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秘境之旅--一位记者的行走笔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张涛、王燕编著的《秘境之旅——一位记者的行走笔记》是张涛自2003年进入媒体工作后,在中国西部许多省份参加一些大型的沿线采访活动时所写的散文随笔和日记,更体现西部人文特色,雄浑绵亘的贺兰山秘境,硝烟或浪漫的居所明长城,黑石峁岩画与外星人的不解之谜,皇家寺院的隐秘岁月,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如歌如诗,拉萨的神秘古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最后葬地之谜……

内容推荐

雄浑绵亘的贺兰山秘境,硝烟或浪漫的居所明长城,黑石峁岩画与外星人的不解之谜,皇家寺院的隐秘岁月,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如歌如诗,拉萨的神秘古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最后葬地之谜……边塞人文之美,西部秘境之魅,《秘境之旅——一位记者的行走笔记》作者张涛、王燕以诗意与凝重的笔触,将带你探寻西部大地的千世沧桑和不朽传奇。

《秘境之旅——一位记者的行走笔记》以独特的视角和诗性的文字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西部秘境的魅力之窗。

目录

宁夏秘境

 贺兰山的秘境之旅/2

 宁夏明长城:硝烟或浪漫的居所/15

 边塞以西:铁打的平罗城和西北第一阁未解之谜/27

 贺兰山黑石峁岩画之谜/35

 固原城——斑斓的记忆之城/41

 水洞沟怀古/47

 寂寞清水营/54

 青铜峡走笔/61

 秦长城随想/69

 盐池死火山之谜/75

眺望苍凉

 成吉思汗葬地猜想之一:神秘的阿尔寨石窟/80

 额济纳札记/88

 嘉峪关:苍凉的守望/99

 张掖大佛寺:皇家寺院的隐秘岁月/106

 塔尔寺的背影/114

青藏札记

 在哪儿都是生活/122

 在“圣路”度过的悠然时光/130

 八角街更堆群培的阳光/137

 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145

 格尔木:可可西里与藏羚羊/152

 藏地札记/160

 香格里拉并不遥远/172

 到拉萨有多远——西部行采访日记/175

 新闻与旧闻/215

 我们穿越了“死亡之路”——宁夏新闻媒体西部采访团穿越川藏线、滇藏线侧记/229

 可可西里——献给杰桑·索南达杰/240

呼伦贝尔大草原

 速读呼市/250

 草原额吉都贵玛:28个孩子的妈妈/254

 天歌云舞大草原——内蒙古原生态音乐采访手记/256

 北国边陲的异域立体风情画/261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67

 嘎仙古洞与党项的千古之谜/273

 映山红花满山坡——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采访手记/279

 大兴安岭深处的“阿里河”/285

 呼伦贝尔大草原采访日记/290

 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300

城市沧桑

 银川,一日长于百年/306

 梦溪雨的下午茶/308

 大武口的小巷年代/312

 盐池:午夜吧的起点与终点/315

 贺兰:“聚点”的梦幻与现实/318

 男孩女孩看过来/320

 北京,有多少吧可以去爱/322

 到星吧克有多远/325

 格桑花儿春天开/327

 成都没有风花雪月/328

 兰州:我们迎着风向前/330

 在杭州南山路的婉约生活/333

上帝的沙盘(代后记)/336

试读章节

“魔鬼城”与明长城

“魔鬼城”其实就是清水河北岸的明长城遗址,是灵武市境内明城障中独一无二的坞城,其墙体由于风雨的剥蚀,形成了各式各样似魔鬼般的形象,再加上其处于旷野之上,大风一起,墙体会发出凄厉的响声,似魔鬼在嚎叫,这就是“魔鬼城”之称的来历。

作为边陲要地,宁夏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明代,蒙古部落一直是明统治者的心腹大患。

