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圆梦北大求学牛津晋职摩根(记女儿的成长历程)
内容
试读章节

为孩子的大学之路做出正确抉择

高三是高考的关键时期,学生一方面要抓紧高考各门课程的攻坚学习,另一方面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当时对每个学生来说,升入大学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通过高考录取,二是通过保送走学校自主招生的道路,但必须按规定取得像数学、生物、化学、物理等主课竞赛省级一等奖或全国三等奖及以上,才能有保送的资格。

参加高考和参加竞赛考核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而且部分学科竞赛时间与高考时间很接近,要投入准备竞赛,就没有多少时间复习高考课程,也就意味着放弃参加高考。因此,每个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一种选择,而且,按当年的情况两种选择风险都很大。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好成绩必须要提前进行培训,甚至要到外省参加专题补习和实验课,这样不但经济花费很大,更重要的是挤占了很多高考复习时间,如果竞赛成绩不理想,有可能两头都失去;即使竞赛取得理想成绩,也只是具备了保送资格,要得到某高校的录取,还必须有这个学校的保送指标,并有在校的推荐才行。如果没有得到某大学的保送指标,竞赛成绩也失去了主要作用。

参加竞赛还有一个不利因素,按当时规定保送生即便被录取,是不能自选专业的,大多是学校指定的几个冷门专业。因此,走保送这条路,比较适合那些学习偏科,比较适应竞赛活动,成绩不是全面发展的学生,例如,对于生物和物理实验课有偏爱,实验做得比较好的同学。而且竞赛相对高考录取比例要高一些,参加竞赛有很多实验,要求动手能力较强,相对死记硬背理论较少一些,比赛的环境相对高考要轻松得多。另外,可以不参加任何竞赛活动,一门心思复习参加高考,但这样就孤注一掷,失去了高考之外的另一次机会。

的确,当时这种机会的多样性,是国家教育制度改革的优越性,给学生提供了各种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使上大学不再是高考一条独路,而是铺开了多条求学之道。但是,当年这种高考和竞赛时间上几乎交叉,选择上学道路的利弊权衡,也给孩子和家长产生了很大压力和矛盾。因为这要冒很大风险,有可能使孩子的特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前功尽弃。这主要考验着家长的智慧和能力,因为孩子学习很忙,根本没有时间详细考虑这些事,这时家长就要主动替孩子分忧,综合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选择,再和孩子认真讨论商量,统一意见,最后做出决策。

对于我女儿的具体情况总结有四种特点:一是她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稳定在班内甚至年级的前几名,是当时班主任和校领导非常看好、有可能获取高考状元的几个同学之一。二是按女儿的性格来说,虽然有众多的优点,但我们认为她的心理状态不是太好,越是面临大考,越容易产生紧张思想,成绩发挥得反而没有平时好。这好像长跑比赛到最后冲刺第一名的,不一定总是领跑运动员,这也正是我们所担心的。三是相对课本学习女儿更喜欢各种竞赛活动,从思想上有更多的主动性,以前所参加的几次竞赛成绩都不错,有一定优势。四是考虑女儿到最后冲刺阶段,已感到身体筋疲力尽,心理上也产生很大压力,从而影响高考发挥。我尤其担心她的眼睛,近视越来越严重,我们渴望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女儿的日记也反应了她当时的心态。

女儿日记

2004年8月25日

这一段时间来,可能是我有史以来最困难的几天,我失眠了,一天天失眠,长时间的缺乏午睡,使我感到昏昏沉沉,仿佛随着一只小船在风浪中晃动,晃动。大脑失去了往日的灵性,理解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直线下降。每天晚上的低效率和心中的自责与着急,让我真的好累,好累……我身体不好,我渴望着能通过竞赛提前被大学录取,让自己在走进大学之前,有一段时间能很好地放松与调整,更重要的是最好能躲过高三对人身心的摧残……

