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楼兰(上下)
内容
试读章节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混沌始开,宇宙初成,天地之间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结伴住在昆仑山下。传说昆仑山是世界的中心,也是百神之所在,气魄傲人。其山尾陵之地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有云色,从下仰望如城阙之象,四面有风,群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

因为天下尚未有其他人类,伏羲兄妹二人商议结为夫妻,以求繁衍后代,但又自觉羞耻。为了摆脱两难的境地,伏羲和女娲历经千辛万苦登上了神山昆仑,在山上对苍天祈祷道:“上天如果同意我兄妹二人结为夫妻,请将天上的云都合成一团;不然,就让云散开。”结果,天上的云立刻合成了一团。伏羲和女娲认为这是天意,于是结为夫妻。

。此后,在中原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生生不息,形成大大小小的氏族和部落。伏羲教人类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中华文明由此起源,伏羲也因此成为天下最早的共主。

伏羲之后,女娲成为天下共主,她发明了笙、簧等乐器,是音乐的开始,从此,人类学会了在音乐中翩翩起舞。

当时,尘世还处在洪荒时代,天下的河流远比土地要多,河流经常泛滥,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刚好这个时候,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继而大打出手。祝融最终打败了共工,共工羞愤之下,向西方的不周山撞去。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被共工撞倒后,天塌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大地也出现了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一些龙蛇猛兽也趁机溜出来吞食人类,人类面临着空前的大灾难。

女娲目睹如此奇祸,决心终止这场灾难。她找来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用火将它们熔化,然后用这种五色石浆补上了天的窟窿。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鳌的四脚,当做四根柱子,将倒塌的半边天重新支撑起来。又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止住了;滔滔洪水。女娲还擒杀了残食人类的黑龙,刹住了猛兽的嚣张气焰。

经过女娲一番辛苦的整治后,人类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不过这场大灾难还是留下了不少痕迹:天向西北倾斜,因而日月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而地则向东南倾斜,因而一切江河都汇流东南;而当雨过天晴后,补天的五色石便会重新焕发光彩,于是在天空中便出现了彩虹。

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为少典,娶有峤氏为妻,生下炎帝。炎帝号神农氏,长于姜水,他发明了农耕和医药,造福苍生,成为天下共主。他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自炎帝开始,中原进入了农耕社会。

因为伏羲、女娲、炎帝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代表,因而被后人尊称为“三皇”。

随着人类欲望的滋长,各部落开始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虽然为天下共主,对此也无可奈何。P5-6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蜃景血光

第二章 谈兵心壮

第三章 冤家聚首

第四章 大漠奇遇

第五章 瀚海百波

第六章 惊鸿一瞥

第七章 真假王储

第八章 梦碎西城

第九章 风萧夜漫

第十章 楼兰新娘

尾声

附录 楼兰百年探险史

后记——关于《楼兰》小说

序言

首先要说明的是,《楼兰》与作者之前构筑于真实历史之上的历史探案小说如《韩熙载夜宴》《孔雀胆》《大唐游侠》《璇玑图》等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带有魔幻色彩的传奇故事。尽管读者可以在《楼兰》中读到不少熟悉的历史痕迹,甚至我也习惯性地参考了古代典籍以及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资料来还原古代西域真实风貌,多数细节有据可依,但从根本上来说,小说主体是一个虚构的神话故事。

楼兰的远古历史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这是由于它突然消失所带来的缺憾。按照民族历史的划分,有文字记载的被称为“历史时代”,没有文字记载的则被称为“神话时代”。但楼兰的“神话时代”又不同于中国“神话时代”的意义,楼兰文明的神秘消失,使它的“历史时代”也演变成了没有记录的“神话时代”。照这样看来,我所创作的《楼兰》虽然是跨了两个时代,但更多的还是在神话时代。

神话其实并不是异想天开,记得有人说过:“正史之外有野史,野史过后有传说,传说之前是神话,而神话的尽头,是历史的开始,重回神话的怀抱,往往隐藏着颠覆历史的野心。”真正意义的神话时代显然更接近民族文化的根源,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寻根的愿望。为了安排楼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源头,我引入了黄帝与蚩尤争霸的故事,作为楼兰故事的基本起源和背景,并基于这种源远流长的联系,为楼兰最后的消亡安排了一个全新的解释。这样,《楼兰》就不仅仅是一个魔幻故事,不但能传承中国古老的神话,而且包含了悠长深厚的华夏文明历史内涵,打上了中华文明特有的质素。

