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积极思考的力量(人生成败的因与果1)
内容
编辑推荐

《积极思考的力量(人生成败的因与果1)》是詹姆斯·艾伦众多文学著作中的代表作。在本书中,作者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

作为拥有力量、智慧和爱的生物;

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主宰自己的命运;

而且你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能够带来转变,帮助你获得新生的力量;

通过它,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创建未来。

内容推荐

在《积极思考的力量(人生成败的因与果1)》当中,作者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一个这样的道理:一个人要想培养良好的性格,拥有健康的体魄,并最终取得梦想的成就,他首先必须在自己的内心培育正确的思想。 《积极思考的力量(人生成败的因与果1)》是詹姆斯·艾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奠定了整个西方成功学的基础,并极大地影响了包括戴尔·卡内基和拿破尔·希尔等在内的成功学大师。

目录

思想与人格 / 1

我们的一生都遵从着某种法则,不管我们如何抗拒,都无法撼动这个法则。

思想与环境 / 7

那些善于管理自己的思想、努力上进的人都明白,“环境是思想孕育出来的结果”。

思想与健康 / 23

纯净的思想创造出纯净的生活,自省使人成为圣者。

思想与目标 / 29

人类向目标前行的动力是从“可以达成目标”的信念中产生的。担心和怀疑是这个信念的最大敌人。

思想与成功 / 35

没有付出就没有获得,人们为了获得成功,就需要放弃欲望中的绝大部分。

理想和现实 / 41

怀抱崇高的理想吧!

这样你才会变成你理想中的样子。

你的理想是对你未来的预言。

宁静之心 / 49

宁静之心深藏于真理的海底,它不会受到表面风暴的影响。它住在永远的静寂之中。

真正的幸福 / 55

那些优雅、高尚、幸福的人是人类智慧与经验不可多得的结晶,他们的存在便是周围人的福音。

永远的生命 / 61

了悟永生的人是以超越这个世界的视角来看待生命的,对他们来说,生命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他们永远活在当下这一时刻。

克服自我 / 67

克服自我是指克服心中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低俗的自我意识,清除心理上诸如纷争、痛苦、疾病、悲伤等负面因素。

诱惑的本质 / 75

当你真正理解了诱惑的本质和意义的时候,就是你真正能够克服诱惑,从长久的痛苦中走出来的时候。

真正的自由 / 83

让人们像奴隶一般生存并不是上天的惩罚,也不是现实的锁链,而是人们内心的欲望与胆怯。

识别能力 / 89

越是推敲,真实的存在就越发显得美丽。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行为与信念 / 95

信念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人生是在多个信念的支撑下成形的。

脑中的信念和心中的信念 / 105

人类不会关注自己不相信的事物,这种心理也会在他们行动之前表现出来。

思想与行为 / 111

面对机遇和挑战时,想要克服诱惑是很困难的。人类只有通过净化身心才能克服诱惑。

心灵的姿态 / 117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它发生的正当理由,不要把命运当做你的借口。

播种与收获 / 123

要想获得祝福,就要先种下祝福的种子。要想获得幸福,就要先祈求他人幸福。

服从的法则 / 129

完全遵从自然法则,人类才能得以存活。

不变的正义 / 137

当憎恨、敌意、愤怒、自私等情绪占据内心的时候,人类将会变得盲目,看不到人生正确的道路。

理性的光辉 / 145

理性让人远离任性,摆脱感情的冲动。正确的信念和同情心引导我们走向康庄大道。当理性成为习惯的时候,你便再也不会走向歧途。

自我控制 / 153

手艺人在日复一日的磨炼中练出了技艺,我们也是在日复一日的自我控制中磨炼出了善良和智慧。

决心的力量 / 163

决心的体现便是选择与以往的想法和行为截然相反的一条道路前行。

胜利的荣光 / 171

只要你不去抑制你那利己主义的强烈感情,你便无法接触到真理。

真正的满足 / 177

满足并不意味着放弃努力,而是将努力从不安中解放出来。

人类之大爱 / 183

人类之大爱是那些不忘记对所有人的真爱和怜悯,拥有一颗宁静之心的人才能孕育和体验到的爱。

平和的原野 / 193

当我们放弃对别人偏见的那一刻,便能处理好别人对我们的偏见了。

关于詹姆斯艾伦 / 200

试读章节

人的内心就像一个庭院,你可以去耕耘它,也可以荒置它。不论你如何对待,它都会长出一些东西。

如果你不在庭院里种上美丽的花朵,那么它便会长满野草。

优秀的园艺家会勤恳地耕地、除草,再种上美丽的花草。他们会精心呵护自己的院子。同理,我们如果想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自然也需要精心呵护我们心的庭院。清除错误的思想,之后再种上纯洁的种子,等待它生长与开花。

