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历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精神实体,是中国历史积淀的灵魂,它孕育并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未来。然而,在中国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给人留下了无数难以解释的文化奇谜,这些文化嶷案极富传奇与神秘色彩,有的还包含着理解文化进程的关键细节,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并刺激着人们探究其真相的强烈兴致。破译和解析这种种文化谜题,不仅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中国文化的精华和有关知识,而且还可以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

吴家凡、孙伟达主编的《中国文化未解之谜》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幅幅极具想象力、极具神秘感、极具挑战性的未知世界的情景,但对于这些谜团,依然有待我们去思考、探索与开解。可以带你览尽中国几千年的沧桑巨变。

内容推荐

吴家凡、孙伟达主编的《中国文化未解之谜》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与研究了中国文化,编者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从寻找悠久的渊源、探索掩埋的真相、追寻隐含的奥秘、感受奇妙的风俗等方面入手,对几十个中国文化未解之谜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真实。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人们感兴趣的疑点与谜题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大家在享受阅读快感、体验伟大的中国文化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目录

第一章 寻找悠久的渊源

 “万岁”何时成了皇帝的专称/002

 中华民族何时称为“华夏”/005

 “黎民”到底何解/009

 字是仓颉一人造的吗/012

 神秘的河图洛书/016

 夏朝是否存在过/021

 阿房宫真建成过吗/025

 黄帝发明足球的疑案/029

 古人崇尚黄色之谜/033

 黄鹤楼的名称因何而来/037

 女娲其人之谜/041

 纸的发明者到底是谁/045

 中国人的龙崇拜之谜/050

 围棋的来源/056

 二胡的起源/060

第二章 追寻隐含的奥秘

 孔圣人出生之谜/064

 莫衷一是的《富春山居图》/066

 欧阳修的“莫须有”绯闻疑案/071

 高力士有没有替李白脱靴呢/077

 诸葛亮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382

 《黄帝内经》成书于何时/090

 诸子起源真相是什么/096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099

 左丘明有没有写《国语》/103

 《吕氏春秋》究竟书成何年/106

第三章 探索掩埋的真相

 殷墟人种之谜/112

 中国也有金字塔吗/115

 传世“九鼎”今安在/117

 巴蜀古国之谜/119

 楼兰古城之谜/123

 历史上有无徐福东渡日本之事/127

 李自成出家之谜/132

 建文帝的“生死门”/137

 “真假太子”的三百年悬案/140

 柳如是因何自缢身亡/144

 董鄂妃是不是董小宛/147

 长城东西走向的两端之谜/152

 “传国玉玺”的传世之谜/156

 秦朝十二铜人的秘密/160

 秦人的发源地的“东西”说/163

 木牛流马之谜/166

 神农架有没有野人/171

 秦俑主人是何人/174

 美女罗敷是怎样一个人/178

 分分合合的小雁塔/1 80

 马和是不是发现氧气第一人/183

第四章 感受奇妙的风俗

 阎罗王的原型之谜/188

 财神是怎样炼成的/191

 “八仙”到底是何方神圣/194

 戏曲形成于何时/200

 凤凰的原型是什么/204

 相声是怎么来的/208

 何谓“生、旦、净、末、丑”/211

 贴春联之谜/214

 除夕放鞭炮之谜/216

 门神由来之谜/218

 十二生肖是怎么形成的/222

 中秋节的来历/225

 清明节的来历/228

 端午节的源头在哪里/230

 元宵节形成于何时/233

 白蛇传说从何而来/236

 田螺姑娘的传说是怎么来的/238

试读章节

“真假太子"的三百年悬案

明崇祯帝共有七个儿子,其中四个早殇,至明亡时,仅存周皇后所生太子慈烺、定王慈灿和田妃所生永王慈焕。崇祯帝死后,他的皇太子及两个王子的下落自然成了明朝百姓、遗老遗少关注的焦点,可这三人一直下落不明,但到后来,崇祯三子又反复出现,难辨真假。南明弘光和顺治、康熙三朝都因崇祯太子案,杀戮株连了许多人。

