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欧民间文化研究(1972-2010)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杰文主编的《北欧民间文化研究(1972-2010)》分年度介绍,行文中的时间表述均以被介绍年度为出发点)在这些貌似散乱的“大事记”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近40年来北欧民俗学连贯的“学术谱系”与“问题意识”,其中反映了北欧乃至国际民俗学界的困境、挑战、机遇与愿景。因此,《北欧民间文化研究(1972-2010)》虽然只能提供一些信息材料,但是,它也许可以帮助像我一样在学习民俗学的过程当中充满困惑的同学也未可知。

目录

引言 从劳里·航柯主持北欧民俗学协会谈起

第一章 北欧民俗学研究的新取向(1972—1981)

 一、北欧民俗学协会的新定位(1972年)

 二、北欧民俗学协会的几项成果(1973年)

 三、北欧民俗学传统的延续与来自新大陆的新气息(1974年)

 四、欧洲民俗学的核心议题(1975年)

 五、北欧民俗学学科体系的建构(1976年)

 六、民众诗歌与民间医药的研究成果(1977年)

 七、“交流”成为北欧民俗学的关键词(1978年)

 八、北欧诸国的民俗及其民族国家的建构(1979年)

 九、民俗学的研究范式与历史人类学(1980年)

 十、传统研究的研究传统(1981年)

第二章 保护民俗(1982—1990)

 一、叙述、认同与类型(1982年)

 二、北欧民俗研究的新路径、新起点与新任务(1983年)

 三、寻找民俗的意义(1984年)

 四、《卡列瓦拉》研究150周年(1985年)

 五、中芬三江联合考察(1986年)

 六、“民俗保护”的国际协作与规划(1987年)

 七、民俗与社会现实(1988年)

 八、“民俗保护”意见的最终文本(1989年)

 九、北欧民俗学协会的生存危机(1990年)

第三章 民俗学者的暑期培训(1991—2010)

 一、民俗过程:第1届民俗学者的暑期培训(1991年)

 二、民间叙事与世界观(1992年)

 三、民俗过程中的传统与革新:第2届民俗学者的暑期培训(1993年)

 四、时间与空间中的界限(1994年)

 五、传统与冲突的认同:第3届民俗学者的暑期培训(1995年)

 六、北欧民俗学协会走向终结(1996年)

 七、传统、地方性与多元文化的进程:第4届民俗学者的暑期培训(1997年)

 八、认知与思维:北欧民俗学研究的新方向(1998年)

 九、口头传统中的变异与文本化:第5届民俗学者的暑期培训(1999年)

 十、回到“文本”:千禧年的民俗学反思(2000年)

 十一、爱沙尼亚民俗研究的崛起(2001年)

 十二、记忆、回忆与创造性:第6届民俗学者的暑期培训(2002—2003)

 十三、历史与实践:当代民俗研究的多面性(2004年)

 十四、民间叙事的理论与当代实践(2005年)

 十五、全球化与传统的更新(2006年)

 十六、口头诗歌与田野作业:第7届民俗学者的暑期培训(2007年)

 十七、表征与传播:口头传统的文本化(2008年)

 十八、不同的研究历史:国际民俗学的多元化走向(2009年)

 十九、“新民俗学”之后:第8届民俗学者的暑期培训(2010年)

结语 “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

译名对照表(人名、机构和组织名、期刊名)

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欧民间文化研究(1972-201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杰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740707
开本 16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530.03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