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刚经/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心经坛经》由阿傩所著,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十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内容推荐

《金刚经》由阿傩所著,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就如《金刚经》,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张扬着中华民族的性格。

目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1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7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20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37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55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75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90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127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144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158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172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185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193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199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212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232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240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248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264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276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284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292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302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309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317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321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328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335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344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350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356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362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370

附录/381

试读章节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佛教几经兴衰,曾经历过两个盛世,一是唐宋时期,一是明朝。如果清朝的康乾盛世只能算作一个插曲的话,那么可以说今天正在迎接自唐朝以来的第三个佛法盛世的来临,这是非常难得的。

佛法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在谈论它时,就要以物质为基础,这也是由今天这个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大家只是单纯谈论精神上的东西的话,那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今天人们难以像颜回一样,每天一箪食,一瓢水,一张蒲席,在一间漏得不能再漏的破屋子里,自己保持着很高的精神境界,“不改其乐”。

佛法要得到大力弘扬,总是需要有一个太平盛世作为前提。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物质的富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探索需求也就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跟这个时代众生相关的一些佛教宗派(像净土宗、密宗等)都开始有了繁荣的气象,大德们也纷纷出来用各种善巧方便来弘扬佛法。这些都首先得益于佛法盛世的来临。

《金刚经》与中国的因缘是非常殊胜的。在三藏十二部佛经中,很多国家都有他们本国所钟爱的经书。而《金刚经》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一直远胜于其他经教。早在宋朝的时候,《金刚经》在出家人的考试中是必考的。譬如从沙弥升为沙门(即比丘),或者是参加一些监院、住持、方丈之类的考试时,就要考《金刚经》。

中国人非常勤俭,也非常讨厌繁琐,同时这个民族的悟性非常高。而《金刚经》正与这样的秉性契合,因此,中国人学《金刚经》的非常多,尤其是文人雅士。禅宗在佛法的发源地印度并没有得到发展,而是在达摩祖师传到震旦中国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没有离开佛陀教育的自己的路子,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自己的一个宗教。因为这样的修行路子,非常契合中国人的特点。

古往今来,有很多大德曾经讲解过这部《金刚经》,第一是天亲菩萨跟无著菩萨,这两位是唯识宗(法相宗)的老祖宗。他们的注解不可不看,尤其是天亲菩萨的。因为这部《金刚经》本是阿罗汉询问如何成就大乘菩萨,直至无余涅槃人实相境界的一个修证过程。而天亲菩萨的《金刚经经论》正是在他证得阿罗汉果之后,回过来学习、弘扬大乘佛法时所著。在这个末法时代,已经极少有人能证得阿罗汉果,虽然越南、缅甸、老挝那一带的南传佛教还有些阿罗汉的大成就者,但是他们是很难出来给大家讲《金刚经》的。

第二位是六祖惠能,他的《金刚经解义亦日口诀》非常朴实。

第三,就是印顺法师的《金刚经讲记》。印顺法师是我国近代一位难得的大德,尤其是他重建“人间佛教”的提议,推动了佛学与现实社会接轨。因为要想荷担如来家业,就必需要走这个路子。如果跟独觉一般,只是自己觉悟了,就不管别人,大乘佛法就会因此而灭绝。

古往今来,讲解《金刚经》的人非常多,但是印顺法师指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关于这部经书的讲解大多流于空谈,流于文字相,很少有人能将全经的经络讲出来。

P4-5

序言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中国传统国学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它开启心智,滋润生命,陶冶人格,塑造灵魂。

开卷有益,忙碌中的人们闲暇之时,最应该用传统国学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用先人的哲思来涤荡自己忙碌的心灵。坚持着阅读的爱好,在潮流文化的强大攻势下,让传统文化永驻我们的心田。“复兴国学,从根本上讲,是复兴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我们要斟选传世经典著作中最最经典的部分来读,要以开放的胸襟和燃烧的激情去承接古人的经典大论与哲思华章,以自豪而不狂妄,执著而不僵化的精神风貌来直面当今社会的竞争与挑战。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帮助读者深刻了解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用经典历史文学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同时使国学得到承传,得以弘扬光大,我们精心编排了本书,文章中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我们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插画,将插画与正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大大增加读者的阅读趣味。

本书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各类经典作品的长处,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尽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刚经/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印)阿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78741
开本 16开
页数 4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6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0
170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