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忽有一少年,自称是太子,在常侍太监陪同下来到北京城内原周皇后之父周奎家。周奎开始相认,后来觉得事关重大,不敢隐瞒,就向清朝当局报告。于是朝廷派人将此太子带去,召集有关大臣和原来的明宫中内监审查。刑部主事钱凤览和御史赵开心等人认为太子是真的,而旧侍讲谢升等认为是假的。这事引起了百姓的不满,有人上书指出,如果太子是假的,为何周奎留宿两日始报?据此要求重新审核。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审问,又经法司复勘,断定此太子为假冒,将其处死,同时被杀者还有钱凤览等15人。“北太子”一案就此收梢。

几乎与北京出现“北太子案”同时,南京也有一少年自称为崇祯太子。得知这个消息,福王把他带到内宫后,立即召集马士英等大臣对他进行盘问。此人从容讲述故宫之事,并能叫出某些询问他的大臣的名字,从北京逃到江南的原宫中小内监也认为他是真太子。而左御史杨维垣认为他是驸马王昺的侄孙王之明所假冒,少年反问道:“为何不叫我明之王?”诸大臣对他进行刑讯,少年坚不改口。南明在外地的一些将领得知此事,纷纷上疏要求保全“太子”,左良玉发起兵变欲攻打南京,据说也是为了拥立此太子。福王为了自己已得的帝位,坚决否认太子是真的,有言太子为真者皆处死。数月后,清兵攻下南京,豫王多铎把这个太子、弘光及潞王都押送北上,三人都被清廷处死。“南太子案”于此了断。

以上就是明史上有名的“南北太子”案,今人以土默热为代表的许多人甚至认为《红楼梦》中的真假宝玉即是影射真假太子案。理由是,宝玉当指玉玺,红楼即为朱楼。

对于南北真伪太子案,历来说法不一,但是无论如何,南北同时出现两个太子,至少有一个是假的。不少史学家认为北都被杀的太子是真的,南来的太子为假:北边是长平公主亲口承认的,甲申年她已经十五岁,崇祯子女不多,她怎么会把自己的弟弟认错?这:活很有生活的道理。

美国人魏斐德有一本书叫《洪业——清朝开国史》,他在正文中主要引用《明季南略》的观点(支持“北太子是真”说)作为叙述主线,又在注中明确表明自己信服孟森考证的北太子为真的结论,这就意味着,他相信南太子是假的。同样的,顾诚的《南明史》也力言南太子为假,并结合童妃案,认为这是东林复社党人造谣生事,以动摇弘光朝廷的合法性。他认为,因福王与马士英的历史背景,受原有党争影响,再次翻出万历朝郑贵妃的老账,大肆排挤东林和复社人士,因而东林复社党人也还其颜色,故意借题大做文章,硬是强调南来太子是真的,与福王及马士英作对。以至于有人甚至针对太子及童妃两案弘光的态度,怀疑太子和童妃是真,福王是假。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以上的看法可能出于自己明显的主观倾向,都有偏颇之处。他们认为,“北太子”未必就是真的,而“南太子”也未必就是假的。

他们的意见大体如下:南太子案中,王铎力斥太子为伪,然而王铎这人侍奉幼太子时间太短,又离朝多年,已经分辨不出成年太子的模样,且人品公认的不端,所以,他的话很难让人相信;庭审太子时,所用之人都是马、阮党人与诸内侍,这些人无论从其人品的角度,还是从其与太子的关系来看,都让人对他们的证言打上一个大问号。

还有就是,杨维垣挖苦说王呙的侄孙王之明貌似太子,后竟称此人就是王之明,杨维垣由于附逆案被赶出权力圈子十七八年,国家大事几乎没有沾过边,又能知道什么呢?至于方拱乾,情形也跟他差不多,由于方拱乾当时是戴罪之身,不免有以此求荣的嫌疑。