1450年(明代宗景泰元年)正月,瓦剌攻宁夏;1457年(明英宗天顺元年)孛来等攻宁夏、甘肃等地;1466年(成化二年)七月,毛里孩攻固原。1472年(成化八年)孛罗忽、加思兰屡入安边营、花马池,进攻宁夏、平凉、I艋巩、环庆、通{胃等地。1507年(明武宗正德二年)七月,达延汗部攻入宁夏、镇羌等地。1592年(万历二十年)三月,宁夏副总兵哮拜、哮承恩父子等举兵反明。

灵武,作为宁夏的战略要地(据《九边考》记载:“灵州居宁夏之中,迫近大河,其南与固原边相接。灵州者,南北之喉舌也。灵州失,则宁夏隔为外境,而环固危。环固危,则陕危。然则急灵州,更不得不急花马池矣。”),则明长城在灵武的修筑就更为重要。

登上“魔鬼城”城障,可以看到明代所筑的著名的“河东墙”,也就是“二道边”和“深沟高垒”的“头道边”在这里相接。民间传说,当年修长城时调了陕甘宁八府9万民夫,监工的官骑马在前面跑,民夫在后面筑墙。早上从银川东面的黄河边筑起,中午就到了兴武营。中午当官的在兴武营多喝了几杯,结果民夫修建的长城就偏北了。官员快马加鞭追赶了一百多里才赶上,将民夫赶回兴武营重新向南筑墙。后来,南面的边墙叫“头道边”,偏北的那一百多里叫“二道边”。

但实情并非如此,据《盐池县志》记载,“二道边”是明成化十年(1474)由巡抚都御史余子俊修筑的“河东墙”;而“头道边”则是60余年后因“城离军营远,贼至不可即知”重筑的。当初筑长城时是“走马打墙”,即命令一下,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向清水营筑,速度极快,结果到东西役军于清水营处相会时,所筑长城错了位,因此出现了两道长城。

据《明史·余子俊传》记载,成化十年(1474),“内地患稍息,(余)子俊得一意兴役。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延袤千七百七十里,凿崖筑墙,掘堑其下,连比不绝。每二三里置敌台崖寨备巡警。又于崖寨空处筑短墙,横一斜二如箕状,以敌避射。凡筑城堡十一,边墩十五,小墩七十八,崖寨八百十九,役军四万人,不三月而成。墙内之地悉分屯垦,岁得粮六万石有奇。”不过此文中“东起清水营”不是宁夏的清水营,而是陕西府谷的清水营,但有意思的是,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得知,陕西府谷清水营和宁夏灵武清水营应该都是在1474年,也就是明成化十年由时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的余子俊主持修建的。

明成化十五年,也就是1479年,在宁夏巡抚张祯叔、王询先后在墙外挖“品”字形深坑44000多眼,以防敌骑靠近边墙。其中红山堡一带,壕沟深宽皆两丈,所以长城也被称为“深沟高垒”。

此后,1528年,也就是嘉靖七年,70岁的王琼巡抚西北边疆,他遵用《易经》重门御暴之理,提出了在守边地区挑沟挖堑法。此法不仅设险守边,而且能节省劳费。所谓挑沟挖堑,就是按照地理形势设险修筑工事守边:从定边营南口起往西北至宁夏横城旧墙止,开堑210里,筑墙18里;宁夏城平虏所五岔渠起,西至贺兰山枣儿沟开堑34里,皆临边设险,谓之“防胡大堑”。南自黄河大坝起,西北至贺兰山嘴墩止,开堑斩崖84里,以断鞑靼部自河西入夏州之路。自环县西北响石沟起,西以靖虏卫花儿岔止,636里铲崖砌垒,临河设险。由于王琼的挑沟挖堑工事,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自此鞑靼部难以从西北地方长驱直人,实现了王琼北拒鞑靼计划,内地人得以安堵息肩。

