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小区域流通货币是一种代用货币或货币符号。其发行主体或为钱铺、钱庄、商号、工矿企业等商业部门,或为县级地方基层政权,或为社会团体等准权力部门;其流通范围一般限于一县之境,而且仅能部分地履行货币职能。陈晓荣编写的《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研究》是关于研究此的专著,全书分为近代经济社会变迁与小区域货币;小区域货币的发行等内容。

内容推荐

《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研究》内容介绍:小区域流通货币是一种代用货币或货币符号。其发行主体或为钱铺、钱庄、商号、工矿企业等商业部门,或为县级地方基层政权,或为社会团体等准权力部门;其流通范围一般限于一县之境,而且仅能部分地履行货币职能。小区域流通货币是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货币现象,反映了从封建国家货币制度衰亡到资本主义中央银行体系建立之前的过渡性特征。

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的职能因其发行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基层政权所发行之纸币在当地等同于法币,而商业部门所发行的商业票券则仅用于市场找零或工商业者之间的业务往来及票据清算,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货币。不同政府部门所发行之政府票券的性质迥然不同。地方政府货币的垂直发行和商业票券的横向流通,导致了事实上的两个货币系列,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的乡土币制体系。这一现象,既与当时的军阀割据和地方财权独立直接相关,也与当时的乡村自治运动等密切关联。

小区域流通货币的不平衡性既是货币实物化的表现,也是近代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反映。其发行和使用状况,既有南北之别,也有城乡之异,更有发达与欠发达地域间的不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与南方农村钱票的流通差异,是南北差异的最好例证,而城乡之间的差异,则反映了日益突出的城乡经济二元化倾向。乡村在金融机构、货币供需、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城市的较大差距,决定了其独特货币体系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民国乡土币制,是在国家基本货币制度之下存在的相对独立的乡村纸币制度。首先,民国时期的乡村手工业因受洋货冲击而日益衰退,农民收人则因农村经济凋敝而急剧下降。由于无法得到国家银行的供给,小面额辅币券不得不依赖身处底层市场的商业主体来提供。其次,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由于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乡村贫、勇问题并未解决,农民负担有增无减,士绅则由过去的乡村维护者变成了上层政策的执行者。在此过程中,乡村钱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国家货币制度不健全是乡土币制存在的币制基础。虽然民国小区域货币发行主体的多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但货币发行的集中和统一是货币管理制度化的必然趋势。民国国家银行虽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但因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并未形成,统一国币的流通也就无法实现。

民国币制体系具有二维结构特征,即各级政府以财政为目的所创立的法定货币体系与商业机构以金融为目的所运行的非法定的媒介货币体系二者的共生并存。前者兼顾官僚资本企业的利益;后者反映了民族资本家和中小商人集团的利益诉求。在两者的对峙和博弈中,后者有逐步被压缩的倾向。

《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研究》的作者是陈晓荣。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一 小区域货币的历史渊源及其名称的界定

二 小区域货币的史料价值

三 由小区域货币引发对货币制度的思考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 民国时期有关小区域货币的论著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货币史料及著作

三 当代县志、金融志及文史资料所记载的各县钱票流通情况

四 近年来相关小区域货币的专著及专业杂志中的论文

五 近年来国外货币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二 分析视角:下层市场中的货币流通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架构及创新与不足

一 本书的基本架构

二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经济社会变迁与小区域货币

 第一节 近代商品经济与货币供需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货币需求的扩大

二 乡村市场的辅币问题

 第二节 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小区域货币

一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

二 乡村危机中小区域货币的泛滥

 第三节 地方自治与小区域货币

一 近代地方自治思潮与实践

二 自治制度下小区域货币的发行

第二章 小区域货币的发行

 第一节 小区域货币发行的历史阶段

一 近代小区域货币发行的阶段论

二 小区域货币与货币总供给

三 小区域货币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小区域货币的发行主体

一 钱庄、票号、银号、典当等金融机构

二 地方军政部门及半官方机构

三 工商企业与钱票发行

四 各发行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小区域货币的职能

 第一节 金融机构票据的货币职能

一 钱庄票据的职能

二 典当业票币及其货币职能

三 钱局、银号纸币的货币职能

 第二节 地方票的多种职能

一 政府票券的多项职能

二 军队发行的票券及其职能

 第三节 商号票的流通性职能

一 商业找零,凑整兑现

二 代替铜元、制钱、官票,十足兑现

三 行业联合票,跨地区使用

四 商号联票,互相担保

 第四节 商会票及其货币职能

一 小区域货币中的商会票

二 商会票的经济社会职能

三 由商会票看商会与社会各方的关系

四 商会票的历史作用评价

第四章 小区域货币的不平衡性

 第一节 多角度看小区域货币的不均衡性

一 南北地区钱票流通的差异

二 城乡之间钱票流通的差异

三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性

四 两类主体在发行数量上的不平衡

 第二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农村钱票的泛滥

一 从现存实物看二三.十年代的北方钱票

二 钱票与北方农村的钱庄、商号

三 北方钱票的规范管理与乡村“自理币制” 

四 钱票与北方农村商品经济

第五章 小区域货币之问题与监管

 第一节 私发纸币的问题

一 私商钱票的兑现问题:市场机制下的商民博弈

二 官私钱票的流通问题:传导路径的纵横交织

三 政府钞票的“专行”:官与民的对峙

 第二节 政府的管理法规及效果

一 民国以前的政府管理

二 民元以后的政府管理

 第三节 法令实施屡受梗阻的原因分析

一 地方官僚的利源

二 地方经济的切实需求

 第四节 商会对私商纸币的管理

第六章 民国币制的二维结构:小区域货币与其他货币的关系

 第一节 民国货币发行主体的分类及其流通架构

一 民国两大类货币发行主体及货币分类

二 货币流通二维结构的坐标定位

三 两大类货币流通的区域分工

 第二节 民国币制二维结构的非对称性

 第三节 自上而下的权力扩张和自下而上的自律性强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晓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8582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6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2.9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