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带队伍(新经理进阶的七堂必修课)
内容
编辑推荐

《带队伍(新经理进阶的七堂必修课)》编著者谭小芳。

管理的技术性(即科学性)在于他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一整套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都是可以复制和学习的;管理的艺术性则在于,管理的主体是不同的人,管理的对象也是不同的人,管理者面对的环境是复杂多面的,管理者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不可预知的,正因为如此,管理就是一个需要管理者本人不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将这个过程做好,就是一门艺术了。

内容推荐

《带队伍(新经理进阶的七堂必修课)》编著者谭小芳。

《带队伍(新经理进阶的七堂必修课)》内容提要:新晋经理人面对的最迫切任务,是完成管理角色上的转变,即要学会如何带好一支队伍。为了促进新经理实现这种转变,本书从管理自己、管理下属、管理上级、依靠团队、善沟通、会激励、修炼领导力七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规律、方法、技能,它们能够有效地帮助新经理尽快适应管理工作。

目录

管理自己:卓越管理者的起点

 审视曾经的管理效果 

 透视卓越管理者背后的潜质 

 权力是鸡毛,威信是令箭 

 管理者的形象设计 

 新经理的自我管理 

 虚心学习,保持专业优势 

 谨防后院失火 

第二课

管理下属:带出一支胜任的队伍

 带队伍,做教练 

 “旧”同事与“新”下属 

 会用人,将各种人才拿来为我所用 

 能容人,做一个气量型管理者 

 看人之长,用人之长 

 学会授权,事必躬亲要不得 

 控制,驾驭下属的艺术 

 过了问题下属这一关,你就成功了 

第三课

管理上级:“弱势管理”的艺术

 管好上级,才能充分利用上级资源 

 从细节做起,赢得上级好感 

 为上级分忧解愁 

 把握尺度,千万不要越位 

 融合同级的心,赢得平行支持 

 多一些理解支持,少一些拆台冒犯 

第四课

依靠团队:做好带头人,使众人行

 依靠团队,借助团队力量 

 做一个称职的团队带头人 

 团队成功的王道:一支优势互补的队伍 

 打造高效执行团队 

 团队决策,群策群力 

 积极化解团队冲突 

 平衡术修炼:团队协调与控制艺术 

第五课

善沟通: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管理应是沟通大师 

 向上沟通:如何说上级才会听 

 下行沟通:感化员工的心 

 平行沟通:换位思考是关键 

 避免沟而不通 

 会议,你会开吗 

第六课

会激励:管理者的战略武器

 激励,会让员工更优秀 

 激励,你可以不花钱 

 情感激励:给员工的最好礼物 

 批评,也是一种激励 

 危机激励,学会给员工压担子 

 左手温暖右手,学会自我激励 

 别让奖励成为“不甜的蜜” 

第七课

修炼领导力:成就一个卓越的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也需要领导力 

 绩效,衡量领导力的最终标准 

 修炼自己的非权力领导力 

 提升心理强度,打造强势领导力

试读章节

一流管理者:有着深厚的领导意识和使命感,他们为创造更好的业绩,勇于承担责任,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这种管理者,知道自己存在的理由就是为组织创造价值,所以他们能为更好的业绩而努力,这是使命感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具有系统性的格局,在他们的眼里,既有人,又有事,他们能够将生存(人事匹配和完成基本任务)与发展(人才培养和业绩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他们的眼里,既有例行事务,又有例外事务,他总是能将主要精力与时间放在处理例外事务上,也就是积极地解决问题,能够将领导力完美释放。

什么是一流的管理者?就是那些具备领导意识、能完美地释放出自己领导力的管理者。2.承担起自己的领导责任笔者曾亲眼看到过一个朋友这样怒斥员工:“你们怎么搞的?工作是怎么干的?不知道客户的具体需求,又不按照公司流程来进行实施,一天到晚就像催命鬼似的,让公司上上下下为你们而忙碌着。你们对工作太不负责了!”

且不说,这位朋友面对员工的正常要求一直借口忙而推脱,员工向他咨询标准化执行文件他也一直敷衍了事,出了问题就将责任全部推到员工身上,这样做非常不应该。

管理者,就是一个部门、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就是责任者,其本身就应该承担责任。如果在自己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只懂得去埋怨下面的员工,那么,这样的管理者当然是不称职的。

作为对应,在另一家企业授课时,笔者听到有位营销经理对员工说过这么一番话:“你们都是我的下属,你们每个人做好了成绩,你们的成绩全部都是我的成绩。同样的,你们每个人做错了事情,你们所有的错误也要我来承担。所以说,我们是一条战线上的!”

这才是管理者应该表现出的形象与气度。不管管理者的权限范围有多大,都应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承担起相应的、最大的管理责任!

