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从有了你(一个女孩与先天性疾病抗争的真实故事)
内容
试读章节

得知怀了老二,大概是1994年11月。当时我正在做毕业论文。课题是有关光化学烟雾。研究大气中来自汽车尾气的碳氢化合物和其下风向浓度的关系。实验已接近尾声,正在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准备尽快完成论文的写作。

这时候怀孕,显然很不是时候。在美国,做人工流产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医院是不设置人工流产设施的。要做,得去所谓“Planned Parenthood”,也就是计划生育诊所。一般就是大街边一栋小小不起眼的房子。经常会有人举着牌子在门口抗议示威,牌子上写着类似“停止谋杀婴儿”的标语。进出诊所时,你会不由自主地缩头缩脑,偷偷摸摸像去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另外,在美国呆久了,耳濡目染,不由自主地就会对人工流产产生隐隐的罪恶感。一说做人工流产,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有头有脚,有胳膊有腿活生生婴儿的画面。

尽管如此,考虑到做论文正在节骨眼上,还是觉得这个孩子来得不是时候,应该把它做掉。我于是愁眉苦脸地去了计划生育诊所。

进诊所时,左顾右盼并没有发现街上有打牌子示威的,这才舒了口气。

做过例行检查,医生再三询问是不是拿定了主意,一定要把这个孩子做掉。她说,诊所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如有疑问或犹豫,可以找专家谈谈。我做出坚定不移的样子,说我考虑好了,没有任何疑问。医生接着向我详细讲解了手术过程。于是,手术的日子就订在了12月中旬。

1 2月上旬的一天,和在武汉的父母通了一次电话。电话里告诉他们怀孕和准备做人工流产的消息。谁知这次通话竟改变了整个事情的进程。电话里,妈妈极力租止我做人工流产,说人流如何如何伤身体。又说他们上次来照看四月的护照还没过期,正想再来美国看看,这不正好可以帮我带老二吗?

我们犹豫再三,觉得老人说得也有道理。四月出生前,他们很顺利就拿到了签证。到美国后又顺利地延期了两次,帮我们把四月带到将近一岁半才回国。因为上次来按期回去,这次签证不应该有问题。有了老人帮忙,孩子生下来就不会对实验和论文写作造成太大影响。再说,四月已经快四岁了,如果这辈子还’准备要第二个孩子的话,现在不要什么时候要?

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把孩子留下。于是我取消了人工流产手术预约。老二得以幸存,真得感谢外公外婆。

人生的事情就是这么难以预料。虽然很多事情看来似乎是随机的,但谁又能肯定在这随机的表象后面,没有一定的因缘在起作用?谁能确定在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的现实世界之外,没有一个超现实的主宰?随机也好,因缘也罢,现在看来,从一开始,小女儿就注定要降生在我们这个家庭,她的命运注定要和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从还没出生开始,她就开始了和命运的抗’争。免于遭受人工流产的劫难,不就是她与命运抗争的第一个回合吗?冥冥之_中,那幼小的生命已经在哀求着我们:我要活着,请让我活着!

接下来的几个月,生活没有什么异常。怀老二的妊娠反应跟怀老大没有太大区别。照样是没胃口,嗜睡,情绪波动。除了定期看医生,做超声波,每天照常去实验室。实验室没有什么特别的有害有毒物质需要避免。测量的空气样品来自位于纽约州北部的白面山,比平常吸入的城市空气干净得多。测量用的仪器是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用氢气作燃气,液氮作冷凝,不接触任何有毒气体。最可能有害的,要算计算机的荧光屏了。可现代人谁不是整天坐在荧光屏前面?没有听说对胎儿有什么危害。

日子就这么一周一周地过去了。16周的样子,做了第一次超声波。我希望尽快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就急着追问做B超的女技师,能不能看出性别。她说,看上去像是个女孩。我略略有些失望。我一直暗.暗希望是个儿子。一儿一女那该多圆满。现在看来这辈子是没儿子的命了。又转念一想,两个女儿也挺好。女儿贴心,将来养老靠得住。女儿好带,不像男孩那么调皮。姐妹之间更亲密,相互沟通容易。而且姐姐的衣服妹妹穿,还能省了衣服钱呢……

