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入画,约始于唐。明皇、摩诘、吴道子皆喜画竹。至五代,李夫人创墨竹法,传其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及宋,苏东坡弃前双勾着色法,枝干、叶均以水墨画,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传说朱色画竹亦为其所创。历代以来,名家辈出,虽风习流变、门派纷呈,然画竹声望之隆,未尝衰也,无论名师巨匠、庸常末流,皆乐而为之,遂蔚为画学大观。
《画竹要诀》由吴建刚编著,是“中国画写意入门”系列之一,介绍了竹入画的有关知识。
图书 | 画竹要诀/中国画写意入门 |
内容 | 编辑推荐 竹入画,约始于唐。明皇、摩诘、吴道子皆喜画竹。至五代,李夫人创墨竹法,传其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及宋,苏东坡弃前双勾着色法,枝干、叶均以水墨画,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传说朱色画竹亦为其所创。历代以来,名家辈出,虽风习流变、门派纷呈,然画竹声望之隆,未尝衰也,无论名师巨匠、庸常末流,皆乐而为之,遂蔚为画学大观。 《画竹要诀》由吴建刚编著,是“中国画写意入门”系列之一,介绍了竹入画的有关知识。 目录 画竹概述 文房用具与绘画材料 画叶技法 画竿技法(一) 画竿技法(二) 画枝技法(一) 画枝技法(二) 竹竿生枝式(一) 竹竿生枝式(二) 竹竿生枝式(三) 竹笋画法 竹根画法 枝叶画法 雨竹枝叶画法 老竹、新竹画法 风竹画法 小品欣赏一(轻筠滴露) 小品欣赏二(亮节图) 小品欣赏三(清影摇风) 小品欣赏四(君子高风) 小品欣赏五(朱竹) 小品欣赏六(庭院小景) 条幅创作图例 斗方创作图例 扇面创作图例 竖幅创作图例 作品欣赏一(竹有清风方传神) 作品欣赏二(竹瘦鸟声清) 作品欣赏三(寒雀归林) 作品欣赏四(朱竹)(扇面) 作品欣赏五(山静鸟天堂) 作品欣赏六(灵禽竹寿图) 作品欣赏七(节节高上云霄) (朱颖人题) 作品欣赏八(燕归时节出新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画竹要诀/中国画写意入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建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4354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86 |
宽 | 211 |
高 | 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