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熊猫传奇(下恶魔岭)/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雪山的风有声有色?有食铁的怪兽?大熊猫美在何处?大熊猫怎样和红狼作战?独眼豹向谁学习?谁是森林刀客?野牛怎样展开攻击?

刘先平所著的《大熊猫传奇(下恶魔岭)》描写兄妹俩在雪山冰川中救助逃荒、被偷猎者和独眼豹追击的大熊猫母子的故事。将大熊猫神秘的生活和川西高原充满野性的自然风光,神话般的少数民族生活互相辉映、交织,组成一曲雄伟的交响乐章。

内容推荐

《大熊猫传奇(下恶魔岭)》简介:一个新的敌人出现了,它比红狼更贪婪卑鄙,比独眼豹更凶残狡猾,它将大熊猫母子一步步逼向绝境!一路被神秘的敌人驱赶得无法停歇,大熊猫母子这时偏偏又遇上了红狼群和独眼豹……筋疲力尽的大熊猫妈妈还有能力继续保护自己的孩子吗?两位小勇士能顺利找到大熊猫母子吗?那个神秘的敌人到底是谁?它又怀着怎样的目的?

快!少年小勇士们,大熊猫母子需要你们的帮助!

刘先平所著的《大熊猫传奇(下恶魔岭)》是《大熊猫传奇》的下篇。《大熊猫传奇》是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林格伦纪念文学奖提名奖获得者刘先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在熊猫王国探险的长篇小说,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国家图书奖、冰心图书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森林刁客

恐怖的高山草甸

突破重围

火烧亚郎山口

恶魔岭

雪原蹄疾

后记

试读章节

森林刁客

果杉和晓青追踪着神秘的扳树折枝声,一阵猛跑。

“哎呀!是你这家伙!”

果杉又惊又喜的腔调,使晓青误以为碰到了老熟人:

“难道真是查修?”

等她也看清时,不由又惊又奇:

“彩面孔,蓝眼睛,朝天鼻!”

满目是金黄色的飞物。它们在绿色的树冠、黛色的树干间飞跃腾跳时,或张臂降落,或蜷起身子往上直蹿,或转体倒背,或连续跃进。又长又蓬松的尾巴,时而甩直,时而舒卷,时而左摆右晃,一刻也不安宁。

有只毛色特别艳丽的粗壮家伙,双腿一蹬树枝,顺势往前一跃,在张开四肢的同时,侧过头来,向晓青做了个鬼脸。这才让她在瞬息间,看到了它的面孔、眼睛、鼻子。

是因为她的一声惊呼,吓得它打了个愣怔,还是做鬼脸时分了神?它抓住的细枝咔嚓一声,断了……

“不好!它要跌断腿……”

晓青猛跑两步,下意识想去接住它。

未等她跑到跟前,它的长尾巴猛一甩,偏转了身子,已在跌落中伸手抓住另一根树枝,往上一猴。端正正坐上去后,又向她看了一眼,耸耸肩膀,似乎是自嘲:

“好险!”

接着,树冠上响起尖锐响亮的咯咯叫声。霎时,这个枝头,那个树杈,群起呼应。突然,响起一阵呼啸,它们风驰电掣地在森林里消逝了,走得无影无踪!

晓青感慨万分:

“真是大森林的刁客!”

果杉也止住追赶,将信将疑地问:

“你认识它们?”

晓青一撇嘴,眉梢往上一挑:

“这还用查字典?看它们这副漂亮的面孔,浑身披挂的金黄长毛,玉米棒似的长垂尾巴,活泼伶俐的样子,谁不知道这是我国的特产金丝猴!”

果杉张开厚厚的嘴唇,笑着打趣:

“不简单!真不简单!我都被它骗了,还以为是谁在有意逗耍我们哩!”

“它们恐怕早就看见我们了,欺我们人小,故意在前面引逗。单身行人碰到它,能哄得你团团转。即使明明看清是它,它们也能耍起百般花样,让你看得不想走。是爸爸告诉我的,它们是大森林的刁客。”

黑眼珠悠悠转了几圈,晓青像猛然想起:

“你不是跟我说过,金丝猴在树上怎样怎样吗?开头有响动时,你怎么就没想起来?”

果杉讪讪地说:

“其实,我是听草瓦老爹说的。和你一样,我也是头次在森林里碰到它们。”

既然这样,晓青也不再穷追了。她低头在地上寻找到了几根断树枝:

“这是什么树上的?”

