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绿色建筑(第2版)
内容
编辑推荐

《绿色建筑(第2版)》是作者林德宪绿色建筑研究之精华,尤其包含大量亚洲与世界各国气候风土与耗能特色之比较解析,使内容兼具地方特色与国际视野。本书以古西洋神话Ouroboros神兽传说为序幕,展开生态气候的绿色建筑理论,最后以当今许多绿色建筑政策追求高科技化与商业化的陷阱为隐忧,提出理想的绿色建筑发展愿景。

目录

第二版自序

第一章 永远的欧伯罗斯

 1-1 绿色建筑的展开

 1-2 绿色建筑发展史

1-2.1 绿色建筑起源于能源危机

1-2.2 “乡土建筑”与“生态建筑”两大思想脉动

1-2.3 地球环境危机

1-2.4 经济全球化加速地球环境危机

 1-3 建筑产业对环境的破坏

1-3.1 建筑产业破坏山林

1-3.2 建筑是高污染产业

1-3.3 建筑物也是鸟类杀手

 1-4 绿色建筑的胎动

 1-5 绿色建筑评估工具的热潮与隐忧

 1-6 市场淘汰机制的“能源证书制度”

 1-7 亚洲观点的绿色建筑

第二章 绿色建筑的风土美学

 2-1 玻璃大楼混淆建筑风土

2-1.1 玻璃大楼起源于温室建筑

2-1.2 大玻璃建筑是能源杀手

 2-2 人类生活圈与建筑环境技术的发展史

2-2.1 建筑风土的气候分区

2-2.2 人类发源干热带

2-2.3 人类以“穴居”与“火塘”征服寒带

2-2.4 人类以“干栏”与“吊床”征服雨林

2-2.5 人类以“帐篷”与“泥土”前进沙漠

2-2.6 热湿气候是最难控制的气候

 2-3 建筑气候风土论

2-3.1 由Bergmann法則谈起

2-3.2 由建筑能源见证“建筑气候风土论”

 2-4 “建筑气候风土论”的建筑美学

2-4.1 寒冷气候的“保温文化”就是“墙面文化”

2-4.2 干燥气候的“保温文化”是另一种“墙面文化

2-4.3 热带的“遮阳建筑美学”

2-4.4 泛亚热带的“保温遮阳并重文化”建筑美学

 2-5 建筑气候风土美学(小结)

第三章 建筑的通风文化

 3-1 台风建筑文化

 3-2 形塑建筑通风文化

3-2.1 Sind的通风塔

3-2.2 千栏民居的通风除湿智慧

 3-3 必要换气量的需求

 3-4 “封闭型通风文化”与“开放型通风文化”

 3-5 通风潜力

3-5.1 通风的定义

3-5.2 通风潜力

 3-6 浮力通风设计

3-6.1 利用中庭烟囱效应的通风设计

3-6.2 通风塔建筑设计

3-6.3 浮力通风与空调的矛盾

 3-7 风力通风设计

3-7.1 善用季节风与地形风

3-7.2 “深度低于14m”的平面配置

3-7.3 热湿气候的多孔隙导风建筑文化

 3-8 建筑通风文化(小结)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环境设计

 4-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1.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1.2 认识“生态金字塔”

 4-2 绿化量设计:生物多样性环境设计的第一步

4-2.1 绿化量的CO2固定量指标

4-2.2 绿化的CO2固定效果评估

 4-3 绿地生态质量设计

4-3.1 串连绿地生态的项链:生态绿网设计

4-3.2 建造绿地的生态驿站:小生物栖地设计

4-3.3 乱中有序的生命力:植物多样性设计

4-3.4 生态基盘建设:土壤生态设计

 4-4 生物共生建筑设计

4-4.1 生物光害防制

4-4.2 对鸟类友善建筑设计

4-4.3 对生物友善的建筑设计

 4-5 小结

第五章 建筑水循环设计

 5-1 基地保水的课题

5-1.1 生态保水的都市防洪政策

5-1.2 不透水化环境加速都市热岛效应

5-1.3 宛如塑料布包起来的都市环境

 5-2 基地保水设计

5-2.1 直接渗透设计

5-2.2 贮集渗透设计

 5-3 建立节水型社会

5-3.1 全球水资源危机

5-3.2 杜绝耗水型文化

 5-4 绿色建筑节水设计

5-4.1 采用节水器材

5-4.2 设置雨水贮集利用系统

5-4.3 设置中水系统

 5-5 绿色污水处理

5-5.1 不用水的堆肥马桶

5-5.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5-5.3 把水还给河川

 5-6 小结:可持续建筑水循环设计

第六章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6-1 建筑节能的意义

6-1.1 建筑是人类的第三层皮肤

6-1.2 建筑节能设计是建筑风格的雕刻师

 6-2 都市节能规划

 6-3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对策重点分析

 6-4 开窗节能设计

 6-5 选用好的节能玻璃

 6-6 外遮阳节能设计

 6-7 绝缘保温设计

 6-8 双层外皮(Double Skin)在温热气候得不偿失

 6-9 屋顶节能设计

 6-10 小结

第七章 建筑CO2减量设计

 7-1 建筑产业的CO2减量问题

 7-2 建筑物CO2排放量评估

7-2.1 建筑躯体CO2排放量

7-2.2 建筑规模与CO2排放量

 7-3 建筑物生命周期CO2排放量评估

 7-4 建筑LCCO2评估的国际比较

 7-5 水泥建筑物是环境杀手

 7-6 建筑CO2减量对策

7-6.1 “结构合理化”是CO2减量的第一步

7-6.2 “建筑轻量化”是CO2减量的第二步

7-6.3 “使用再生建材”是CO2减量的第三步

 7-7 小结

第八章 绿色营建

 8-1 建筑环境污染

8-1.1 建筑废弃物的环境污染

8-1.2 室内环境污染

 8-2 绿色构造

8-2.1 推广钢构造建筑

8-2.2 推广木构造建筑

8-2.3 高性能混凝土

8-2.4 建筑耐久化设计

8-2.5 旧建筑物再利用的省思

 8-3 绿色施工

 8-4 绿色室内装修

8-4.1 俭朴装潢

8-4.2 绿色建材

8-4.3 本土建材

8-4.4 “绿色建材”设计实例

 8-5 小结

第九章 绿色建筑的隐忧

 9-1 “越简单”是越好的绿色建筑

 9-2 “高科技”绝非拯救地球的万灵丹

 9-3 “适当技术”的原则

 9-4 “俭朴建筑美学”的原则

 9-5 绿色建筑商业化的隐忧

 9-6 四倍数绿色建筑革命

 9-7 小结

附录一 世界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发展简史

附录二 台湾地区建材生产及运输CO2排放量表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绿色建筑(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宪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2135776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6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18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