正走神儿想着生女儿的好处,就听见技师说,你看,这是婴儿的照片。

我接过她手中的一张小纸片,上面是用超声波仪拍下的黑白胎儿照片。可以分辨出胎儿的头部,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眼睛、鼻子和嘴唇。我仔细端详着照片。看上去,二女儿应该有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我脑海里顿时出现了一个亭亭玉立,忽闪着水灵灵大眼睛的美人。

回到家,向小农报告了B超结果。说:还是个女儿。他对我的失望很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孩子简直就没有性别的区别。想到将来被三个女人围着,他一定还在心里偷偷乐呢。

知道了性别,就开始琢磨起什么名字。老大一直到出生,也没想着给起个名字。结果临产到了医院才着了慌。P12-15

目录

引言

维维,意思是“活着”

出生

阿佩尔氏(Apert)综合征

妈妈,爱我吧

同路人

修复心脏——生命的第一场战役

颅颜中心初诊——漫漫征途的第一步

早期智能训练

颅缝手术

十指连心

是上帝把她造成了这样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

小鼓手,合唱团

交友

中部面颊牵引手术

自从有了你,生命里都是奇迹

附录1 四月的文章

附录2 维维诗文

序言

大概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个人给我算过一卦。那时我们家还下放在甘肃山丹农场,住在两间干打垒的土屋里。有一天来了爸妈的一个朋友,说他会算命,就问过了我的生辰八字,然后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端详了一会儿。

他抬起头很关注地凝视着我,慢慢地说:“怎么说呢?你可能会是一个不幸的人……”

在女儿维维刚出生的那段时间里,算命先生的这句话,常常在我耳边回响。人难道真的有命吗?维。维的降生真的是我命中注定吗?如果是的话,我真的因此就是一个不幸的人吗?

写这篇文字,正值维维满1 5岁之际。看着眼前的她,我的心溢满了一种平静的欣喜和感激。她乌黑的头发随便地披散在肩头。她的皮肤很好,白白的,嫩嫩的,没有长过这个时期女孩子的“青春痘”。她的额头比一般人要平一些,鼻梁也要矮一些。也许是看惯了,我并不觉得很扎眼。她两眼的外眼角稍稍下斜,而且不是完全对称。她的嘴小巧,可爱。她的手很引入注意:手掌比一般人小,而且手指短粗,不能弯曲。她的脚如果不穿鞋,一眼就能看出有问题:除了脚趾没有分离,右脚基本只有后脚跟儿能着地。

这会儿,她正抱着一部笔记本电脑,一边听音乐,一边在网t上看视频。看到高兴处会咯咯地笑出声来。

这时,电话铃响了。她拿起旁边的无线话筒。是她朋友打来的。她起身,一边说话,一边在房子里走飘去。好像是在聊学校的事。不时听到她叽叽嘎嘎地笑。我知道,这电话一打至少半小时。

我微笑着一边儿看她,一边儿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不聿的人。但我知道,现在就是用整个世界来换取我眼前这个可爱的女儿,换取我们所共同经历的一切,我也不会答应。在旁人眼里,她仍然是个相貌奇特,肢体残疾的少女。而我看到的却是生命自然本原的美丽,是灵魂在永恒、寂静、超越时空的终极世界,闪烁着纯净、无我、璀璨的光芒。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试图去想象,如果15年前出生的不是一个身有多处残疾的女婴,而是一个完美健康的宝宝:她应该有着高高的额头,大大的双眼,长长的睫毛,端正的,鼻梁;她的两只小手有着十个完整的指头,像奇迹一样,能伸能弯;她像所有健康的宝宝一样,三个月会翻身;七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九个月长牙,十个月会叫爸爸妈妈。我想象着在马路上商场里,她穿着粉红色的花裙子,像蝴蝶一样环绕着我,不时引来众人羡慕的目光。我想象着她聪明,漂亮,学习成绩优异。看着她一天一天长大,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我不由心花怒放……

而我知道,在15年前维维出生的那一刻,我就永远地失去了那个梦想中的完美女儿。我们一家也就从此告别了“。正常”,从而跨人了有残疾儿童的异类家庭的行列。“畸形”,“综合征”,“残疾”,等等可怕的字眼从此进入了我们的人生字典。

