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世桢编著的《汉语语音趣说》一切从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因此,几乎每个章节都努力挖掘出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趣事,或从令人深思的歧义结构人手,或从与汉语密切相关的文学典故人手,进而引导出某些汉语运用的规律来,以充分体现“趣味性”。
图书 | 汉语语音趣说/汉语趣说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毛世桢编著的《汉语语音趣说》一切从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因此,几乎每个章节都努力挖掘出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趣事,或从令人深思的歧义结构人手,或从与汉语密切相关的文学典故人手,进而引导出某些汉语运用的规律来,以充分体现“趣味性”。 目录 总序 追求的目标——有趣、有用 第一章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语音性质】 一、人类沟通的天籁——语音的社会属性 二、舌头,语言的代名词——语音的生理属性 三、看得见的语音——语音的物理属性 四、能把语音写出来吗——记音工具 第二章 普通话音节面面观【音节结构】 一、汉语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音节 二、音节中的核子和电子——元音和辅音 三、“肚子饱了”和“兔子跑了”——语音的区别性特征 第三章 古音构拟与南腔北调【语音变异】 一、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说话的——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 二、南腔北调——汉语方言的语音 三、北京人说的一定是普通话吗——普通话和北京话语音上的差异 四、吴郡大老倚闾满盈:问道于盲——反切 第四章 声韵调一气呵成【语音系统】 一、“一本”,“二本”,“十本”,还是“日本”——普通话的声母 二、“上船”还是“上床”——普通话的韵母 三、施氏食狮史——汉语的声调 四、“全是女的”还是“钱是你的”——四呼 五、语言的旋律——汉语的语调 第五章 普通话口语特色【音变】 一、“买好酒”到底是什么意思——连读变调 二、这条地道修得很地道——普通话中的轻声 三、史湘云口中的“爱哥哥”——儿韵 四、冰棍儿和冰棍——儿化 五、“-un”究竟是什么——《汉语拼音方案》的记音方式 第六章 语音的艺术魅力【语音运用】 一、“说服、熏陶、因为”这些词该怎么念——异读词 二、王十朋的绝妙对联——多音多义字 三、“帘栊兰露落,邻里柳林凉”——双声、叠韵 四、“哼”该怎么发音——叹词和拟声词的发音 五、奥巴马,欧巴马——音译遇到的尴尬 六、“是狼,侍郎”;“上竖,尚书”——浅谈谐音双关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语语音趣说/汉语趣说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毛世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35901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9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1 |
丛书名 | |
印张 | 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