外部出了问题,要从内部找起;

员工出了问题,要从领导找起;

工作出了问题,要从自身找起;

经营出了问题,要从管理找起;

今天出了问题,要从过去找起。

这才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一种理性思维方式。当工作中的矛盾凸显、问题出现、前进受阻时,要勇于正视过去,勇于剖析自己,勇于承担责任。

1973年,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在这本名为《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的书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可见,承担责任是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3.具备“欣赏力”管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别人来达成目的。取决管理者成败的一个关键就在于其是否善于调动、借助下属的力量来完成部门和团队的任务。古语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要想让下属成为自己的“知己”,前提一定是先学会欣赏别人。

卡耐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最重要的特质,不是执行的能力,不是伟大的心智,不是仁慈,不是勇气,也不是幽默感,虽然这些都极为重要。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交朋友的能力,说到其本质,其实也就是欣赏别人优点的能力。”

领导者,欣赏别人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在管理大师德鲁克看来,最不能做管理者的人是“只注意别人的弱点而不是长处的人,这是狭隘的表现”。个中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如果一个管理者眼中揉不得沙子,满眼望去,尽是下属的缺点与不足,那么不仅作为其下属的员工会感觉很痛苦,他们本人也难以寻觅到自己事业的左膀右臂,不会有真正的帮手替自己分担。

“这个世界上没有废物,只不过是放错了位置”,拿破仑的这种欣赏力,造就了他那支所向披靡的军队。

管理者需要有辩证的思维,需要具备相当的“欣赏力”,管理新手要用恋人的眼光去看待下属,不要只盯着其缺点不放,因为一个人的缺点往往暗示着他的优点:

与其讨厌一个人的急性子,不如欣赏他的行动力;

与其讨厌一个人的强势,不如欣赏他的决断力;

与其讨厌一个人说话绕弯,不如欣赏他的思维缜密;

与其讨厌一个人行动缓慢,不如欣赏他的仔细和耐心;

换一个角度去看人,你会发现众生都是如此美好。

4.讲求个人信用

老子说:“轻诺必寡信。”“信”与“仁、义、礼、智”并称为中国传统道德所强调的“五常”,五常即人应遵循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所以,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立政立国的根本,是人人都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如果不守信,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规范。

同样,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讲求个人信用,说到做到,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威严,也会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特别重视“个人信用论”,他曾说:“想要使部下相信自己,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兑现所承诺的每一件事,诚心诚意地做事,让人无可挑剔,才能慢慢地培养出信用。”而管理学大师华伦·班尼斯所作的一项研究成果同样发现,人们宁可跟随他们可以信赖的人,即使这个人的意见与他们不和,也不愿去跟随意见与他们一致、却经常改变立场的人。这些大师的言论无不说明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想成为团队的“火车头”,带领员工去高效工作,就要做一个言行一致、让人觉得足以信赖的人。P9-P11

序言

先来了解两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

在耶鲁大学2000年的毕业典礼上,甲骨文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劳伦斯·埃里森发表了一场被称为“21世纪最狂妄”的演讲,其间,他实话实说:“我,埃里森,一个中途退学者,竟然在美国最具声望的学府里这样厚颜无耻地散布异端!我来告诉你们原因,因为,我埃里森,这个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比尔·盖茨,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就目前来说,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艾伦,这个星球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学了,而你没有;再来一点证据吧,因为戴尔,这个星球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还在不断上升,也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第二个事实。

这里有两份名单: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对前一份名单,很多人一无所知。而对第二份名单,大部分人却耳熟能详,因为他们的知名度更高,成就和影响更大。事实上,第一份名单中的人全都是清朝的状元,第二份里则全都是当时科举考试中的落第秀才。

之所以谈这两个事实,笔者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受过专业教育更少,或者说在学校或考试中表现一般、败北者,为何会成为顶尖的人才,而是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普通的成功,需要遵循普通逻辑,非凡的成功,遵循特殊逻辑。

这里所言的普通逻辑,是指专业、技能、知识、学历,可用技术来概括;特殊逻辑,则是指一个人的情商、天赋、品格和机遇,这些要素可用艺术来形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在管理领域,同样如此,那些顶级的成功者往往都是遵循特殊逻辑的产物,而普通的成功者则首先要遵循普通的逻辑。换句话说,顶级管理者的成功,更多是一门艺术,而不只是技术。基层管理者的成功,更多是技术的成分在内,又有一小部分艺术的因素。

管理的技术性(即科学性)在于他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一整套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都是可以复制和学习的;管理的艺术性则在于,管理的主体是不同的人,管理的对象也是不同的人,管理者面对的环境是复杂多面的,管理者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不可预知的,正因为如此,管理就是一个需要管理者本人不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将这个过程做好,就是一门艺术了。

因此可以说,管理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它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对于刚晋级的基层管理者,首先要具备娴熟的管理技术,掌握各种管理技巧和技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技术家”,然后再逐渐往“艺术家”的方向努力。

新经理的角色和以前的业务角色完全不同,必须完成从只负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到带领好一支队伍的转变。

带好队伍,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第一层:带好自己,做好自我管理,修炼领导力。

第二层:带好下属,做好带头人,依靠团队,激励团队,充分沟通,使众人行,追求团队成功。

第三层:“带”好上级、同级,对他们进行“弱势”管理,积极沟通,完美配合,激励他们,影响他们,管理他们,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大环境。

本书正是从以上三个层面来展开,分为管理自己、管理下属、管理上级、依靠团队、善沟通、会激励、修炼领导力七堂课,分享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规律、方法、技能,以满足广大新晋经理人在“技术”上的需求,旨在“领新经理人入门,为老经理人补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带队伍(新经理进阶的七堂必修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小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200687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1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