伴随维维出生而来的,是最初的震惊和恐惧,是随后的茫然和忧虑;是永无休止的医院门诊,一个接一个让人焦心的手术;是心疼地看着针头一次又一次扎进她细小的胳膊,听着她撕心裂肺的哭声。更不用说那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挑战和无以计数的不眠之夜。而最最艰难的是要学会怎样从容地面对社会,怎样从心理上真正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很长一段时间,每当看到别人看着女儿那诧异的目光,我的心都会隐隐作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茫然渐渐被从容、自信替代。看着女儿克服着难以想象的困难,一天天长大,我越来越多体验到的不再是痛苦,不再是焦虑,而是由衷的喜悦、自豪和感激。我不再为失去了那个完美女儿而感到悲哀、失落。我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担负起扶养一个不尽,完美女儿的责任。我会迎着别人看到女儿时诧异的目光微笑。而这是发自心底的微笑,是包含着理解、宽容的微笑。这微笑的背后,是一个心脏先天缺损,患有医学上罕见的阿佩尔氏综合征的小生命顽强生存的故事。是一个出生时脸部头部畸形,手指脚趾并连的小女孩,越过无数障碍,力争做一个正常人的故事。是一个母亲经历了内心的冲击,在心灵深处的挣扎中不断反省,努力试图摆脱世俗的虚荣而走近真实和自然的故事。是在一个文明社会中,人们相互尊重,理解,不歧视异类,保护弱者的故事。这个社会有着健全的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系统,尽心竭方地为弱势群体服务。在这个社会里,生命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

谁能断定这样的人生是幸运还是不幸?如果真的有一个造物主。,如果15年后的今天我将再次做母亲,而造物主对我说,现在有两个婴儿,一个健康完美,一个身有残疾,你可以任意挑选一个。我会很为难。我相信我们全,家都会很为难。我想我们可能会说:能不能两个我们都要?

也许,人生根本就不能简单地用幸与不幸来概括。这样来总结人生未免过于肤浅。幸运中常常潜藏着不幸。一个人眼中的不幸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幸运。今天是不幸的幼苗,明天可能开出幸运的花朵。

回首我们15年的人生之路,我只感到深深的庆幸。维维的出生,把我们和阿佩尔氏综合征紧密相连。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我们的心灵和人格。曾经,我把女儿的不完美,看做是我那个貌似完美世界的瑕疵,看做我人生的失败。而现在我知道,不完美的其实是我自己,是我那被社会庸俗化了的价值观。15年来,女儿的存在不断冲击着这种价值观,一次又一次考验着我的人格。是女儿,使得我的世界更加完美。女儿.用生命塑造着我们的人格,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纯净着我们的灵魂。

谁能说这样的人生不是一个幸运的人生?

内容推荐

《自从有了你(一个女孩与先天性疾病抗争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一名罹患罕见先天性疾病阿佩尔氏(Apert)综合征的孩子15年来真实的成长故事。它关乎孩子个人、父母、家庭,乃至她所在社会的医疗制度、普通民众对待先天性疾病患者的态度等文化传统的问题。所幸,与维维有关的一切都呈一种“良性”的循环,她个人和家庭面对从天而降的艰难、挫折、不幸时,选择了坚强乐观地面对并不断寻求各种途径去克服甚至征服它们;而她所生活的社会,从健全的医疗制度、友好专业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乃至对她和她的家庭抱以友善的友邻,均在客观上成就了维维的“身”心康健。

我们感动于维维的故事,感动于她和她的家庭对生命的认识、对不幸的态度,更感动于我们——这些遥远的读者们借由维维的故事有望对生活重新建立起的信心。

《自从有了你(一个女孩与先天性疾病抗争的真实故事)》的作者是龚晴。

编辑推荐

16年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龚晴生了女儿维维。维维患有阿佩尔氏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最突出的特征是颅缝早闭,上颌骨发育不全,手指脚趾并连。患者还会有脊柱和四肢发育不全,脑积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肩和肘部的骨性结合和关节固定,智力低下,等等。少数患者还会伴有心脏,肾脏缺损……《自从有了你》就是讲述维维成长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从有了你(一个女孩与先天性疾病抗争的真实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龚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95574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5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53:21