其实,能断定太子真伪的,主要是人证,既然当时的人证没法让我们信服,看来,只能采信体貌了。在诸家对明太子的记载中,他的体貌特征主要有“眉长于目”,或有内侍说他“腿骨双生”,异于常人,但王铎、方拱乾、袁妃这三个认识真太子的重要人物从来都没有提到这些明显的特征,弘光朝参与审核太子真伪的人,也根本不相信这些特征,所以,这种忽视,让人感觉有“故意”屏蔽事实真相之嫌。

至于“有虎牙,足下有黑痣”之说,则是出自陷于清廷的袁妃之口,而袁妃所述,实与同时发生的北京伪太子案有关,她所提供的这个特征,是向清政府报告验证北京伪太子的。当然,这并不能排除她是故意误导清朝以维护真太子的可能性。但是,也有人认为,这袁妃也是假的,她是清政府用来设伏陷害明太子的。

人们至今还对南北两位太子的真伪持有不同态度,那么,明末这位皇太子到底走失何方?当我们打开有关史籍,就会发现关于太子慈熄的去向有这样几种记载,一说他在永平被李自成杀害;二说他被李自成挟出北京带回陕西;三说他被明太监高起潜收留;四说他被舅父周奎交清廷处死;五说在广东灵光寺为僧;六说“不知所终”。而正史则是这样记载的:“今伪太子不一,史臣执笔,其何所适从哉?”这话直译过来即是:“明太子案至今没有最后定夺,我们做史官的实在不知道如何下笔写这段历史才好!”

根据明末清初有关著录的综合分析,清兵人关,李自成败退南阳地区淅川荆紫关时,太子走失,不知所终。接着出现上面所述的北京和南京的真假太子案,三百多年来,始终没能解决这一历史悬案。

P140-143

序言

40多亿年前有了地球,人类也在地球上生存300多万年了,并且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究竟包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曾经很多学者、研究人员,为了揭开这层层神秘的面纱费尽了心机,然而,很多事情要么无法找到答案,要么所得出的答案又被新的资料所否定,而真正被解开的秘密是少之又少。

毕竟,人类的已知是有限的,而未知却是无限的。已知的是解开了的秘密,也就不再是秘密了;而未知的则是未解的、待解的秘密,便成了未解之谜。关于这些未解之谜,就是人类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或者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和推理方式,而无法解释的自然、天文、历史、人文等现象。

其实,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未来需要面对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未解的、待解的秘密世界。所以说,关于宇宙、关于地球、关于人类自身,还有太多的秘密在等待着我们去挖掘,这些秘密最终能否得到开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探索。

为此,我们特别编写了这套“未解之谜”系列丛书。包括《中国名人未解之谜》、《世界名人未解之谜》、《中国历史未解之谜》、《世界历史未解之谜》、《中国文化未解之谜》、《世界文化未解之谜》,全套共六册。分别详尽地介绍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谜团。

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人类几乎一直在探索和解答种种未知事物中的规律和变化。虽然本套丛书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幅幅极具想象力、极具神秘感、极具挑战性的未知世界的情景,但对于这些谜团,依然有待我们去思考、探索与开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可更加顺利地找到相关证据来充分证明一直困扰着我们人类的历史谜团。但是,尽管如此,新的发现也必将给我们人类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想要解开人类历史未解之谜还需要我们更加细心与耐心地迎接挑战。

徜徉于历史画卷中,我们会发现历史是厚重的,它可以使我们的内心无比充实;历史是隽永的,咀嚼后会使我们豁然警醒,受益终生;历史也是轻盈的,纳入它的节奏,会使我们的生命脉搏与时代一起律动。希望本书可以带你览尽世界几千年的沧桑巨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家凡//孙伟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07256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3-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