通过持续的耕耘,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成了自己心田的管理者,成了自己人生的主人”。你会逐渐发觉思想对你的人格,以及周围环境,乃至你的整个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想和人格是一体的,而人格通过环境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周围的环境和我们内部的状态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构成我们周围环境的各种事物,能够完全表达出我们当时的全部人格。但是,可以说周围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大都是我们人格中存在着的一些重要因素,而能否改变这些重要因素将是我们今后能否取得进步的关键。

人类遵从着自己的基本法则,即“原因与结果法则”,活在我们应该存在的地方。无数的思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人格,决定了我们的存在。所以我认为,人生并不存在偶然之说,构成我们人生的一切要素都是在这个万能的法则下正确运行的。不管你是否对你的境遇感到满足,它都是无法撼动的法则。

人类是逐渐进化的生物。我们会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最适合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当中。我们在这个环境下积累知识,逐步学习。然而很快我们就会发现周围的学习环境又被更新了。

只要我们还认为自己是环境的产物,我们就会一直被环境支配。只有当我们相信自己才是造物主,相信自己可以自由地培育和管理环境的土壤和思想的种子时,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那些善于管理自己的思想、努力上进的人都明白,“环境是思想孕育出来的结果”。因为他们很早就发现,环境的变化和心的变化是联动的。当我们在有意识地、快速地改正自己人格缺陷的时候,会发现周围的环境也在快速的变化。

我们会被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事情牵动心弦。不管喜爱的心情还是恐惧的心情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我们会被热烈的期待抬高情绪,也会沉浸在肮脏的欲望中不可自拔。

而环境会根据我们的心路,选择同样的方向进行变化。“原因与结果法则”的结构

心中的想法会种下与它相似的种子。或早或晚,这些思想的种子都会绽放为行动,最终结成名为“环境”的果实。好的思想会结出好的果实,邪恶的思想会结出坏的果实。

我们的世界是由外部环境和内心思想相互交织而成的。不管我们喜爱的环境还是厌恶的环境,它们都为生长在这环境下的人们无私奉献了一切。人类作为果实的收获者,从苦恼与喜悦两个方面体会着生活。

人类顺从自己内心的欲望发起错误的或正确的行动,最终都会自得其果。“原因与结果法则”无处不在。

那些因为贫困而犯罪导致被关进监狱的人,不应该将命运的残酷作为犯罪的借口。他们会有现在的“果”,是因为在此之前他们有着利己主义等不纯的想法这个“因”。真正纯洁的人,不会被任何事物诱惑,自然也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那些在思想中潜藏着罪恶心理的人,随其日渐胀大,只要碰上机会就会付诸行动,犯罪就此产生。P9-11

序言

这本书是我从平日的暝想及各种体会中孕育出的成果,但我并不认为它完美地论证和说明了“思考的力量”。

出版这本书,我并不是想解释说明什么,大家可以把它看成一种提议。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人理解到“我们的人生是由自己掌握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而选择了生活的方向,并最终成就了只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的思想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即来自人格的内部因素和来自环境的外部因素。而这些因素很有可能使我们一时沉浸在黑暗和苦恼当中。但是,我们要相信,光明和幸福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属。

通常我们没有能力直接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因为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更无法令世界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我们内心的情感、愿望还有我们的思想却是可以自我掌控的。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可以通过调整自身去适应环境。而这样做的结果也间接地改变了外部世界。

我们无法直接去阻止世界的纷争,但我们可以去寻找内心的平静。人生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同样我们也有能力去超越这些艰难困苦。即使周围混乱不堪,我们也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即使身负重任,我们也能保持内心的镇定。即使周围争执不断,我们也能拥有内心的和平。

借助此书,希望大家在面对世间的动荡不安时,能够站在自知与自律的高度上泰然处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积极思考的力量(人生成败的因与果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詹姆斯·艾伦
译者 王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94504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5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