果杉拿到手里,一看断痕是新的,冒着白色的树浆。枝皮几乎被剥光了,但不是撕扯下的,而是一个白皙印痕挨着一个白皙印痕,印痕潮润润,显然,这是采取了一种很特殊的剥树皮方法。枝上的嫩芽也被剥光了,只剩下唯一的一个紫色芽桩。他摇了摇头,又抬头看了看树,见满树都已冒出花蕾般的、紫红色嫩叶芽,有的还展开了薄薄的叶片,这才说:

“可能是从这树上掰下的枝,它叫假稠李。叶芽儿好看。”

“不知这是指甲抠的,还是用牙啃的?我爸爸说过,金丝猴是把树枝掰断,拿在手里吃。它经过的地方,总是要丢下很多树枝。猎人说,这是‘丢下棍子,留下影子’。只要捡到这样的树枝,就能追到它们。走吧!看样子,这段路也可能刚好是往小五花海那边去的路。”

追踪金丝猴,当然很诱人;可是,这时的果杉,头脑还算冷静,他抬头望了望西去的太阳,说:

“不行,还未找到洞尕和伟伟的影子,我们要赶快回家跟妈妈说。也不知查修大哥碰到独眼没有?再晚,天黑前走不到绊马的地方,这条路又不熟。”

记忆中的一个影儿,突然在晓青脑海冒了个水泡,正想抓住,却在倏忽之间消逝了。是有关眼前的,也关系到正在寻觅的大熊猫……但怎样努力,都未能将它从记忆中再抓出来……她只好悻悻地离开这片金丝猴玩耍的森林。

当他们的马儿刚到家门口,月色中,已站着从家里迎出来的查修:

“果杉小兄弟,晓青小妹子,你们辛苦了!”

果杉从马上往下纵的时候,劈头就问:

“查修大哥,你看到独眼了?”

“这还用问?我小查修再笨,经过草瓦老爹的点拨,还和独眼交过手,闭着眼,用鼻子也能闻到它的气味!”

雪狮也早已迎上来,用嘴在小主人腿上乱亲,尾巴左右乱甩;又把热烘烘的嘴往果杉手上凑。

“去去去,到一边去!”

果杉不耐烦地挥挥手,把雪狮撵开,又急着问查修。

“它在哪里?到鄂尔斯姆珠宝这边来了?”

“你也能认出它的踪迹了?”

果杉一跺脚,气急败坏:

“唉!一定是它把洞尕、伟伟撵走了!”

“翅膀越飞越硬了,眼是越炼越明了,你这个小山鹰!”查修赞扬说。

正在后院忙活做饭的冷秀峻,端了菜到前面:

“你查修大哥也才回来一会儿。果杉,快和晓青洗个脸吃饭吧,总改不了这个急性子。”

P1-5

序言

刘先平

喜爱探险,或许是我的天性。

父母的早逝、连年的水灾、童年的苦难,使我不知不觉地投身到大自然,去寻求失却的一个孩子应得到的爱。于是,故乡巢湖的风疾浪高、魔毯般的沙滩、神秘的芦苇荡、柳林里的蛇洞蜂窝,就成了我的探险目标。

记得大约是九岁的时候,有天和小朋友们去万家河口那边跳浪。它离我们村子只有四五百公尺,比我们村子前的湖边浪高水险,是条河的出口,河口港湾处停了三四条大船。当如山的波浪卷着白花飞来时,纵身一跳,探身一瞥连天波峰浪谷,再稳稳落下,等待下一个浪涛时,那是多么舒心惬意的一刻!得意忘形之际,我却在一次落下时,因沙被回涌抽走,将我卷入河道。心慌了,但也只有奋力游水。然而,涌来的大浪总是把我往水里压、往湖里拽,也不知呛了多少水。瞅一眼小朋友们,都各自玩得挺欢的,谁也没发现我……心里反而定下了,干脆把头闷到水里,拼命往岸上游……迷迷糊糊中,终于爬上了岸……

凡是所能得到的冒险机会,我都狂热地参加,这使我吃尽了苦头,常常狼狈不堪。但其中的欢乐,战胜危险后对生命的自豪,对天、对地、对人的无限思索……是难得的崇高享受。这也更激发了我对冒险的热情。

这片充满生机、千变万化的湖边世界,给我幼小的心灵倾注了无限的爱。爱是种子。以后我常常去崇山峻岭、大漠戈壁、雪峰冰川、江河湖海,寻找出生的绿叶、开出的紫色小花、飞出的鸟群、启航的白帆,以及五光十色的幻想。