当时,班主任和女儿的几门主课老师都很负责任,很关心女儿前途定位问题,主动和我们家长商量,一块儿从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方面综合分析。他们也认为,从往年高考情况看,往往有些学习尖子,高考时反而发挥不好,因为他们总是走在队伍的前面,总是怕别人追上,怕自己落后,强烈的自尊心使自己不自觉形成心理压力,越是面临高考,越是心事重重,恐怕发挥不好,乱了方寸,失眠健忘学习效率下降,造成高考失利。领跑运动员从身体和精神压力方面肯定要比别人付出得多。但绝大多数平时有实力的同学,高考都会取得好成绩的,这不仅要看平时学习基础是否扎实,而且还要看当时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临场发挥等因素。总之,要根据各人不同的学习情况和性格,选择好适合的道路,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鉴于女儿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甘蔗没有两头甜,如果两头都抓,没有重点,可能都抓不住。关键时期要有敢于舍得、理性放弃的勇气,才能有长远稳定发展和新的收获。为了更好发挥她的性格特点,取长补短,我们决定让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她比较喜欢的竞赛方面,高考复习放在次要位置,决心走保送这条路,获取上大学的资格。但对于高考也不完全放弃,在有时间、有精力的情况下进行高考课程内容的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我们认为至少有两方面的优越陛:一是竞赛的环境相对高考要缓和得多,而且女儿有多次参加竞赛的经验,有一定信心;二是不把高考作为唯一依靠对象,两条腿走路,对女儿来说可能要忙一些,身体要辛苦一些,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减少女儿的心理压力,如果有机会参加高考,她会发挥得更好。

方向确定以后,我们在学校老师的关心指导下,聘请了国内优秀的生物老师,不惜花重金到全国生物教学比较好的外省某高校培训历时一个月的生物课,以后又分别在本省进行了专题物理和化学理论补习和实验课的实操训练。这样,女儿顶着重压,在高三期间,先后到厦门、重庆参加了全国数学、物理和生物竞赛,分别在本省参加了物理和化学竞赛、英语全国联赛,并不负众望,分别获得了物理、数学、生物的全国三等奖和英语全国一等奖,物理和化学省级一等奖。到此,女儿的成绩完全达到了当时保送名牌大学的条件。

当时在全国竞赛现场,竞赛成绩一出来,复旦大学的负责现场招生的教授就找女儿谈话。这是个态度非常和蔼可亲、处事非常严谨的老教授,她说,我们仔细看了你的简历,了解了比赛成绩后,觉得你很优秀,如果你选择复旦,我们可以让你参加我校的自主招生。清华大学的李教授现场只是有选择地找了几个同学谈话,其中有我女儿,他说,根据你的报考条件和竞赛成绩,学校决定你可以先免试参加我校的夏令营活动,然后参加我校的自主招生。北大则选择十名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现场又进行了一次面试答辩活动。随后一个多月,复旦、清华也先后寄来了参加夏令营活动的通知书。事已至此,女儿已经获得各名校的保送资格和参加清华、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活动,可以得到在高考成绩加分的优惠条件,或是按当时规定,可以享受高考成绩只要达到一本控制线就能被以上名校录取的政策。但是,当时女儿希望不参加高考,直接保送上大学,然而这需要保送指标和银川一中的推荐,才能获得录取。在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等待后,终于等到了北京大学分配的唯一一个保送指标。但指标将如何使用,学校要统筹考虑。最后,学校根据女儿的竞赛成绩和平时优秀的表现,研究决定推荐女儿为北京大学的保送生,并很快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女儿经历了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终于梦想成真,可以抛开所有的烦恼,满怀信心,舒展开翱翔的翅膀,自由地飞翔了。

