⅳ篇 国际贸易 第13章 国际专业化 第14章 经济发展与产业扩散 第15章 产业集群 第16章 无缝的世界 第17章 对外贸易与内部地理 第18章 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术语表 译者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藤田昌久//(美)保罗·R·克鲁格曼//(英)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 |
译者 | 梁琦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694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5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61.5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3 |
宽 | 16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1999-3878号 |
版权提供者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