正是在这漫长的探险中,有幸在山野里结识了一批从事动物科学研究的考察队员,是他们领我到达一个新的天地,回头再来俯视人和自然,从崭新的角度观察生活……山野中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触目惊心。我们谈论着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是保护人类的生存。这些话题,在当时是无比新鲜的,甚至是“奇谈怪论”。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尚在“文革”中。

后来我才知道,林业部为了自然保护事业,为了保护珍贵稀有的动物,冲破了种种的难关,组织了大批的动物学家,在全国开展了考察工作。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就是从这里走向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

其实,我们都是中年知识分子,有着相似的生活历程,心灵也就极易沟通。当时的物质条件,非常贫乏,我们常常是肩挑着行李和标本在山野间跋涉,餐风宿露。考察动物,在密林中追踪,听起来很诱人,但实际的艰辛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即说走路吧,总是在荒无人迹的险要处披荆斩棘,时时还要提防着猛兽、毒蛇、山蚂蝗、牛蜂……的袭击,每天总要忍饥挨饿走上八九十里的路(那时还实行粮食定量)。采标本就更不是易事了,长腿的会跑,有翅膀的会飞,而我们只有射程有限的双筒猎枪。标本采到后,再累也要连夜制作。这支奇异的队伍在山村出现,常常被误作玩把戏的,引来了孩子和好奇的山民。考察队员们却忘记了饥饿疲劳,展开了调查和保护珍贵、稀有动物的宣传……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一种什么力量鼓舞着他们如此献身呢?更何况那还是科学和文化被当成罪恶的时代,每一个人心灵上几乎都还有着创伤和重负——只能是为了科学,为了自然保护事业!这片灿烂的阳光一直照耀着我的心灵。

一九七八年五月初,发生了一次极不正常、极不愉快的事情——在当时对我说来。好心的朋友正想方设法来安慰时,大自然已将我召唤到正在深山的考察队。那些天在猴子街、鹿街……的考察,令人万分喜悦。有天,我们落脚在山头上的孤零零的一幢房子、地搭三县的汪河水家。晚上,几个人挤在牛棚的阁楼上,跳蚤、黑虫成把抓,牛粪牛尿的臊臭熏人;但我们睡得香极了;因为连续几天没命似地野外工作,太累。  阵阵鸟鸣将我们唤醒。迎着黎明,我坐在山顶上。清风拂面,山崖抽出一缕缕云丝,在绿海中聚成云花,朵朵白云从山谷里升起,漫成汹涌的海洋……瞬间,一股巨大的力量袭来,多年来的探险生活如雷如电,激得我热血沸涌……我的心灵却无比明净……是的,创作的欲望如潮……七月,带着一包稿纸,默默地到达了佛子岭,开始了另一种探险……这就是以后的《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和《千鸟谷追踪》。

我从一九五七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是诗歌,后因从事教学,转而研究美学;1963年又因一篇评论文章,再次受到公开批判,我就搁笔,不再从事文学创作了。

时隔十五年之后,重新准备文学创作,首先碰到的是对构思中的作品,进行着叙事方式、审美角度、艺术的构架、底蕴的韵律、审美效应、接受对象……的种种设计和思考。

生活的积累,人生的感受,失去生态平衡的大自然的呼唤,使我在那个山头上毫不犹豫地决定写小说,而且是长篇。可在这之前我从未写过小说,但长篇小说无论是在展示人生画面的丰富、世界的多彩、构筑的艰难等方面,都有着具大的诱惑力。

新的时代,需要崭新的文学。

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维关系中。但几千年来,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写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故事,却很少有作品专写人与自然的故事。我想写人与自然的故事,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这是时代的呼唤。然而在当时,这只是一种朦胧的意识。是著名的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的浦漫汀教授第一个对我说:“你以崭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审美,写出的是最新的大自然文学,有鲜明的特点,是中国的大自然文学……世界上的大自然文学流派有着辉煌的篇童……”

很感动于她的睿智与鼓励,她曾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一九九六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将《云海探奇》等四部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结集为“刘先平大自然探险长篇系列”,题名就是由她定的。她还说:“这四部长篇小说应是我国现代意义大自然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经过二〇〇〇年、二〇〇三年两次大自然文学研讨会,评论家们对大自然文学的美学特征做了多方面的探讨,推动了大自然文学的繁荣。

说得简单一点,大自然文学即是描写人与自然的故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学。

我国的大自然文学,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作家和作品,已成为一面美学旗帜。著名评论家柬沛德先生在二〇〇一年写道:“时代呼唤着大自然文学,新时代赋予大自然文学以新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当代大自然文学蕴涵的保护地球的意识,在审美中占据着主导位置,而吸取最新的科学成果,从新的角度观望自然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审视自然的美、生命的美,又使它在审美视角、审美意识上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从而使大自然文学这面绿色文字的旗帜在新世纪闪耀着绚丽的关学光辉。”