P32-37

后记

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一直存在的永恒课题。她延续至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日,仍是我们无法回避且异常重视的问题。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为人父母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自己的事业。天天、月月、年年都在忙忙碌碌,有压力也有动力,有烦恼也有喜悦,有辛劳也有收获。但总结起来人的一生应完成的任务,也不过区区三件事:一是照顾好长辈,养老送终;二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三是抚育好、教育好自己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开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从古至今,从伟人到百姓无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当代伟人毛泽东对子女严格要求,从不搞特殊化,他为了教育儿子毛岸英爱劳动能吃苦的精神,在延安凤凰山居住时,曾经亲自带领十五岁的毛岸英打扫厕所。在1950年亲自把新婚不久的儿子送上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后来不幸牺牲在那里。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一代名相诸葛亮就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为后人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香港富翁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想在父亲的公司施展才华,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却对他们说:“我想你们还是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有资格到我公司来任职。”还有许多名人志士,他们大多都有过人的才华、非凡的成就、富足的财产、显要的地位,但他们不以自己的优越而娇惯子女,相反更严格教育他们,克勤克俭,不求奢华、自强自立、艰苦奋斗,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他们给我们做出教育子女的典范,值得我们尊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只有信心是不够的,必须要求家长有能力、有方法、有策略,才能有效果。要认识到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于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因此,每位家长都应该向伟人那样自觉地承担起教育责任,无论你有多忙,地位有多高,都不应该忽视对子女的关心与教育。综上所述,在这里我以女儿的真实故事,以朴素的语言传达了以下几种概念,仅供读者参考。

首先,我认为每位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至于“为”什么“不为”什么,如何“为”,要看家长的观念和能力。我所说的有所为,是指家长应该关心好孩子的身心健康,照顾好生活,做孩子的榜样,像富豪李嘉诚那样不仅身体力行,而且能善教严管子女,把握好孩子前进的大方向。有所不为主要是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多培养他自强自立的意识,尤其不要对孩子强加自己的意志。

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种理念:一是好父母决定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前途如何,关键决定于家长的能力,需要家长花费精力了解孩子心理和性格特点,不断优化培养方式方法,对症下药,才能效果显著。二是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小抓起。从她记事时就开始树立良好的习惯和思想,否则等孩子长大了形成她自己的观念,就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再纠正很难,效果还可能会相反。三是给孩子规划好发展方向。培养孩子多方面发展,不能只凭学习情况下定论,要充分照顾孩子的性格特点和意愿,充分发挥它的内动力,家长起把舵掌向的作用。切忌与别人攀比,切忌认为孩子只上名牌大学才有出息,要相信将来无论他从事体育、文艺、商业等任一职业,只要他用心做,努力做,同样会干出一番大事业。不是有许多企业家、政治家、甚至有些科学家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也获得了很大成就吗?关键是家长要善于因材施教,量能定向。四是必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每个家庭的幸福。在现代社会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因此,父母与孩子间关系的融洽又是家庭和谐至关重要的一环。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快乐,才能积极向上。所以,父母应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亲子营造和谐,行动铸就未来”。五是一定要清楚并不是付出努力,就一定会心想事成,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也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但是一时一事的失败,不是一生的失败,要有信心有毅力真正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才能真正成功。因为有些事情并不是靠个人力量所能成就的,这一点我在以上文章中也明确表达出来。例如,女儿到国外留学需推荐信要靠老师的帮助;找到好工作有同学、同事的信息或推荐;虽然取得了保送资格,但不能选好专业,刚好又遇到了好政策,难道这不是机遇吗?这就是机遇的重要性,机遇虽然是靠他人给的,但是并不是所有机遇都是随机的、偶然的。这就是我在文章中一直强调的,一定要孩子注意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会做人做事,努力为自己拓展空间,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才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另外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和人之间的生理差别,比别人更聪明、记忆力更好,思维敏捷,头脑更灵活,这是天生就有的优势,是父母给的。

总而言之,以上所说的首先是个人做事要用心,要能吃苦,要付出努力,其次是发展机遇以及自己固有的生理优势这三种条件,加在一起,就铸就了成功。这就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季羡林教授的成功公式,成功=天才+机遇+努力。我认为季教授的这个成功公式,是他多年人生积累的经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真理,应该是激励我们为人处事、发展事业的座右铭。但是,我理解季教授的这个公式含义应该是广义的,所谓的天才并不是只有学习好,才是天才,成功也不是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才算成功。有的人有经商的天赋,虽学历不高,但在商场如鱼得水,从中获得了很大成功;还有的人天生就体质好、嗓音好等等他们分别在自己的领域获得辉煌成就,这些都是成功。总之,只要你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有益,并获得社会的认可,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是成功者。即便是没有某个方面的天生优势,靠毅力、靠努力勤能补拙也会创造奇迹的!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各人有自己的观点和性格,各家有各家的特殊情况,我相信凡事只要尊重事实,掌握规律,融会贯通,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量体裁衣,您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目录