有朋友对我在写历史小说日趋成熟时突然改写一本神话小说感到不可理解,其实《楼兰》仅仅是十多年前偶然的灵感,当时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IT从业人员,朋友们都很喜欢这个创意,希望日后能把它变成一部传奇。而今,我实现了这个梦想,这就是《楼兰》的来历。只要有梦想,只要有信念,只要有毅力,就有梦想成真的一天。

但必须得承认,我对魔幻题材的写作并不能得心应手,常常困惑于神力跟人力的界定,就像我小时候就坚定地认为《西游记》有逻辑错误一样,因而《楼兰》将是我本人唯一一本这类题材的小说。但是我真的热爱《楼兰》,我爱这个故事,我爱里面的人物,当主角不得不死去的时候,我一度心寒了很久。

之前,曾经有许多读者指出《大唐游侠》等小说中感情描写太淡,而《楼兰》中正好有我历史小说中所没有的缠绵悱恻的令人心碎的爱情。我的观点是——在魔幻小说中,历史是点缀,作者可以将爱情升级为重点。但在历史小说中,历史是主体,一切故事的发生必须符合历史环境,那些牵强的不可能发生的爱情不会在我的历史小说中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小说中有极个别的句子摘自作者年轻时以别名信手胡写的网络小说,只是本着一点缅怀青春岁月的心愿。类似情况在之前的《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系列丛书中已经出现过,在后续图书中还可能再会出现,不再重复说明。

要特别感谢杨瑞雪女士,是她一手发掘了我写作小说的潜力。感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肖启明社长、刘海涛先生以及所有工作人员,从我第一本不算成熟的小说《鱼玄机》出版开始,他们一直在不计得失地支持我,多年来始终如一。我在写作道路上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鼓励。

感谢冯晓辉、李永宏、秦燕萍、武敏诸位,在我十年前开始构思创作《楼兰》的时候,他们都曾给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帮助。感谢邓亮先生,自始至终为书的插图提供了帮助。感谢喻宏文同学,不厌其烦地打印了彩色西域地图作为参考资料,还给予许多温暖的关怀。另外,《楼兰》小说中引用了冰河所作的两首五言诗,在此一并致谢。

当然,最应该感谢的当属读者,你们是作者努力前行的最大动力。

谨以《楼兰》一书献给那些为解开楼兰之谜奉献了宝贵生命的科学家、探险家,他们是真正的人生勇士。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彭加木,余纯顺。

吴蔚

2011年5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首先要说明的是,吴蔚编著的《楼兰》与作者之前构筑于真实历史之上的历史探案小说如《韩熙载夜宴》《孔雀胆》《大唐游侠》《璇玑图》等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带有魔幻色彩的传奇故事。尽管读者可以在《楼兰》中读到不少熟悉的历史痕迹,甚至我也习惯性地参考了古代典籍以及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资料来还原古代西域真实风貌,多数细节有据可依,但从根本上来说,小说主体是一个虚构的神话故事。

编辑推荐

吴蔚编著的《楼兰》内容介绍:在中国重大历史之谜中,以黄帝大战蚩尤和楼兰古国神秘消亡最引人瞩目。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背后的故事,甚至在这两大历史之谜之间,还曾存在过某种被悠远岁月斩断的联系。《楼兰》讲述了繁华一时的楼兰王国被漫漫黄沙离奇湮没的起因和经过。为寻找神物、解救楼兰危机,楼兰王子傲文踏上了大漠黄沙之路,巧遇敌国女子并产生纠结的爱情,后得身份神秘的汉人公子萧扬及神女相助,众人携手开始了与楼兰诅咒的抗争。使命、阴谋、真相、爱情、友情,面对命运主人公究竟何去何从,作何选择?

边风飘飘,绝域苍茫。山河黯淡,壮士冲冠。关山万里,纵横剑气。黄沙百战,楼兰胆豪。中原黄帝后人与楼兰英雄同生死共进退,合奏出一曲旷世奇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楼兰(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99422
开本 16开
页数 4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9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7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