在进行着种种设计的日日夜夜中,无数充满天真、稚气、渴望的乌黑眼睛,时时闯入我的思绪,搅得我不得安宁。当我意识到那是十年教师生涯的影响,也就毫不犹豫地决定为他们去写作。我的教师经历是一般模式的倒置,从大学教到高中、初中,当过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担任过班主任……

在教学中常常碰到学生要求为他们挑选文学读物,这是个令人愉快而常常被苦恼折磨的工作——满足不了他们的渴求。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阶段,可称之为准青年时期,他们已不读一般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而成人文学又并非真正适合。这似乎是被作家遗忘的一群。权威的心理学家已指出,这是人生成长中异常重要的阶段。无论是从心理学,或生理学……的角度说来,各种营养——当然包括着文学营养,对他们这一阶段的健康成长,又是多么的重要。

《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大熊猫传奇》出版之后,在电台都做过长时间的连播。

以后,在教委召集的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同学参加的《云海探奇》、《呦呦鹿呜》等作品讨论会上,同学们热烈的发言、激烈的争论,还有一些中年、老年读者的热情来信,引起了我的很多思索。

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才使得人类不断发展、壮大,才创造了文明,发展了科学。少年儿童在这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渴望,更高的热情。因为生活的关系,孩子们对大自然,对动物世界尤其怀有复杂的亲近、喜爱之情。科学探险题材的作品,无疑具有强大的魅力。科学道路上探险者的那种勇敢、机智、顽强、吃苦耐劳的品质,强烈的责任感,对科学的忘我献身精神,无疑会爆发出灿烂的火花,焕发出强烈的感染力。

从文学史不难看出,探险文学在儿童文学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佳作迭出,但其中绝大部分是童话或科幻。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描写科学探险的长篇,确有其较为复杂和艰难的方面。它对于生活的真实性、时代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探险生活的科学性等等都有着特殊的艺术要求。如果仅仅停留在险、奇或知识性上,那往往只能是科普或其他读物。作为小说,需要将娓娓动听的人生故事,载入探险生活惊心动魄的情节中,用文学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才能对心灵产生巨大的撞击力。

我们太需要生动有趣、幽默动人、能启迪智慧的灵悟、开拓丰富想象力的作品了。

优秀的教师,并不满足课本的本身,而是诱导学生拓展广阔的思索和想象、培养智慧的成长。一部优秀的作品,也应如此。

一个艰难的命题,常常能够调动起生命的无限活力,激起创造和奋斗的喜悦。

《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千鸟谷追踪》是三部姐妹篇。有的人物在这三部中都曾出现,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但都各有其主要的人物,展示其特异的生活画面,独立成篇。在时间的跨度上,《云海探奇》所描写的是1976年的春夏至1978年的春天。《呦呦鹿鸣》和《千鸟谷追踪》所描写的时代,都是1980年前后。

严格地说,《大熊猫传奇》只是构思中的第一部,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写完下面的作品。和上面的三部一样,并不影响其独立成篇。

在从事长篇小说创作的同时,对探险生活的见闻,作过一些散文的尝试,这就是陆续发表在《当代》、《上海文学》等报刊上的一些作品。结集在《山野寻趣》中。

比之于这些作品写作年月,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已有了巨大的发展,建立了一千多个自然保护区,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法规,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名录,也有了新的增加。尤为可喜的是在青少年中,已涌现出了一股“大自然热”,建立起了各种自然保护小组。读者当然能够理解这种时间差,可能给作品细节描写带来的影响。

《呦呦鹿鸣》、《大熊猫传奇》的初版,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非常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将这些作品结集为系列,形成整体规模予以出版。这是需要魄力和敏锐的洞察力的。

后记

《大熊猫传奇》初稿完成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合肥。定稿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合肥。修订于一九九六年春,合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初版。

一九九六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结集为“刘先平大自然探险长篇系列”(五卷本)出版。一九九七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冰心图书奖。二〇〇六年收入“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在我国自然保护事业中,抢救、保护大熊猫最为成功。各种保护措施的落实,使得大熊猫的种群已得到了发展、壮大。从野外救护的大熊猫经过医疗、休养后多已走向了山野。

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已成了世界瞩目的地方。

二〇〇八年二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熊猫传奇(下恶魔岭)/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先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606863
开本 32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7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