乾隆三年,也就是1739年,平罗县城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地震波及宁夏府城及周边地区,清水营城墙在地震中毁损严重,2年后重修。尔后的数百年里,清水营开始在历史里逐渐沉默起来,留下的只是在夕阳下残破的城墙。

清水营与一代廉吏毛鹏

在尘封的史书中,如果细心一些,有些故事会轻轻地浮现出来。

提起京剧《四进士》(又名《节义廉明》《宋士杰》),人们对剧中不徇私情、为民申冤的按院大人毛鹏记忆深刻,他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代廉吏,以自己的“洁廉”为后人树起一道做人的典范,以“青天”形象为世人广为传诵,特别是他公正清廉的浩然正气让毛氏家族几百年来引以为荣。但是毛鹏曾巡抚宁夏修筑长城,在清水营大败外倭人侵的事迹今人却知晓不多。

毛鹏(1522~1565),字汝南,别号双渠,枣强县后王常村人。幼年入县学,考试屡居榜首。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乡试中举,继之殿试中进士,被任为江阴知县。到任后减免杂税,节财赈灾,强化治安,振兴教育,修筑城池,抵御倭寇,被誉为廉明有为之官,升为御史。随之奉旨巡察宣化、大同一带边关,处理边务160余件。当时皇族饶阳王充与承奉刘宝通敌被发现,其奏报朝廷予以处置。嘉靖三十四年巡察山东,兴利除弊又有作为。嘉靖三十六年(1557)左右,毛鹏升任太仆寺少卿、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在宁夏期间,毛鹏指挥筑横城亭镇墙堑18500丈,还修缮了镇城河东诸营堡,并在指挥抵御外倭入侵清水营战斗中俘敌甚多。战后,又带百姓疏浚河道,发展农田灌溉。嘉靖四十三年升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巡抚山西河南。次年,也就是1565年,毛鹏因积劳成疾不治而逝。其遗著有《条陈边务》等。

毛鹏巡抚河南期间,有一事被后世传为佳话:毛鹏与同榜进士田伦、顾读、刘题交谊甚厚,出京为官时,四人相约不得违法渎职。毛鹏微服私访中,遇上蔡县民女杨素贞冤案,便为其写了诉状。而杨在申诉中屡有阻力,最后查明那三名进士在案中犯有受贿或渎职之罪,均被毛鹏绳之以法,杨素贞冤案得以昭雪。传统戏剧《四进士》所演唱的就是这一情节。

P58-60

后记

上帝的沙盘(代后记)

自然、人文,是当下颇为时尚的名词解读,就是到某地见景、见迹与行走,留下些记录的文字,以及图片。这本书也是如此,它并没有什么深度,只是上帝的沙盘中的一粒恒河之沙,在走过的地方涂抹一些感觉的文字,除此,就没有更多的意义。我们真的只是旅行者,面对自然,只能敬畏,面对古人留下的痕迹,只能敬仰,文字所作的,不过是一些钩沉,数码相机拍摄的风景,也只是为我们留下一些沿途的影子。还有什么?其实这些已经足够。

本书中的部分文字,曾被选载于《环球人文地理》(前身为《国家人文地理》)。忘了是哪一年,在重庆与一些朋友把酒言欢,《环球人文地理》总编辑、70后诗人李海洲先生让我写点什么,酒酣耳热间就答应了。于是就开始了,并且没有结束。之后,又应《新消息报》编辑贺璐璐女士之约,写了近一年的人文地理方面的文章。就这么着,我们的旅行开始了。

整理书稿时,突然想起诗人昌耀的那本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提起这本书,是因为其中一个词——上帝的沙盘。于我们而言,它和宗教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是想做那沙盘中的一粒渺小的恒河之沙,在路上,想象着、观望着。就如凯鲁亚克所言:“我旅游生活中堪称最伟大的一次经历即将开始。”

最后要感谢的是作家牛撇捺先生,没有他,就没有这本书。

著者

2012年5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秘境之旅--一位记者的行走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涛//王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501490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3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1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