第一辑 小荷初绽

 小学 为孩子成长创造轻松活泼的进步环境/003

 初中 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多方面发展/010

 高一 面对强手,制定适合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努力发奋/019

 高二 及时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减轻压力,以利再战/027

 高三 为孩子的大学之路做出正确抉择/032

第二辑考进北大

 大学 社团活动、文化交流为人生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047

 走出国门 接受各种挑战,得到锻炼,收获颇丰/054

 勇于实践 感悟大学生活,努力社会实践,正确面对人生/065

第三辑 飞向牛津

 出国留学 经历一段全新的生活/083

 牛津求学 敢于迎着困难走,付出努力总会有收获的/087

第四辑 走进摩根

 硕士毕业 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107

第五辑 求职体会

 求职 智慧的结晶,能力的展现/119

结束语/145

序言

这里介绍的是一个教育培养子女的真实故事,推荐的是一个成功的理念,传达的是一种进取精神。文章的主人公是我的女儿。书里尤其详细地介绍了女儿在找工作应聘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议,供读者参考。

女儿毕业于银川一中,并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后考入英国牛津大学就读金融硕士学位,现在工作于美国摩根士坦利中国分公司。十几年来,因为女儿优秀,经常有同事或朋友向我咨询,探讨教育子女的问题,甚至还有朋友从外地打电话询问女儿出国留学的问题,还有的朋友托人来打听、了解应聘工作的事宜。以前因为上班比较忙,有人问起此事,没有更多的时间讨论,只能简单谈一些看法。现在不同了,退休后时间比较宽裕,总想做点事,心想如果能把自己教育子女的体会和女儿成长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写出来,给更多的人以参考、借鉴或是启发,给需要的朋友以参考,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当然,我并不是作家,写作水平也一般,因此文章没有华丽的词汇,更谈不上什么艺术欣赏,只是希望对朋友们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文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求真务实,实话实说,写咱老百姓自己的事,出咱老百姓爱看的书,通俗易懂,看起来有益无害,想起来合情在理,读者看书费时费眼不能只看个笑话,总有些收获才不枉费时间。

本书介绍了我教育子女的做法和体会,在培养孩子前途方面上的思考,解决问题时的一些观点以及带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建议。女儿自己谈在学习、考研和找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和观念。虽然每个人的性格和特点不同,各家有各家的具体情况,但是渴望成功是每个人的最大心愿。这里所涉及到的每一个观点、思路或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总会对您有帮助的地方,对您教育子女起到优化方式、取长补短、拾遗补缺的作用,帮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少走弯路,少出差错。为使您的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献一份绵薄之力,这就是我的目的。

作者

2012年4月

内容推荐

《圆梦北大,求学牛津,晋职摩根:记女儿的成长历程》介绍了孙树义教育子女的做法和体会,在培养孩子前途方面上的思考,解决问题时的一些观点以及带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建议。

每个人的性格和特点不同,各家有各家的具体情况,但是渴望成功这是每个人的最大心愿,《圆梦北大,求学牛津,晋职摩根:记女儿的成长历程》里所涉及的每一个观点、思路或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总会对您有所帮助。对您教育子女起到优化方式、取长补短、拾遗补缺的作用,帮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少走弯路,少出差错,为使您的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献一份绵薄之力。

编辑推荐

《圆梦北大,求学牛津,晋职摩根:记女儿的成长历程》介绍的是一个教育培养子女的真实故事,推荐的是一个成功的理念,传达的是一种进取精神。文章的主人公是孙树义的女儿。书里尤其详细地介绍了女儿在找工作应聘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议,供读者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圆梦北大求学牛津晋职摩根(记女儿的成长历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树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505153
开本 32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11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8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